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下屬科,金縷梅亞綱,形態,
形態特徵
木本。單葉互生,有托葉。花單性,風媒,雌雄同株,單花被。柔荑花序,每苞片內常有3花,成二歧聚傘花序排列;雄蕊和花被片對生;雌蕊由2—3心皮結合而成,子房下位,懸垂胚珠。堅果。
殼斗目具有柔荑花序,花單性,單被或無被,子房下位,2—6室,胚珠1—2個,無胚乳。
下屬科
金縷梅亞綱
木本。單葉互生,有托葉。花單性,風媒,雌雄同株,單花被,至少雄花為柔荑花序,每苞片內常有3 花,成二歧聚傘花序排列;雄蕊和花被片對生;雌蕊由2--3心皮結合而成,外具總苞。子房下位,懸垂胚珠。堅果。 種子無胚乳。
在分子系統學的最新成果中,殼斗目包含Betulaceae樺木科,Casuarinaceae木麻黃科,Fagaceae殼斗科,Juglandaceae胡桃科(含Rhoipteleaceae馬尾樹科),Myricaceae楊梅科,Nothofagaceae南水青岡科(南半球分布),Ticodendraceae(美洲分布)。
形態
殼斗科
(山毛櫸科)Fagaceae
殼斗科(山毛櫸科)廣泛分布於南、北兩半球,主要分布於歐洲(包括地中海周圍)、亞洲東半部、北美至中美洲(含南美北部),而北極區、大洋中的島嶼、沙漠、南美洲與撒哈拉沙漠南方的非洲並沒有它的蹤跡。依不同觀點,共6~11屬,約900種,主要產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中國有栗屬Castanea、錐屬Castanopsis、水青岡屬Fagus、柯屬Lithocarpus、櫟屬Quercus、三棱櫟屬Trigonobalanus等6屬,約300種。除新疆有引種外,自然分布於南北各省區,主要產於西南及南部。自沿海低丘陵至海拔約3800米高山均有生長,常為山地常綠闊葉或針葉闊葉混交林的主要上層樹種,又是山地水源林的重要成分,也是秦嶺南坡以南各地的主要用材樹種。多為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灌木。單葉互生,革質,羽狀葉脈,有托葉,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花被1輪,下部合生,4~6裂;雄花排成柔荑花序,花序直立或下垂,整穗脫落,穗狀,每苞片有1花,萼4~8裂,雄蕊和萼裂同數或為其倍數,花絲細長,花葯2室,縱裂,花粉粒為長球形,少數近球形或扁球形,除水青岡屬和櫟屬2屬外,花粉粒一般較小,多具3孔溝,外壁表**顆粒狀雕紋或模糊不清,南水青岡屬為單花或2~3花的二歧聚傘花序,而水青岡屬的雄花序為多花組成的頭狀花序(由多個短縮的無初生頂花的二歧聚傘花序組成),雌花稀單朵散生或由二歧聚傘花序組成,生於1總苞內,總苞由多數鱗片覆瓦狀排列組成,萼4~8,與子房合生;通常風媒;子房下位,3~6室,偶達12室,每室胚珠2個,但整個子房僅一個胚珠成熟為種子,花柱與子房室同數,宿存,柱頭小圓點狀或縱裂呈槽或略增大成瓣狀。堅果單生或2~3個生於總苞中,總苞呈杯狀或囊狀,稱為殼斗。殼斗半包或全包堅果,外有鱗片或刺,成熟時不裂,瓣裂或撕裂。種子無胚乳,子葉平凸,波浪狀鑲嵌,或腦葉狀皺褶,富含澱粉或兼含鞣質,或含脂肪油。
樺木科 Betulaceae
樺木科有6屬約100種。可分為兩個亞科︰樺木亞科Betuleae,含樺木屬Betula、榿木屬Alnus;榛亞科Coryleae,含鵝耳櫪屬Carpinus、榛屬Corylus、鐵木屬Ostrya、虎榛屬Ostryopsis。某些分類系統將這兩個亞科視作單獨的科;克倫基斯特建議且得到廣泛承認的分類系統還承認鵝耳櫪亞科Carpineae為第三個亞目。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頂生或側生,有多數苞鱗;雄花插生於苞鱗腋內,有花被或無;雄蕊2~20;雌花序球果狀、穗狀、總狀或頭狀,有多數苞鱗(果時稱果苞),每一苞鱗腋內有2~3朵雌花;雌花無花被,如有花被則與子房貼生;子房2室或不完全2室。果實為堅果或小堅果具翅 。該科是溫帶植物區系中的典型科。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僅榿木屬分布至中美洲和南美洲。我國有6屬70餘種,各地均有分布,其中虎榛子屬為中國特有屬。樺木科植物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尤以樺木屬為重要,如白樺、黑樺、糙皮樺、亮葉樺等不但是北溫帶森林的重要樹種和造林樹種,而且是優質用材林之一。在樹皮和其他組織的異細胞中含大量的丹寧(棓酸、前花青苷和鞣花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