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山早芽
- 拉丁學名:C.sinensis cv.Huaneshan-zaoya
- 界:植物界
- 分布區域:安徽東至、潛山、祁門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無性系。灌木型,大葉類,早(偏中)生種。二倍體。 來源及分布: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於1980~1安徽東至、潛山、祁門等地安徽東至、潛山、祁門等地。1987年安徽省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省級品種。 特徵:植株適中,。1987年安徽省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省級品種。 特徵:植株適中,990年從安徽黃山群體中採用單株育種法育成。主要分布在樹姿半開張,葉片上斜狀著生。葉橢圓形,葉色黃綠,有光澤,葉面隆起,葉尖鈍尖,葉質較軟。一芽三葉百芽重48.0g。子房茸毛中等,花柱4裂。 特性:芽葉密度大,發芽較早。一芽一葉盛期在4月上旬。產量較高。抗寒性強。扦插繁殖力強。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安徽茶區。
主要價值
主要用於茶飲,春茶一芽二葉乾樣約含胺基酸2.8%、茶多酚32.5%、咖啡鹼3.6%。適制紅、綠茶,品質優。
栽培技術
注意預防晚霜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