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小麝鼩,哺乳類物種。特徵為:頭小;鼻長;須長至耳底;眼小;耳圓,耳殼上有明顯的底毛;皮毛灰褐色,背部稍黑;四肢纖細,前後足俱五指(趾),腳上有小而多肉的隆突,指背、趾底粉紅色,半裸,腳踝具稀疏的棕色毛;尾長約頭體長的76%,顏色與皮毛相似,幾乎裸露,具極少量長剛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山小麝鼩
- 界:動物界
- 綱:哺乳綱
- 目:勞亞食蟲目
- 科:鼩鼱科
- 屬:麝鼩屬
命名由來,外形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
命名由來
2020年3月3日,由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安徽大學三方合作開展的“黃山風景區野生動物觀測合作項目”,項目組通過綜合形態學和系統發育學,分析確認了採集於黃山風景區浮溪猴谷的麝鼩屬物種為兩種哺乳類新物種,分別命名為“安徽麝鼩”(Crociduraanhuiensis)和“黃山小麝鼩”(Crocidurahuangshanensis)。
外形特徵
黃山小麝鼩特徵為:頭小;鼻長;須長至耳底;眼小;耳圓,耳殼上有明顯的底毛;皮毛灰褐色,背部稍黑;四肢纖細,前後足俱五指(趾),腳上有小而多肉的隆突,指背、趾底粉紅色,半裸,腳踝具稀疏的棕色毛;尾長約頭體長的76%,顏色與皮毛相似,幾乎裸露,具極少量長剛毛。頭蓋骨長而平,無顴弓,額骨第一對門牙彎曲狀、發達,人字脊明顯。樣本(5隻)重4.35-7.77g,頭體長50.45-61.97mm,尾長39.64-45.03mm,前足長6.99-8.33 mm,後足長11.84-13.82 mm,耳長7.86-8.70 mm,顱全長16.88-17.90mm。
分布範圍
“麝鼩屬”廣泛分布於亞洲、歐洲和非洲,大多數物種集中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棲息環境
棲息於森林、平原、丘陵和山地,主要以土壤昆蟲為食,也吃一些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