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能

黃大能

黃大能(1916.08.29~2010.07.06),男,上海人,(原政務院副總理、近代中國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主要創始人黃炎培第四子)。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水泥混凝土技術專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委,第六屆、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名譽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七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第八屆、第九屆理事會名譽副理事長,原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院長、副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原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武漢工業大學、上海建材學院、浙江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離休幹部,領導制定了我國第一部水泥國家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大能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16年8月29日
  • 逝世日期:2010年7月6日
  • 畢業院校:上海復旦大學土木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我國著名水泥混凝土技術專家
    領導制定我國第一部水泥國家標準
    領導成立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
    我國水泥界的泰斗
    材料流變學用於水泥混凝土倡導者
  • 代表作品:《水泥混合材料的性能和利用》,《建築材料辭典》等
  • 職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經歷,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社會評價,其他信息,

人物簡介

黃大能,我國著名水泥混凝土技術專家,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創始人 。著名教育家黃炎培之子。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建國會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副理事長,國家建材局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技術顧問,教授級高工、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
黃大能同志黃大能同志
1916年9月11日生,上海市人。1939年復旦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43年由教育部公派赴英國隧道水泥公司學習水力總電工程和水泥生產和使用。曾任中國留英工程師學會會長。1946年回國後,任資源委員會水泥組技正。兩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9年任大連大學工學院土木系副教授。1950年自大連調北京,先後任建築材料工業局中國建材科學研究學院室主任、副院長、副總工程師,兼武漢建材學院、上海建材學院、浙江大學教授。
194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曾領導南京市民盟地下支部。1950年參加中國民主建國會,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任民建中央副主席。1972年至2001年,歷任原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所長、副院長、副總工程師、技術顧問等職。曾任全國政協是第六、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職業教育社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矽酸鹽學會建築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會副理事長。

人物生平

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四、五、六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名譽副理事長,原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技術顧問、離休幹部,中國共產黨黨員黃大能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7月6日22時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2010年7月14日,黃大能同志的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黃大能同志遺體送別儀式黃大能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榕明,民建中央常務副主席馬培華,副主席張少琴、李讜,原副主席朱元成、陳明德,秘書長張皎等前往送別並向家屬表示慰問。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黃大能同志生前友好等也前往送別。
黃大能同志1916年8月29日出生於上海。1935年9月至1939年8月,在上海復旦大學土木系學習。1939年8月至1940年6月,在四川省水利局任助理工程師。1940年6月至1941年8月,在四川北碚復旦大學任教。1941年8月至1942年7月,在雲南滇緬鐵路督辦公署任技術員。1942年7月至1943年5月,在四川瀘州川滇東路運輸局任工程師。1943年5月至1946年6月,赴英國留學,在英國隧道水泥公司進修水泥工藝。1946年6月至1949年4月,在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水泥組技正。1949年4月至1950年7月,在大連大學工學院土木系任副教授。1950年7月至1954年2月,在原重工業部華北窯業公司研究所任室主任。1954年2月至1956年7月,在原建築材料工業部綜合研究所任室主任。1956年7月至1958年2月,在原建築材料工業部水泥研究院任副院長。1958年2月至1969年11月,在原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任工程師。1969年11月至1972年3月,河南駐馬店板橋國家建委“五·七”幹校學員。1972年3月至2001年10月,歷任原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所長、副院長、副總工程師、技術顧問等職務。在他的倡議和領導下,1986年10月成立了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1986年10月至2004年4月,任中國混凝土外加劑協會理事長,2004年後任協會名譽理事長。1990年7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任國家建材局科學教育委員會顧問委員。2001年10月離職休養。
黃大能同志歷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第四、五、六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八屆中央委員會名譽副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第六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第八、九屆理事會名譽副理事長。
黃大能同志早年深受父親黃炎培愛國思想的薰陶,積極投身救國運動,參加過著名的“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1946年10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9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1950年3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對工作兢兢業業,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熱愛。儘管其間經歷了一些坎坷曲折,但他始終保持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經受住了嚴峻考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極大熱忱積極投身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盡心竭力。198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名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黃大能同志黃大能同志
黃大能同志長期擔任民建中央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的領導職務,認真履行職責,熱心社會事務,為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50年3月,他在父親黃炎培的引導下,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後長期擔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為推動民建事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積極貢獻。1997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他仍然關注民建事業的發展,多次參加有關活動,表現出對民建的深切關心和眷戀之情。在擔任中華職業教育社領導職務幾十年的工作中,他積極實踐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對中華職業教育社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很有見地的思路和建議,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關心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界的交流與合作,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多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自覺圍繞中心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提案近30個,多次在全國政協大會上發言,在參政議政方面頗有建樹,贏得廣泛好評。

人物經歷

求學歸來結下水泥緣
二戰期間,黃大能背井離鄉來到英國主戰區留學,其艱險磨難可想而知。他曾冒險飛越了喜馬拉雅山,目睹了殖民統治下印度人民的苦難。他有幸在軍艦的護衛下穿過蘇伊士運河,跨過地中海,進入歐洲,躲過了希特勒新式武器的肆虐,旁聽了對法西斯戰犯的審判。回國後,他義無反顧地加入到水泥混凝土工業的研製和發展建設工作中……
黃大能的青少年時代是在紛飛的戰火中度過的。上中華職業學校的3年時間裡,黃大能秉承父親黃炎培“手腦並用、雙手萬能”的職業教育思想,將事業與愛國並舉,堅持在鐵路橋樑、建築工地等一線實習,並於1935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土木工程系。年末,在父親愛國主義思想的薰陶下,黃大能積極回響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曾親自開火車參加了上海學生組織的赴南京請願活動。“八.一三”事變爆發後,日寇的鐵蹄越過華北踏碎了江南故園,復旦大學被迫西遷四川,黃大能的學習也更加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1939年夏,他以土木系全班4年總成績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但國難當頭,匹夫有責。黃大能一畢業就積極投身到抗戰後方的建設中去。1943年他通過了公費留學英國的考試,懷著救國、報國的理想,他開始了漫漫的烽火求學路。
與黃大能一道去英國的中國青年有31人。當時正值二戰期間,到主戰區留學,其艱險程度可想而知。他們一行人曾冒險飛越了喜馬拉雅山,到達印度加爾各答和孟買等城親歷了殖民統治下印度人民的苦難,並有幸在軍艦的護衛下穿過蘇伊士運河,跨過地中海,進入歐洲。黃大能的留學生涯雖然只有短短兩年多時間,但留下的記憶終生難忘。他曾親眼目睹了盟軍在諾曼第登入,躲過了希特勒新式武器的肆虐,和倫敦人民一起度過了兩個戰爭勝利日,還旁聽了對法西斯戰犯的審判。黃大能光榮地作為副團長(團長是陳家康)參加了世界學生大會和世界青年大會,並在會上作報告。抗戰勝利後,家書頻傳。30歲的愛國青年黃大能歸心似箭,決定立即回國參加建設。此番回國,他決定不走原路,而是繼續向西經大西洋,越過巴拿馬運河,跨過太平洋回到上海,整整繞地球一周。但歸國後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依然十分混亂,黃大能在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謀得職位,作為水泥和混凝土專業的技術人員參加水泥組管理工作。當時,搞水泥行業管理的人員十分匱乏,黃大能像拓荒者一樣,跑遍了半箇中國進行水泥工業調查,寫出了《中國水泥工業》一書,從此,他的生命一時一刻再也沒有離開過水泥混凝土。
參加民主革命歷盡坎坷
闊別三載,重返祖國,一心要將所學報效國家。誰知外患才平,內憂又起。為救民於水火,避免內戰,中國民盟積極調和,卻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勒令解散。國民黨大搞恐怖事件,諸多民主人士慘遭殺害,但民主的呼聲卻日漸高漲,正義的鬥爭仍在繼續。黃大能也在二哥黃競武的介紹下加入民盟,開始了革命生涯.....
回國後又逢黃大能的父親黃炎培領導下的民盟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勒令解散。國民黨大搞恐怖事件,諸多民主人士慘遭殺害,但民主的呼聲日漸高漲,正義的鬥爭仍在繼續。1946年10月,黃大能在二哥黃競武的介紹下加入了民盟,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入盟後,黃大能接受的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兩進“龍門”。
黃大能當時暫住在南京中央路傅厚崗沿街一所小洋房的3樓。3樓共3間小屋,黃大能居住在第二間,臨街的一間住著兩位青年男子其實他們是特務,負責監視中央路對面的一所大宅子。原來,雲南名將龍雲就住在那裡,只要龍雲的汽車一出來,他們的吉普車就緊緊跟隨,並把其去向向上級報告。時間一長,黃大能才知道長期在昆明作領導人的龍雲,此時被蔣介石軟禁在南京。
黃大能父親得知這一情況後,便交給他一封致龍雲的密信。龍雲雖然離開了雲南,卻一直和民盟保持聯繫,而且他已經和蔣介石決裂。於是黃大能慎重地接受了這一任務,決定利用特務打盹的機會,闖進“龍門”。他將書信塞在鞋底,然後若無其事地走進這所大宅子,並順利地向龍雲面交了書信,但他們沒有多講話,因為此時龍將軍還不知道他的底細。
事隔不久,父親得知此事進行得十分順利,就又交給黃大能一封致龍雲的親筆信。這次闖進“龍門”後,龍雲讓他坐在院子當中一張桌子旁。黃大能趁機輕聲地作了一下自我介紹,並偷偷告訴龍將軍蔣介石派特務監視他的情況……兩進“龍門”後不久,黃大能便從報上得知龍雲已經秘密離開南京,前往香港。
自從民盟被迫解散後,南京民盟組織的活動就轉為地下秘密進行。當時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展組織,黃大能在資源委員會及其附屬機構里抓緊物色盟員,先後又有一些他的同事和朋友加入了民盟。當時他們主要負責秘密收集情報,如收聽解放區電台的廣播,記錄下來再印發給一些同志。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地下民主革命工作中,黃大能逐漸成長為民盟南京市支部的負責人。
3年的資源委員會工作,黃大能一面從事業務工作,一面進行地下民主革命。1949年,黃大能和父親離開上海,其二哥黃競武在這一年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
籌建建材科研院風雲再起
1950年,在政務院副總理陳雲同志的關懷下,黃大能被調到北京籌建中國建築材料研究院,其科研事業開始步入正軌。然而1957年整風變為反“右”,黃大能瞬間落入激流之中……
新中國成立後,陳雲同志和黃大能父親黃炎培曾同為政務院副總理。當陳雲同志知道自競武被害後,黃炎培一直沒有子女在身邊,便推薦黃大能來北京工作。1950年下半年,黃大能接到重工業部的調令,來北京參與籌建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
黃大能被安排在重工業部所屬的華北窯業公司,地點在北京崇文門外花市大街旋馬下灣的3套四合院裡。他到後不久,也就是1950年8月,四合院門外就掛起了“華北窯業公司研究所”的牌子。從此,黃大能在這個後來被改為“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的單位一工作就是半個多世紀,在建材研究方面奉獻了他畢生的精力。
華北窯業公司研究所起初只有3個專業室:水泥室、化驗室和混凝土室,黃大能任其中的水泥室主任。建國初期,沒有資料、缺少經驗、隊伍薄弱,黃大能和同志們只能摸索著前進。
當時,研究所的業務僅有兩項內容:一個是水泥外加劑的研究,一個是標準砂的研究。外加劑的研究工作主要由化驗室負責,他們從美國資料中引入了一種叫“溫沙樹脂”(VinsolResin)的加氣劑,在琉璃河水泥廠生產了長城牌加氣水泥,該水泥在塘沽新港和天津機場跑道施工中被廣泛使用,效果很好。黃大能負責標準砂研究。標準砂是檢驗水泥質量的必要條件,當時在我國還沒有具體確定。為此他跑了好幾個省,最後在山東白彥縣找到了一種相當於日本“軟練法”試驗的標準細砂,為制定水泥質量標準提供了樣本。
但這個既用作辦公室又用作實驗室的四合院,遠遠滿足不了科研發展的需要,於是窯業公司就在朝陽門外的管莊,申請到了一大片土地作為新研究所的辦公地址。到了l954年,瀋陽建工局研究室與其合併,研究院的規模一下子擴大了,業務上也增加了諸如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研究等內容。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家急需大量的建築材料,特別是對水泥的需求更是不斷增加,於是這個以管莊為基地的實驗所,名稱和隸屬關係一變再變,最終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機構。1956年,水泥專業又單獨成立了水泥研究院,從私營水泥廠調來了一批技術人員和專家,黃大能則被任命為研究院副院長兼物理室主任。就這樣,以水泥專業為主的科研工作全面展開了,科研成果也相繼問世,建材研究院的各項工作進入了全盛時期。
然而,時間很快就到了1957年,反“右”的鑼鼓越敲越響,政治空氣變得異常緊張。一心鑽研業務工作的黃大能不幸被錯打成了“右派”,開始了長達22年莫須有的“右派”生涯。22年,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怎一個“苦”字了得……
一個頗受優待的“右派”分子
22年的“右派”生涯,22年的人情冷暖,黃大能絲毫沒有降低對自己工作水準的要求,雖被革去了副院長職務,但不再事務纏身後,他搞科研的時間反倒增加了……
雖然黃大能的“右派”問題查無實據,但仍被欽定為極“右”分子,撤消了副院長職務,由二級工程師降為六級。按一般的處理方式,“右派”分子都要被下放到邊遠地區勞動改造。但當時的院黨委書記於克軍同志考慮其在科研方面的作用,沒有將他下放,而是留在了物理室做水泥標準和物理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黃大能也絲毫沒有降低對自己工作水準的要求。雖被革去了副院長職務,但不再事務纏身,他搞科研的時間反倒增加了,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看國外資料,對理論的鑽研也更深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某種意義上說,在以後的幾年中,黃大能在科研上的收穫與貢獻比以前似乎更大了些。可以說,這是他背上“右派”分子這口黑鍋以後,可以找到的唯一精神慰藉。
經歷了如此多的磨難,黃大能仍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他幸運地遇到了於克軍書記。這個至今提起仍讓他滿懷感激的人。於書記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他表示了極大的關心與支持,使其處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工作也取得了較大成績,其中有兩件事令黃老沒齒難忘。
一件事是作為“右派”的黃大能竟然還可以發表科技論文。那時,黃大能在關於水泥物理性能的理論研究中有很多心得,寫成了幾篇論文,想拿出去公開發表。但周圍同事都表示反對,他不服氣,就徑直找到於書記。於書記堅決地回答:“沒聽說上級有‘右派’分子不可以發表學術論文的規定。”於是,他鼓足勇氣向當時建材部的機關技術刊物投了稿。不久,論文發表了,而且堂堂正正地印有“黃大能”的名字。
另一件事是作為“右派”的黃大能依然可以出差。有一次,浙江新安江水壩施工現場發生了嚴重事故,混凝土澆築後一兩個月都不硬化,根本沒有強度。問題十分嚴重,必須儘快弄清事故原因,找到補救辦法。以往本應由黃大能前往現場調查解決問題,但他成了“右派”,沒人敢讓他去。問題又輾轉反映到於書記那裡,他斬釘截鐵地回答:“哪有‘右派’不能出差的規定!”於是黃大能一行4人去了新安江、杭州,還有供應水泥的南京江南水泥廠進行調查。一番緊張的工作後,他們找到了事故的原由,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圓滿完成了任務。
制定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水泥質量標準
可以說,黃大能一生的科研事業都是在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進行的。在這裡他奮鬥了半個世紀,研究制定了第一個統一的全國水泥質量標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標準砂廠,發起成立了混凝土外加劑學會和混凝土外加劑協會,竭力推動我國混凝土走商品化的道路.....
黃大能從事科學研究後的第一個成就,是在1952年提出並制定了全國第一個統一的水泥國家標準,使每個水泥廠不論從哪國進口工藝設備,其水泥產品質量必須統一在同一個標準之下。
解放初期,我國基本建設的很多設備都是靠前蘇聯的援助,所以我國第一個統一的水泥標準是以前蘇聯國家標準為藍本的。鑒於戰後我國接收了較多按日本標準生產的水泥廠,所以黃大能先把五花八門的不同水泥廠的生產標準按日本標準統一起來,然後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確定日本指標與蘇聯水泥強度指標的折算關係,即通稱的“日本軟練法指標”,而當時用以檢驗強度的標準砂是相當於日本九尾浦的山東白彥細砂。該統一方法過渡一段時間後,到1954年就逐步改為相當於蘇聯標準的“硬練”強度指標,所用標準砂則是相當於蘇聯伏爾斯克的福建平潭粗砂。
在推行全國水泥標準中,重要內容之一是在水泥熟料粉磨時摻加混合材料,形成多品種和不同強度標號的水泥產品,通稱多品種多標號水泥。熟料中摻加混合材料這一技術措施是當時世界各國的水泥標準中極少採用的,大多數國家的水泥質量標準中都有這樣的嚴格規定:“水泥熟料在粉磨時,除石膏和水外,不準摻加任何其他物質”。在我國,人們甚至認為,如摻其他物質,是一種作假行為。
但黃大能在統一的國家標準中,大膽採用了前蘇聯這一先進經驗,即在普通矽酸鹽水泥中摻加不超過15%的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過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而在被稱作礦渣或火山灰質矽酸鹽水泥中則可摻加20%以上的活性混合材料。這一水泥標準內容的重大突破是立足在大量實驗研究基礎上的,正因為這是重大突破,所以黃大能和其他同志在推行標準時跑了很多地方的水泥廠解釋說明,最終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黃大能沒有盲目照搬前蘇聯的經驗。他在大量的研究性實驗中發現,矽酸鹽水泥中摻加水淬高爐礦渣或細磨粉煤灰之類的工業廢渣,除了水泥早期強度稍有降低外,對其他性能都有好處,特別是對游離石灰對體積安定性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對後期強度也稍有改進,而對這些工業廢品的利用實屬“變廢為寶”。事實上,這種措施在全國範圍內已實施了半個世紀。原先不接受這一措施的國家,也改變看法開始採用了。
水泥流變學與混凝土外加劑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1979年,年逾六旬的黃大能終於盼來了“改正”的喜訊。面對國家百廢待興的迫切需要,面對繁重的科研任務,黃大能除圍繞制定我國水泥質量統一標準這箇中心工作外,還對混凝土質量的保證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國的混凝土加工一般都是現場施工,從備料、攪拌到澆築、搗實,每道工序基本上都靠人工操作,其配料準確性、攪拌均勻性、搗固密實性都很難控制,而這些都會影響工程質量,並污染城市環境。若將混凝土的一整套施工程式都放在工廠進行,經機械化施工後變成預拌混凝土銷售,即可避免上述缺陷。這種混凝土商品化出售的方法,當時在一些較為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已相當普遍,而我國那時還未開始。
另一個差距是混凝土摻加外加劑的措施。混凝土摻加外加劑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進性能,提高早期強度,增加抵抗外來侵蝕的能力。混凝土外加劑一般摻加數量都很少,因此成本增加有限,卻能大大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擴大其用途。
黃大能每次出國回來,都會在有關學校團體作學術報告大力宣傳這一成果。為進一步研究混凝土摻加化學外加劑的措施,他還發起成立了混凝土外加劑學會,以後又成立了混凝土外加劑協會,把各工業部門的有關專家、學者組織起來,共同研究提高和推廣這一實用技術。這些都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中,全國範圍內已基本消滅了因施工引起的污染和噪音,混凝土工程已從基本上沒有摻外加劑的情況發展到基本上已沒有不摻外加劑的工程。
黃大能一面埋頭科研,一面指導研究生學習,他著重研究的課題有混凝土流變學,水泥水化理論和混凝土硬化過程的流變性變化,混凝土硬化過程中黏、塑、彈性的演變、流變參數的發展規律和測試方法。他還曾從混凝土硬化理論中引導出“混凝土內聚力、黏附力”假說(TheoryofconcreteCohesionandAdhesion)。為此,他寫了多篇有關混凝土流變學的論文,並在國內多所大學及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PCA)和挪威、瑞士等國作專題學術講座。
有必要提起的是,黃大能曾接受長江三峽工程局的請求,為三峽大壩所用水泥進行選擇,以保證其質量及耐久性。為此,他在三峽附近物色了幾個大工廠,帶隊逐一到每個工廠了解產品質量及生產供應條件,檢查產品質量的歷史記錄,最後確定了華新水泥廠、葛洲壩水泥廠等幾個定點供應廠,並在建材研究院建立了大壩現場化驗室,隨時檢驗。
執著追求終生無悔
黃大能的父親黃炎培曾經教導他,要學會“兩條腿走路”,政治活動和業務工作並舉。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黃大能在不同時期參加了在不同時期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共產黨和中華職業教育社,3個黨派、1個人民團體,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這使他的人生既忙碌又充實。多元的身份使他的政治生涯呈現不同的色彩,而那每一種顏色又都是他內心無怨無悔的表白。而他一生好學不倦,愛國、愛黨、愛會,正直、寬容、坦蕩、樂觀的精神,令人敬佩。
可以說,民盟是黃大能政治生涯的開始,建國後他加入了民建,並長期擔任民建中央的領導職務,為推動民建和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還連續當選為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八三屆是常務委員),參政議政,不辱使命。20多年來黃大能提出了近30個議案,他參與的三峽大壩的耐久性問題和西部大開發職業教育等工作贏得了廣泛的好評。

成就及榮譽

黃大能同志是我國著名水泥、混凝土技術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具有較高的技術理論水平與實踐經驗,為我國的建材工業建設與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水泥、混凝土技術方面有突出的建樹,領導制定了我國第一部水泥國家標準,在熟料中摻加礦渣、火山灰質的混合材料,生產出多品種、多強度標號的水泥,從而緩解了解放初期水泥供應緊張的局面。曾主持制訂中國第一個水泥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是材料流變學用於水泥混凝土倡導者。他長期從事混凝土化學外加劑的技術研究,大大提高了大壩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建設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潛心研究改變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極力推廣預拌混凝土,已在全國工程建設中普遍套用,既保證了工程質量,淨化了環境,又提高了工程建設速度。他長期從事水泥流變學的理論研究,曾在國內多所大學及美國波特蘭水泥協會(PCA)和挪威、瑞士等國作專題學術講座,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廣泛接觸國際友人,擴大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
黃大能同志黃大能同志

個人作品

著有《中國水泥工業》小冊子、《水泥混合材料的性能和利用》、回憶錄《傲盡風霜兩鬢絲-我的八十年》等。曾編輯出版《矽酸鹽辭典》、《建築材料辭典》。曾兩度派赴威特朗赫姆(Tlendheim)大學講學,著有學術論文數百篇。

社會評價

黃大能同志的一生是愛國奮鬥的一生,是為我國的建材工業和職業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是為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竭誠奉獻的一生。他奉行責在人先、利居眾後,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忠心耿耿、奮鬥不息。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身體力行,作風嚴謹,克己奉公,寬厚待人。他的高尚品格和始終不渝的奮鬥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其他信息

黃炎培六十年前贈兒子黃大能座右銘
事繁勿慌,事閒勿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
“取象於錢,外圓內方”是指中間有方孔的銅錢,也就是如果認為這是真理,是絕對正確的事,就應該像錢中的方孔那樣方正,應該堅持;然而對人的態度,就應和和若春風,也就是要"圓"。但這裡的“圓”卻不是“圓滑”。在原則上必須要像“秋霜”一樣嚴肅。在待人處事上,則應像“春風”那樣和氣。
日常人際關係的複雜矛盾,多如牛毛,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則相信矛盾解決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歷盡滄桑志生輝》——黃大能同志紀念文集出版
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混凝土外加劑分會組織和編輯、匯集黃大能同志生前珍貴照片及同事、朋友、學生、混凝土外加劑分會會員單位的回憶性紀念文集——《洗盡滄桑傲然存——紀念黃大能同志逝世周年文集》,經過近三個月的文章徵集和修訂,在匯總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更名為《歷盡滄桑志生輝》,於2011年7月6日正式出版。
《歷盡滄桑志生輝》《歷盡滄桑志生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