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名將蔣介石》主要講述了,黃埔軍校是大革命時期孫中山先生創辦的,是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人才輩出,造就了一批國共雙方的高級將領和政要。蔣介石是靠黃埔起家的,擔任黃埔校長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此一期間,他廣招人才、培植黨羽、擴充實力,為自己的政治道路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憑藉黃埔系,他首先奪取了軍權,再憑藉軍權而奪取了國民黨的領導權,幾番整合,於1928年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那么,當年孫中山為什麼把黃埔軍校校長一職給了蔣介石?蔣介石又是如何打造自己的黃埔軍事集團?他如何憑藉黃埔系執掌民國政治、經濟大權二十餘年? 《黃埔名將蔣介石》是一本人物傳記。
基本介紹
- 書名:黃埔名將蔣介石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頁數:323頁
- 開本:16
- 定價:40.00
- 作者:張小蘭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055536
- 品牌: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蔣介石,一個中國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一個左右中國歷史走向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智慧與權謀、勇氣與奸詐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長久以來,人們對蔣介石的功過是非的評價呈多樣化態勢,而此書則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對蔣介石的一生進行了描述,從民國“梟雄”的角度對蔣介石的政治生涯進行了總括,讓人信服。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蔣介石的大過
1.清黨剿共
2.“攘外必先安內”
3.全面內戰
二、蔣介石的大功
1.領導北伐,統一中國
2.整合力量,抗日衛國
3.穩固邊疆,維護主權
第一章故鄉·家世·教育
第一節浙江奉化溪口
悠悠“禽孝鄉”
今日溪口
第二節農商世家
“玉泰鹽鋪”
“埠頭黃鱔”
慈母如嚴師
“瑞元無賴”
第三節傳統教育與民主思潮
崇拜舊學
吸納新潮
效法祖師爺曾國藩
第二章決意與舊社會抗爭
第一節留日海歸派
棄文從武
保定軍校
第二節不成功便成仁
領路人陳其美
投身於民主革命
第三章退中求進
第一節徘徊觀望
濰縣整軍
涉足軍界
第二節兩手準備
十里洋場投機
託庇青幫堂會
混跡煙花柳巷
第四章投機革命
第一節永豐艦上獻忠心
“六·一六”事件
保護孫中山
第二節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訪蘇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第五章打造蔣氏黃埔軍團
第一節黃埔軍校
建校黃埔
黃埔特色
第二節運籌於台前幕後
負氣辭職
入主黃埔
第三節苦心培植嫡系
加強黨紀建設
樹立個人權威
第四節殊途異路
軍校內部之爭
暗中壓制共產黨
第五節黃埔軍團初露鋒芒
平定商團叛亂
兩次東征
第六章扶搖直匕
第一節驅胡倒許
廖仲愷被殺
藉機竊權
第二節篡黨奪權
共同執政
中山艦事件
“整理黨務案”
第三節誓師北伐
吳佩孚造反
第四節密謀獨裁
遷都之爭
會議爽約
尋找新靠山
第五節屠殺昔日戰友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第七章開創蔣家王朝
第一節奠都南京
退中求進
東山再起
第二節“統一”全國
第二次北伐
東北易幟
第三節翦滅軍事實力派
挫敗桂系
大敗馮氏
取勝中原
第八章南京政府“新氣象”
第一節全新的外交政策
改訂新約運動
親英美,疏蘇俄
第二節內政新舉措
推行訓政
新經濟政策
建立特務系統
第九章民族危亡的時刻
第一節“圍剿”紅軍一
龍崗之役
第二、三次“圍剿”失敗
黃埔同門對決
第二節攘外必先安內
“九·一八”事變
不抵抗政策
第三節被迫“納諫”抗日
華清池被擒
再度攜手
第十章為民族生存而戰
第一節全面抗戰
抗日整體戰略
黃埔戰功
第二節尋求國際的支援
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
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
第十—章揮之不去的反共情結
第一節國共合作道路上的後退
新的“溶共”政策
反共摩擦事件
中國將走向何方
第二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壟斷中國戰區受降
國共台前幕後的交鋒
第十二章還都南京,噩夢開始
第一節國共硝煙再起
陳賡大將顯神威
魯中會戰
第二節主力對決,敗局已定
黑土地上師生大鬥法
“二陳”淮海PK眾同門
第三節揮淚卸“冠”
黯然下台
暗中操縱
第十三章偏安台灣
第一節“光復國土,反攻大陸”
重建黃埔
叫囂“光復大陸”
維護祖國統一
第二節鞏固權力
鼓吹“反共抗俄”
連任“民國總統”
“終身總統”
“接班人”蔣經國
第三節暫厝慈湖
孤立與半隱退
清明“崩殂”
蔣介石年表
參考文獻
後記魂浮孤島望:故鄉
文摘
插圖:
第一章
故鄉·家世·教育
第一節浙江奉化溪口
悠悠“禽孝鄉”
打上蔣氏烙印的浙江奉化溪口,因誕生了蔣家王朝的兩代“掌門人”而名揚四海,國民黨御用文人更是將其譽為“地傑人靈”,其中雖不乏歌功頌德、溜須拍馬之嫌,卻也有其可信之處。據史料記載,溪口舊稱“禽孝鄉”,乃是一座始建於1006年的千年古鎮,自唐宋以來就是浙東地區著名的旅遊勝地和物資集散地,這裡不僅山明水秀、風光旖旎,而且物產豐盈、交通便利。所謂溪口是指甬江上游支流錦溪的入口處,因剡溪之水而得名。
剡溪發源於剡界嶺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九曲而匯於甬江,東流人海,人稱剡源九曲。九曲公塘以下稱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注入錦溪,故名溪口,亦稱錦溪村。又以武嶺橫亘鎮東,以山名命名也,也叫做武嶺。據此,蔣氏宗譜題簽自稱《武嶺蔣氏宗譜》,蔣介石自書籍貫為浙江奉化武嶺,而不書溪口。據考證,溪口蔣氏原來居住在寧波,唐朝時期遷居奉化,元朝以後又遷居溪口,“歷代勤勞務農”,沒有一人入仕當官。蔣介石小時候“近百戶人家聚居在一條街上,就在剡溪邊,只有幾家小店鋪,是米行、醬油店、飯館、茶館”。
據傳,坐落於群山環繞之中的溪口,擁有廣為天下聞的十大景觀,諸如碧潭觀魚、雪峰晚照、奎閣凌霄、松林曉蔦……不知多少騷人墨客,聞訊前來尋幽探勝;而坐落於寧波西南39公里處的溪口,更是浙東新昌、天台地區通往寧波港口的交通要衝。眾所周知,寧波有甬江與大海相通,人海向北可達上海、天津,向南可達福州、廈門、廣州。如此怡人的風景,如此便利的交通,使得溪口早在唐宋時期便已小有名氣,當時不少達官貴人,選擇溪口作為終老之地,就足見其在千年前就有一定的影響力。到了民國,隨著蔣介石的飛黃騰達,“地傑人靈”的溪口更是名揚海內外。
今日溪口
因受惠於民國第一要人蔣介石,溪口躍居為民國重鎮,至解放前夕,就已擁有900多戶人家,而蔣氏則是鎮上一個大姓族,約占總人口的半數以上。沿著剡溪北岸的武嶺路西行二百米,就是蔣家老宅——豐鎬房,其名乃取周文王建都豐邑,周武王建都鎬京之意。
溪口老宅伴隨著蔣介石度過了無比快樂的童年,以至於他飛黃騰達、身居顯位之後,依然對故鄉念念不忘,每逢清明節或生日之際,他總要回鄉,或掃墓祭祖,或寄情山水,或翻新老宅。1924年蔣介石以黃埔校長身份回鄉祭祖,在潭墩山建造兩層樓房,題名為“樂亭”,當地人習慣稱之為“文昌閣”。據風水先生說,這裡乃“伏虎吸水”之地,因此,向來迷信的蔣介石,將“樂亭”變成了私人別墅,每回溪口,多住於此。“樂亭”旁邊築有“憩水橋”,站在橋上,俯瞰“碧潭”,別有一番風味,蔣介石和宋美齡時常在此垂釣觀魚,流連忘返;1930年,回鄉調養的蔣介石著手翻修老宅,豐鎬房才得以形成今日“前廳後堂、兩廂四廊”的格局。當民國時期國內形勢急轉直下,蔣家王朝即將土崩瓦解之時,蔣介石依然滯留溪口,“留戀湖光山色之中”,正如老話所說,“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家鄉人。”
然而,天不遂人願!1949年,在大陸苦心經營22年之久的蔣介石,不得不訣別故鄉,敗走台灣,自此之後,他再也沒能踏上這方熱土。據說,1961年左右,蔣介石途經台灣埤尾時,覺得此處青山碧水,翠竹叢叢,像極了自己的故鄉溪口,故將埤尾更名為“慈湖”,以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故而,慈湖又有“台灣溪口”之稱。此外,蔣介石還命人在埤尾建造了行邸——慈湖賓館,這是仿照溪口蔣家老宅建造的四合院式的建築,附近還建造了慈母橋和慈母亭,每每想念故土溪口之時,蔣介石就會來此居住,並時時向西北方向眺望,這是他生前的遺願:葉落歸根,魂歸故土。因而,蔣介石的靈柩至今沒有下葬,而只是暫厝慈湖,以待將來“奉安”於令他魂牽夢繞的故鄉。
1949年,在人民解放軍挺進浙江奉化之時,毛澤東同志專門作出重要指示:“在占領奉化時,不要破壞蔣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築物”,首先進駐溪口的第7兵團第21軍第61師,堅決地執行了這一指示。據史料記載,駐紮在豐鎬房的解放軍,從未用過蔣介石家裡的任何東西。當時解放軍的糧食異常緊張,一天三餐只能喝些稀粥,而豐鎬房裡就存放著20多袋大米,即使這樣,戰士們也從未打過這些糧食的主意。
正是由於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遠見卓識,溪口蔣宅得以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並在祖國統一大業和發展當地旅遊經濟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急劇變化,國共雙方開始秘密接觸,期盼著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儘管此次嘗試最終未能成功,但共產黨妥善保護蔣家老宅的舉動,卻讓偏安孤島的蔣氏父子異常欣慰。中共中央還通過各種渠道,將攝於蔣家老宅的照片送到了蔣氏父子手中,這些照片不但勾起了蔣氏父子的思、鄉之情,還對海峽兩岸的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1979年,中共中央決定撥專款修繕在“文革”中遭到部分破壞的蔣氏墓宅,並向包括蔣經國在內的台灣地區上層人士發出了“回鄉看看”的邀請。1984年,蔣家老宅作為旅遊景點正式對遊人開放,蔣氏親友、舊部聞訊趕來,一窺究竟。1991年,溪口被列入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1996年蔣氏老宅被國務院列入“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陡建築”以及“第四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自此之後,參觀蔣家老宅的海內外遊客,年年超過百萬人次,其中,來自台灣省的遊客更是年年遞增,從這一角度來說,浙江溪口以及蔣氏老宅,對促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以及發展當地的旅遊經濟都大有裨益。
後記
毋庸置疑,蔣介石是在民國政壇翻雲覆雨的頂級高手。縱觀他的政治生涯,從1911年加入革命,籍籍無名時起,僅十多年的時間,他就聲名鵲起,成為影響民國人民命運的統帥。其中入主黃埔,篡黨奪權,奠都南京,統一全國,在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中,他無不費盡心機、耍盡手腕以排斥異己:達到獨攬大權的目的。正如李宗仁曾評價說,蔣介石“權力增長的過程,實得於權詐的多,得於資望功勳的少”,此為確論。
不可否認,蔣介石是使國共合作分裂、兄弟鬩牆的罪魁禍首。蔣介石向來把中共視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後陝。從1923年蔣介石訪問蘇聯,對蘇共心懷厭惡之後,他反共、滅共的步伐就從未停止。只是他在羽翼未豐、力量不夠強大之時,總是偽裝成“左派”人士,以麻痹共產黨並換取共產黨的幫助,而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中山艦事件”、“清黨”行為便是明證!即使在目寇進攻中國、國土淪喪之際,他仍然認為共產黨乃是“時腋之患”,以“攘外必先安內”為由剿殺共產黨,致使反擊日寇的良機白白喪失,使民國大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等行徑實乃民族的罪人!就是在國共合作、共擊日寇之際,蔣介石也從未放棄消滅共產黨的念頭。可以說,“剿共”是蔣介石終其一生的“事業”,他的手上沾滿了無數共產黨人的鮮血!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蔣介石也是一個愛國者,他曾經是一個愛國的熱血青年。“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激情澎湃的蔣介石投身於民主革命,並非僅出於權謀。隨著他的革命領路人陳其美為革命出生人死,參加杭州光復之役,進攻江南製造局,策動肇和艦起義,攻打江陰要塞,以命相搏,這些革命舉措也絕非作秀。他進行第二次北伐,剪滅各派舊軍閥勢力,雖說是出自獨裁的野心,但在客觀上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順應了民意。建都南京之後,他推行的一系列新經濟政策也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說蔣介石愛國,更是因為他對國土統一的維護、對侵略者的反擊。蔣介石於1923年訪問蘇聯後對蘇共的態度急轉直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看清了蘇俄侵略中國外蒙古地區的野心!在日寇侵略中國之際,無論是出於被迫,無論有多少無奈,蔣介石最後還是選擇了國共合作之路。況且,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血灑疆場,是日後抗戰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保障。可以說,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人在抗日戰場上立下了汗馬功勳。出於個人獨裁的野心,蔣介石總想把共產黨置於死地,但他那是想大權獨攬,一旦外敵入侵,蔣介石考慮的首要問題仍是國家的獨立與統一。這一點在他建都南京便要廢除領事裁判權一事中也可看出。即使在偏安海島之後,他也拒絕美國“兩個中國”的計畫,堅決打擊“台獨”分子。在蔣介石心中,“台灣與大陸本屬一體,骨肉相連,休戚與共”。回歸大陸,魂歸故里,恐怕是蔣介石晚年最強烈的願望了。
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了,在紀念辛亥革命發生一百年之際,回首民國那段歷史讓人感慨萬千。儘管蔣介石在他的一生中慣耍手腕,頗用心機;儘管他多次向同胞舉起屠刀,但他終歸也曾是個熱血青年,也是個愛國人士,所以他是“梟雄”而非“奸臣”。“千秋身後事,留待後人說”。也許,對蔣介石的評價很難有一個定論,有的只是已經存在的事實,有的只是他回歸大陸的願望。
本書作者張曉蘭系北師大歷史專業出身的青年學者,現供職于山東財政學院東方學院,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此書以開放的現代視野,以豐沛的史料,以流暢的史傳筆法,從“黃埔梟雄”的角度深刻透徹地詮釋了民國風雲人物蔣介石傳奇的一生,大開大合地解讀了蔣介石從一介黃埔軍校校長起家,如何打造蔣記黃埔軍團,最終成為主宰民國政壇長達二十二年之久的“黃埔梟雄”這一精彩的歷史過程,並作出了比較客觀、公允的歷史評價,故事接近歷史真相,評說比較客觀公正,令人讀來耳目一新,實是一本難得的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的好讀物。
德玄馨
2010年5月28日
序言
歷史天平上的蔣介石
一度君臨天下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蔣介石,一度左右20世紀中國歷史走勢的蔣介石,吸引著人們對他進行不懈的研究。然而,在這浩如煙海的研究、探討中,蔣介石的歷史形象卻不斷地被扭曲著:有些人稱他為“野心家”、“陰謀家”、“革命叛徒”、“人民公敵”……,而另一些人則稱他為“政治家”、“軍事家”、“革命領袖”、“民族救星”……。但是,這些涇渭分明、反差巨大的形象,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都是經過了“有色”的人“包裝”而出籠的。如果我們想要真正了解民國的史事,想要認識一個比較真實的蔣介石,就要撥開層層的歷史迷霧,以一個局外人的心態來看待民國時期的血雨腥風。
在這裡,我們可以很客觀地說,蔣介石不是一個完人,也不可能是一個完人。他叱吒風雲的一生,既是光輝燦爛的縮寫,也有陰暗無光的畫卷。那么,在民國那段大開大合、風雨飄搖的動盪年代,蔣介石又是如何揮灑出他人生的濃墨重彩的呢?讓我們回到幾十年前烽火四起的年代,去追尋他黃埔起家、北伐督軍的足跡,去感受他君臨天下、左右時局的豪情,去體悟他內外交困、舉步維艱的無奈,去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近和認識蔣介石這位民國時代的“黃埔梟雄”。
蔣介石出生於一個戰火連年、局勢動盪的年代。所謂“盛世興文,亂世習武”,在槍桿子成了挺直腰桿的本錢的時代,但凡有血性、有良知的愛國志士,莫不以投筆從戎、振軍興國為己任。蔣介石,這個浙江溪口沒落鹽商的後代,也並未按照父輩的構想去走一條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之路,而是跟從時代的潮流選擇了棄文從武,鐵血治世。然而,蔣介石在35歲之前並不顯山露水,也沒什麼驚天壯舉,甚至還有些窮困潦倒,以至於不得不投機十里洋場,不得不託庇清堂幫會,甚至於混跡於煙花柳巷。只是“時勢造英雄”,更值得蔣介石慶幸的是,他“打天下”的創業經歷,正好與中國歷史風雲際會。
1911年,24歲的蔣介石在陳其美的帶領下,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也就在不經意間融入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13年之後,宦海沉浮、潮起潮落的蔣介石,已然開始左右中國歷史的走向,1928年,41歲的他更是獲得了壓倒一切的權力,走上了人生的巔峰。蔣介石似乎是在一夜之間崛起於中國政壇的。不過,他“成功固然出於意外之迅速,失敗也來得離奇”。曾幾何時,勢不兩立、刀劍相向的國內各派勢力,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本著“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精神,承認蔣介石為民族領袖、最高統帥,然而,就在中國出現和平統一的一線希望之時,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蔣介石,卻妄圖攜著抗戰勝利的餘威,一勞永逸地解決共產黨問題。孰料,他的八百萬大軍竟在短短三年之內,湮滅在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而他自己也不得不倉皇訣別大陸,偏安孤島台灣。
也許,共產黨問題是蔣介石一生最大的遺憾,不過,“禍兮福之所倚”,他在大陸無法實現的政治抱負,卻在亡命孤島之後實現了,例如,土地改革、地方自治、教育普及等等。如此的結果,蔣介石也許做夢都沒有想到!遙想當年,對國家未來充滿無限憧憬的他,空有振軍興國、整頓吏治的抱負,卻沒有一展拳腳的廣闊舞台,各大派系的掣肘,地主買辦的叫囂,無不讓他瞻前顧後,舉步維艱。畢竟他只是各路諸侯中實力較強的一股力量,畢竟他離不開大地主、大買辦的鼎力支持。“同志之間,派系分歧,利害摩擦,……以致整個的黨(指國民黨),形成一片散沙,最後共黨乘機一擊,遂致全盤瓦解,徹底崩潰”,這些話是蔣介石的肺腑之言,這些現象讓他痛心疾首而又無奈萬分!不過,40年代大動亂的清冼和淘汰,卻在某種程度上幫他消除了黨內傾軋,從而為蔣介石在我國台灣地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營造了條件,台灣地區的經濟實力隨之跨入了“亞洲四小龍”的行歹U。
可以說,“另起爐灶,重建基礎”的蔣介石,在台灣地區的實驗還是相當成功的。能夠迅速走出在大陸失敗的陰影,而在台灣地區建立起穩固的統治,除了蔣介石之外,還有何人能做到!實際上,蔣介石是至今唯一同時統治過大陸和沿海地區台灣島的近代中國領導人,不管是從大陸“敗寇”這一角度來說,還是從台灣“成王”這一角度來說,蔣介石均是對中國歷史具有遠大影響的罕見人物,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著大功大過的複雜的民國梟雄。
一、蔣介石的大過
蔣介石的大過有目共睹,不容抹殺。
1.清黨剿共
在全國革命形勢不斷高漲之際,逐漸褪去“左派光環”的蔣介石,在尋找到新的靠山後,有恃無恐地背叛了革命,從南昌到九江,從安慶到上海,走一路,殺一路,踏著血跡斑斑的屍體鋪就的“黃金路”,他一步步地走向了權力巔峰!蔣介石的行為純屬恩將仇報,他竟將槍口對準了用生命為之搖旗吶喊的革命“友黨”,他竟突然從背後向“生死與共”的兄弟舉起了“屠刀”,如果沒有兄弟鬩牆,國民黨不會分裂;如果沒有清黨剿共,國家不會陷入內亂。各派齊心協力、掃除北洋軍閥、建立強大國家,並不是不可能之事,蔣介石也完全可以憑藉當時的威望,以及領導北伐的功績,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統帥。可惜,他太性急了,為了大權獨攬,乾綱獨斷,他不惜一切,最後他成功了,不過喪失了民心,也種下了苦果。
2.“攘外必先安內”
在日本侵略者不斷蠶食中國領土之時,蔣介石執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恐怕是他一生所犯下的最大的錯誤。這個錯誤的嚴重程度不僅最後注定了蔣介石自身的命運,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滅頂之災。其實,“九·一八”事變只是日本對中國的一次試探,當時日本並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在是否大舉侵略中國問題上一直猶豫不決,是蔣介石妥協退讓的政策,以及東北軍拱手讓出領土的舉動,極大地堅定了日本武力全面入侵中國的決心。與此同時,東北地區豐富的資源及廣闊的市場,幫助日本擺脫了20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的陰影,並使其初步獲得了全面侵華的能力。可以說,“九·一八”事變是日本14年侵華戰爭中,代價最小、得利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自此之後,日本政府通過“以戰養戰”的策略,把東北作為戰爭的後勤基地,向中國內地步步緊逼,直至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的半壁江山隨之陷入日本的鐵蹄之下。雖然蔣介石最終經過“西安事變”這場兵諫,結束了對共產黨的窮追猛打,並加入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過,可惜的是,中華民族已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錯過了扼殺罪惡萌芽的最好時機,而蔣介石引以為豪的“黃金十年”,竟以南京大屠殺作為結局。
3.全面內戰
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之後,蔣介石的形象變得高大起來,“抗戰領袖”、“民族救星”、“全國統帥”的桂冠,一頂頂地戴在了他的頭上,長期受其打壓、追殺的中國共產黨,也在國民黨承諾實現政治民主化的前提下,承認了蔣介石在全國的領導地位。然而,太過迷信武力的蔣介石,為了實現其專制獨裁統治,親手扼殺了中國實現民主的最後一點可能。不顧及民眾呼聲的蔣介石,最終也被民眾無情地拋棄了,如果蔣介石沒有挑起內戰的話,依當時國內局勢和民心所向來看,他完全可以成為聯合政府的首腦,完全可以彌補過錯,名垂千史,只可惜,歷史永遠沒有假設!
二、蔣介石的大功
毋庸置疑,蔣介石是有大過的,但是,他的大過並不能掩蓋他的大功。儘管世人對他的評價見仁見智,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領導北伐,一統中國;整合力量,抗日衛國;穩固邊疆,維護主權,這些都有功於民族,無愧於後世。
1.領導北伐,統一中國
自1916年袁世凱抑鬱而終後,群龍無首的北洋軍閥分裂成了直系和皖系,隨後,奉系、桂系、滇系等相繼形成,為了爭奪地盤,擴充實力,各派軍閥連年混戰,以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自此之後,打倒北洋軍閥,武力統一全國,成了中國人民的迫切願望,因而,孫中山決意為民請願,誓師北伐,只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如願!孫中山病故之後,繼承總理遺志的蔣介石,憑藉黃埔軍事集團,領導國民党進行了兩次北伐,不僅掃除了割據地方的舊軍閥勢力,整合了中國的軍事力量,還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從而在形式上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儘管這種形式上的統一有名無實,但它畢竟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並鞏固了中央政府的權力,對覬覦中國領土已久的日本來說,這不啻于晴天霹靂。畢竟在外敵入侵之時,一個統一的、強大的中央政府的存在,為整合全國力量抗擊外國侵略者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整合力量,抗日衛國
“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1937年7月17目,作為全國領袖的蔣介石,在廬山宣布對日抗戰。聽到如此慷慨激昂的抵禦宣言,中華兒女無不熱血沸騰,他們紛紛拋下個人恩怨、黨派分歧,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抗日大潮中,奏響了一曲曲悲壯的抗日戰歌。儘管蔣介石早期“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儘管蔣介石在抗戰中做了不少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造成了大量軍隊的傷亡,但他在抗戰中的領袖地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如果沒有蔣介石的振臂一呼,整箇中國還是一盤散沙,全民抗日就根本無從談起。更為重要的是,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是抗戰的主要力量,牽制了日軍70%的兵力。不管怎么說,蔣介石在對日抗戰中運籌帷幄、忍辱負重、堅持到底,實在是功在國家。正如毛澤東所言,“假如沒有國民黨政策的轉變,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國民黨前後有兩個偉大的領袖,第一個是孫中山,第二個就是蔣介石,……蔣是‘民族領袖’,‘最高統帥’。”
3.穩固邊疆,維護主權
儘管蔣介石在外交上採取的是溫和的、軟弱的路線,但他卻憑藉著鍥而不捨的精神,廢除了晚清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回了東北、台灣及澎湖列島的主權,與此同時,他還在內憂外患、舉步維艱的情況下,穩固了新疆、西藏、青海等邊疆地區,鞏固了國家的統一,避免了祖國的分裂。可以說,蔣介石一生都在堅定地維護中國領土的統一和完整,即使後來退守孤島台灣,他也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毋庸置疑,蔣介石非常痛恨大陸的紅色政權,也非常希望將台灣建成“反共基地”,但他卻更痛恨分裂國家的“台獨分子”,在他“誰搞台獨,我就搞誰腦袋”的決心與號召下,“台獨”勢力數十年來無所遁形,毫無作為。正是蔣介石“根在大陸”的理念,以及“一個中國”的立場,使得台灣地區雖與大陸隔絕了幾十年,但仍保存著中華文化的血脈,從而為“反對台獨,促進統一”保留了根基。
1974年,越南政府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派兵侵占西沙群島,蔣介石拋開個人榮辱、黨派紛爭,為解放軍通過台灣海峽大開綠燈,並派遣軍艦一路護航,這一表現,更是讓所有的中華兒女為之感動。在這場中國海軍史上最光輝的戰役中,人們不僅記住了蔣介石那句話——“你不知道西沙吃緊嗎?你們要一路護航,保證艦隊安然通過,還有準備補給船,給前線送給養。”——更對蔣介石有了全新的認識和評價。
蔣介石是位相當有爭議的民國領導人,既有大功又有大過,但撇開理想、目標、主義的分歧,撇開國共兩黨的紛爭與對抗,客觀地說,他不失為民族的領袖。在兩岸關係不斷改善之際,我們對於主導著近代中國走勢的蔣介石更應該全面、客觀地看待,不應忘記他對國家和民族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