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是1969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炳棣。
基本介紹
- 作者:何炳棣
-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0 頁
- ISBN:9789629960346
《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是1969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炳棣。
《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是1969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炳棣。內容介紹 中國歷史很多課題之中,最基本而又最困難的一個,莫過於中國文化的起源。在中國文化起源這個異常廣泛的課題之中,中國農業的起源是一個重要的...
《黃土高原·農業起源·水土保持》是2004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東生、丁夢麟。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黃土高原古環境背景、黃土剖面、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中國農業社會及農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先秦以來的保水保土耕作方法、新...
黃土地區春旱多風、降雨集中於秋季,因而發展了以粟黍為主的旱地農業在磁山遺址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粟和家雞遺骨。甘肅大地灣和西安半坡遺址則發現了中國最早的蔬菜種籽。裴李崗、磁山文化已飼養豬、狗、雞,仰韶文化有欄圈等設施,...
第一章 中國原始農業時期的自然環境和原始居民的聚落組織 第一節 中國原始農業時期的自然環境——氣候與水文 一、舊石器時代自然環境 二、全新世氣候的特點 三、中國遠古的湖泊及其變遷 第二節 黃河流域遠古的自然環境 一、黃土的成因...
“橘逾淮為枳”,農業生產有很強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為了更深入地研究不同類型農業,把握其精髓和特點,本書結合自然、經濟及歷史等諸多因素,將中國農業劃分為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黃土高原地區、河西內陸河流域、新疆地區、青藏高原地區...
這一帶第四紀黃土廣泛覆蓋,尤其是豫東平原,黃河沖積的次生黃土非常有利於古代農業的發展。據氣象學方面的研究,在距今2500—8000 年的全新世中期,中原和華北地區的年平均氣溫比現 在高得多,粟作農業的起源很可能就在這裡發生。裴李崗...
第一章 黃河與中國傳統科技文明 第一節 河流與人類文明的發端 第二節 黃河與中國傳統科技文明密切相連 第三節 黃河流域古代科技成就是中華傳統科技文明的象徵 第二章 黃河與中國傳統農業科學技術 第一節 黃河、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