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之歌:歸來

黃土地之歌:歸來

《黃土地之歌:歸來》是2012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志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土地之歌:歸來
  • 作者:高志遠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1日
  • 頁數:471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30709739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講述了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湖北地區對於下鄉插隊的知識青年有過幾次大規模的招工,一部分老三屆知青卻因“血統”株連被剝奪了招工權利,被迫留在生產隊。面對自身不合理的境遇,知青們不約而同地以“病轉”這一形式,以期達到曲線回城的目的。小說吸取了天門鄉土語言和武漢街巷市民口語,帶有清新自然的生活氣息,再現了那段時間城市和鄉村生活的廣闊畫面,成功塑造了處於社會底層的各色人物形象。
《黃土地之歌:歸來》作者鄭重其事寫下的這一切,每一個回鄉知青當年都是十分明白的。在我插隊落戶的公社裡,我就經常遇到縣中、區中畢業的回鄉知青,他們和遠方來的貴陽知青、上海知青的關係也都很好。但是現在他們有想法了,他們說:我們也是知青呀!回鄉知青怎么就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覺得他們的想法有道理。於是乎,關於中國知青總人數的說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說是2000萬,有的說是2400萬,也有說3000萬的……

圖書目錄

1.暈車漢川
2.跌人絕境
3.華福里
4.相親·一張聯絡圖
5.麻子大媽
6.阿姨的幫助只能這樣
7.毛弟的三筆事?童車換來的診斷書
8.先梅的知青組
9.秦書記·隔壁余媽家
10.出早工·蓋章
11.5隊的可可
12.城市婦女·張港小街
13.洪接鋒名不副實
14.北京姑娘應笙
15.細哥、舒曼玉和招工組
16.五個參軍知青
17.一對戀人和一個尷尬人
18.舒曼玉真的招走了
19.“右腿疼痛,建議下漢診斷”
20.碰了兩個結結實實的釘子·嘲世厭世的憤慨
21.駝子
22.病急亂投醫
23.你我都是四六年出生的
24.易苹沒有來
25.像個“三”字
26.裕華姐夫的信
27.初赴縣城·血紅臉和蒼白臉
28.“最高指示”發表四周年
29.知青標兵梁毅
30.農民篤信“眼睛學”
31.大白天遭搶了吧?
32.搬進了余媽家
33.表哥的回信和“電報”信
34.拐子
35.阿姨神經了
36.無事不登三寶殿
37.“供參考”的書
38.洗被子
39.成了“土克西”
40.寶哥
41.毛弟媽要來
42.“五類分子”享不到的尊榮
43.一袋葡萄糖粉
44.“最後的晚餐”
45.二赴縣城投下陰影
46.生死嫁娶的兩齣戲
47.太平洋的警察
48.知恩圖報
49.《契訶夫札記》
50.小陽終於走了
51.痛苦交加的日子
52.希望
53.痴情換來的是褻瀆
54.“姐姐”劉漢娥
55.和拐子共設圈套的姑娘
56.結束了,屈辱的愛
57.武漢“共大”生
58.一個焦雷
59.三赴縣城(否定老師灌輸的知識)
60.如果時光能倒流
61.要見到真佛
62.“奇蹟”的創造
63.預謀合演的戲

作者簡介

高志遠(原名鄒慶慶),祖籍江蘇無錫,1949年聖誕夜出生。1966年國中畢業於武漢十四中。1968年12月去湖北天門縣張港區插隊落戶,1974年辦病轉回到武漢。

序言

40多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波瀾壯闊”四個字,不是我特意選用的形容詞,而是當年的習慣說法,廣播裡這么說,報紙的通欄大標題里這么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年還是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是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
這一說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強調,而是天天在我們耳邊一再重複宣傳的話,以至於老知青們今天聚在一起,講起當年的話語,憶起當年的情形,唱起當年的歌,仍然會氣氛熱烈,情緒激烈,有說不完的話。
說“波瀾壯闊”,還因為就是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喚之下,1600多萬大中城市畢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奔赴農村,奔赴邊疆,奔赴草原、漁村、山鄉、海島,在大山深處,在戈壁荒原,在兵團、北大荒和西雙版納,開始7這一代人艱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講完這一段話,我還要作一番解釋。首先,我們習慣上講,中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我為什麼用了1600萬這個數字。其實,1700萬這個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的權威統計,應該沒有錯。但是這個統計,是從1955年有知青下鄉這件事開始算起的。研究中國知青史的中外專家都知道,從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時間裡,全國有100多萬知青下鄉,全國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這個階段湧現出來,宣傳開去。而發展到“文革”期間,特別是1968年12月21日夜間,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掀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那個年頭,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且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過夜”。於是乎全國城鄉迅疾地行動起來,在隨後的lO年時間裡,有1600萬知青上山下鄉。而在此之前,知識青年下鄉去,習慣的說法是下鄉上山。我最初到貴州下鄉插隊落戶時,發給我們每個知青點集體戶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鄉上山》。在大規模的知青下鄉形成波瀾壯闊之勢時,才逐漸規範成“上山下鄉”的統一說法。
我還要說明的是,1700萬知青上山下鄉的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根據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的實際數字統計的,比較準確。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有爭議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國務院知青辦統計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數字,沒有統計千百萬回鄉知青的數字。回鄉知青,也被叫作本鄉本土的知青,他們在縣城中學讀書,或者在縣城下面的區、城鎮、公社的中學讀書,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他們讀到國中畢業,照樣可以考高中;他們讀到高中畢業,照樣可以報考全國各地所有的大學,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樣,不會因為他們畢業於區級中學、縣級中學不允許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績好,名牌大學照樣錄取他們。但是在上山下鄉“一片紅”的大形勢之下,大中城市的畢業生都要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本鄉本土的畢業生理所當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鄉村里去。他們的回歸對政府和國家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邊去,那裡本來就是他們的家。學校和政府不需要為他們支付安置費,也不需要為他們安排交通,只要對他們說,大學停辦了,你們畢業以後回到鄉村,也像你們的父母一樣參加農業勞動,自食其力。千千萬萬本鄉本土的知青就這樣回到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里。他們的名字叫“回鄉知青”,也是名副其實的知青。
而大中城市的上山下鄉知青,和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要離開從小生活的城市,遷出城市戶口,註銷糧油關係,而學校、政府、國家還要負責把他們送到農村這一“廣闊天地”中去。離開城市去往鄉村,要坐火車,要坐長途公共汽車,要坐輪船,像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長沙的知青,有的往北去到“反修前哨”的黑龍江、內蒙古、新疆,有的往南到海南、西雙版納,路途相當遙遠,所有知青的交通費用,都由國家和政府負擔。而每一個插隊到村莊、寨子裡去的知青,還要為他們撥付安置費,下鄉第一年的糧食和生活補貼。所有這一切必須要核對準確,做出計畫和安排,國務院知青辦統計離開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人數,還是有其依據的。
其實我鄭重其事寫下的這一切,每一個回鄉知青當年都是十分明白的。在我插隊落戶的公社裡,我就經常遇到縣中、區中畢業的回鄉知青,他們和遠方來的貴陽知青、上海知青的關係也都很好。但是現在他們有想法了,他們說:我們也是知青呀!回鄉知青怎么就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覺得他們的想法有道理。於是乎,關於中國知青總人數的說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說是2000萬,有的說是2400萬,也有說3000萬的。
看看,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來說,一個十分簡單的統計數字,就要結合當年的時代背景、具體政策,費好多筆墨才能講明白。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還有多多少少類似的情形啊,諸如兵團知青、國營農場知青、插隊知青、病退、頂替、老三屆、工農兵大學生。等等等等,對於這些顯而易見的字眼,今天的年輕一代,已經看不甚明白了。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