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亭

黃吉亭

黃吉亭,名瑞祥,字虞之,湖北武昌人。中國近現代基督徒民主革命先驅。聖公會牧師;武昌日知會創始人、會長;辛亥革命主將黃興的救命恩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吉亭
基本資料,人物生平,

基本資料

中國近現代基督徒民主革命先驅。聖公會牧師;武昌日知會創始人、會長;辛亥革命主將黃興的救命恩人。
黃吉亭,名瑞祥,字虞之,湖北武昌人。幼讀私塾,後入武昌基督教文華書院讀書,期間受洗加入教會,成為基督徒。

人物生平

文華書院畢業後,赴上海入讀聖約翰大學,再入神學院深造。完成學業後回鄉服務於武昌基督教聖誕堂。1891年,黃吉亭在該堂被授以會吏職;不久,成為武昌高家巷美國聖公會救主堂牧師。
鑒於耳聞目睹1900年義和團之亂,黃吉亭深感此等慘禍乃民智閉塞和基督教會的"洋教"形象所致,故立志要使教會自立、自養,以去除其"洋教"色彩,使之成為中國人自己的教會。1901年復活節夜晚,黃吉亭與楊開甲等人在武昌高家巷聖約瑟堂組織成立了"備立中華聖公會"。次年,又偕中西友人於聖公會救主堂創辦書報閱覽室"日知會",以"日求一知,不斷進取,開啟民智"。"日知會"之名取自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顧亭林的《日知錄》,此書原有"明道救世"之意。日知會取其名、其意以明日知會創立之宗旨。當時他們所購買的書籍與報刊多是基督教廣學會出版的"泰西維新政藝書及時事報章",擺放於教會閱覽室中,任人閱讀。
1902年,黃吉亭牧師被調往湖南長沙,在吉祥巷開闢新堂。到任後,他依照武昌聖公會的做法,在這所教堂里開設了閱覽室日知會。次年,經武昌基督徒志士曹亞伯建議,黃吉亭進一步擴充了日知會,除提供書報借閱服務外,還與來者接觸交談,宣傳革命思想。同時他們廣招會員,著名革命人物如宋教仁、陳天華、劉揆一、胡瑛等人都先後入會。黃吉亭每禮拜日都在教堂內講道,除傳講福音外,也"借基督捨身救世等事為宣傳革命資料",深受學生和軍人的歡迎,前來參加聚會者甚眾。他的基督教信仰和救國之志,對湖南軍、學兩界人士影響很大。
1903年,黃興自日本回國,到故鄉長沙組織"華興會",發動會黨和有志之士起事反清。黃興原名黃軫,字廑午,號克強。他於返國停留上海期間,曾參加上海聖公會聖彼得堂的聚會,該堂會長吳國光牧師寫了一封介紹信給黃吉亭,請他接待黃興,建議將黃興的名字列入教會的登記名冊中;並說黃興在上海時已處於慕道階段,只是還未受洗而已。到了長沙,黃興就在聖公會教會聚會,同時聯同革命志士創立華興會,聯絡會黨,準備起義,並借日知會為其籌划起義的秘密機關之一。
1904年,黃興、陳天華和劉揆一等人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創立華興會於長沙。隨即聯絡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會黨,策划起義。1904年11月,黃興計畫乘慈禧太后慶賀大壽,湖南全省大吏參加慶典之際,在會場引爆預埋炸藥,以引起混亂,並乘機在湖南起事。不幸起義計畫泄漏,官府衙門隨即大肆搜捕革命黨人,長沙城內一片恐怖。在這危急關頭,黃吉亭派人暗通訊息給革命黨人,幫助多人逃跑,或藏匿他們於教會中。日知會會員宋教仁初時還不知黃興之謀已經泄露,自己已在被通緝中。後得黃吉亭通知,方知自己已身處險境。原來黃吉亭教會有會友在湖南巡撫衙門作吏員,當他發現宋教仁也在緝捕之列後,便急忙通知黃吉亭。黃隨即將此訊息告訴宋教仁,並護送他出城。臨行前,黃吉亭又贈以旅費,如此宋教仁才得以脫離虎口。
事發時,黃興被困於友人龍璋的家中,黃吉亭知道後,親赴黃興之藏匿處了解情況。他先安慰受驚的黃興,為他禱告,並應允予其幫助和保護。隨即動用"美國聖公會"的轎子接載黃興,幾經艱險,終於成功地把黃興轉移到聖公會教堂樓上藏匿。在黃興藏身於教會期間,黃吉亭四處奔走,全力營救其它同志和幫助華興會的秘密機關銷毀有關檔案及信札,使他們免落敵手,使革命免遭更大損失。
黃興在聖公會教堂內藏匿了十多天后,便計畫脫離險地前往別處。為使他安全轉移,武昌日知會會長、聖公會救主堂的胡蘭亭牧師特地趕往長沙,與黃吉亭、曹亞伯等人密謀送他出城。胡蘭亭將黃興的鬍鬚剃掉,然後由黃吉亭和黃興一起喬裝成海關人員離城。當黃吉亭護送黃興離城時,曹亞伯虔心祈禱上帝保佑黃興平安。曹後來回憶說:"予......惟在寧鄉中學操場默禱上帝,求上帝護佑黃克強平安出城,予且願終身為上帝作證,無論在何人面前必相告曰:我乃信上帝之基督徒也"。是日夜晚,黃興得以安全離城,登上日本"沅江丸"號輪船。黃吉亭親自陪伴黃興到漢口,直到把他送上駛往上海的"江亨"輪上後,才與他道別。臨別前又囑黃興到上海立刻用"興"之名拍電報告知平安,自此,黃克強以"黃興"之名為國人所知。黃興事後回憶長沙歷險時說:"幾遭不測,幸有聖公會得保殘喘。......兄弟蟄居樓上者十餘日,遂得從容遣解黨羽,孑身遠揚。皆吉亭先生格外保護,化險為夷......迨事稍定,吉亭先生又護送至漢皋,保護周至,較之保護信徒尤加一等。蓋欲吾儕一心改造國家,使一般人民皆享自由幸福也"。黃吉亭和胡蘭亭二牧師的救國救人之舉是出於其基督教信仰和耶穌的愛,誠如其教會教友兼革命同志的張純一所贊:"丹誠水火救斯民,耿耿耶穌博愛心"。許多日知會革命黨人,包括那些非基督徒都驚訝於基督教信仰對這兩位牧師的影響,一提起他們對兩湖黨人的保護與貢獻,均讚不絕口。
1907年1月,黃吉亭受派赴日留學,途經武漢時,參與營救被捕之革命黨人劉靜庵等人,出力甚多。抵日後,就讀於崇文書院,並參加東京基督教青年會。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孫中山。
1908年黃吉亭返回長沙,與美籍主教盂良佐一起組織"文學社"。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黃吉亭將聖公會教堂重建,取名"三一堂",並邀請黃興為教堂題詞。曾在此教堂逃過一劫的黃興,以感恩之心欣然在四快牌匾上題下十六個字,詞曰:"上帝聖名,敬拜宜誠,辭尊居卑,為救世人"。落款是"黃興敬題"。該題詞至今保存完好,懸掛於教堂(今長沙北正街教堂)內大門上方。1913年,黃興在上海聖公會聖彼得堂受洗,成為聖公會的教友。
1913年,黃吉亭擔任《聖公會月報》中文版主筆。以後歷任中華聖公會傳道部總幹事、以及教區社會服務幹事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帶領教會積極參與抗日宣傳及募款勞軍等活動。1944年赴重慶擔任聖公會鄂湘教區常務委員會主席;抗戰勝利後返回武漢,出任漢口聖保羅堂會長。1946年黃吉亭退休居於上海。1948年,與原日知會會員張難先和吳昆等人在原日知會故址上建立了"劉靜庵烈士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吉亭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史館館員。1954年11月病逝於上海,終年8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