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口高級職業中學校名蕭縣黃口高級職業中學,蕭縣黃口高級職業中學創辦於1958年,前身為蕭縣農業中學,目前是蕭縣唯一的一所公辦職業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口高級職業中學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合肥
- 類別:公辦職業學校
學校簡介,地理優勢,
學校簡介
1986年更名為蕭縣黃口高級職業中學,2001年和合肥市職業教育中心(現名合肥工業學校)聯合辦學,隸屬蕭縣教育局。蕭縣黃口高級職業中學學校擁有土地574.5畝,其中校園占地102畝,其餘土地為生產實習基地。學校教職工45人,中高級教師16人,學校建有3300m的綜合教學大樓,學校設有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和一個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60台,學校設有計算機、機電、電子、服裝四大專業,目前已開設數控班。2002年學校在原教學樓基礎上,新建一層30間的教學樓,面積達4500m,新建宿舍樓一幢,改建學生食堂,添置模具,數控工具機等實訓設備。
地理優勢
學校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重鎮—黃口鎮(人口約8萬餘人)。G310國道和S301省道在此交匯,連霍高速公路、隴海鐵路從此經過,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民豐物阜、人傑地靈。
黃口鎮為徐州以西重鎮,享有徐州西大門之稱。黃口鎮於民國16年(1927年)設鎮,隴海鐵路鋪設之前原是一片鹽鹼荒地。1915年,隴海鐵路鋪設到此並建站,不久,祖籍山東的史忠明逃荒要飯至此,在距車站50米處搭一庵棚賣茶為生。一年後,周圍各縣商人紛紛在此落腳經商。民國7年,肖縣第十六任區長邵世恩把區公所從老黃口搬遷到火車站北200米處,促進了集市貿易發展。到民國27年(1938年),黃口已初具規模,商業興隆,市場繁榮。日軍侵占黃口後,客商離散。抗戰勝利後,商業恢復。1948年11月,黃口解放。1949年初,黃口鎮成立了人民政權,即黃口區公所,從此黃口鎮一直是區公所、鎮政府、人民公社駐地。1984年,黃口鎮被批准為副縣級建制鎮。1994年,黃口鎮又被列為全國500家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
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國共大軍進駐黃口地區,又沿著黃口至口子(今淮北相山)的公路浩浩蕩蕩開赴淮海戰場。1927年6月,蔣介石率李宗仁等在徐州將領,乘專列西上迎接馮玉祥,在黃口火車站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蔣、馮並結拜為兄弟。1930年,黃口鎮農會會員和赤衛隊隊員兩三百人,中共黨員20多人,在共產黨員張永祥、李祥太、程瑞凱、李祥嶺等同志的領導下,殲滅誘敵國民黨一個連100多人,繳獲長短槍180多支,並中斷徐州至商丘的隴海鐵路三天,此為著名的黃口暴動,有力打擊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配合了我黨的革命行動。著名共產黨人胡玄圃,本鎮胡莊人,自幼上學,畢業後任教,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在上海從事革命宣傳時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遭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於同年摻死在獄中。抗日戰爭時期的1938年,中共蘇魯豫皖特委在黃口孫廟村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由特委負責人郭子化同志傳達了洛川會議精神,分析了鬥爭形勢,決定廣泛發動民眾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創建抗日武裝,開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這次會議被稱作“黃口會議”,是蘇魯豫皖黨組織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會議,為後來的抗日武裝力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黃口鎮快速發展。鎮區面積由原來的2.2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4.7平方公里,鎮區人口由1984年的2萬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3萬人,街道由原來的2000多米增加到11000多米。到2005年底,全鎮有國營、集體、私營企業42家,其中皖王集團2005年銷售收入達到3.4億元,另外全鎮還有個體工商戶2100多戶,中國小35所,其中鎮區有完全高中1所,普通國中4所,國小3所,職業技術高中1所,醫院3所,醫療室、所25個,臨床230張,另有電視台、郵政、電信局各1處,其中電視轉播台可覆蓋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周圍40公里地域。主要商貿市場有工業品市場、農貿市場、百貨公司大樓、華聯超市、美聯超市、聯華超市等,其他服務業有飯店60多家,小吃部80多家,旅社、旅館25家,出租汽車70多部。1970年建起的黃口變電所,擔負著黃口鎮及周邊鄉村的輸變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