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質

黃公質(越南語:Hoàng Công Chất;1706年-1768年),又作黃文質、黃公舒,是越南後黎朝末期北河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黃公質
  • 別稱:Hoàng Công Chất
  • 所處時代:越南後黎朝
  • 民族族群:京族
  • 出生地:南定省舒池
  • 出生時間:1706年1月31日
  • 去世時間:1769年3月21日
  • 主要成就:領導農民起義,開拓芒青(奠邊府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後世評價,

人物生平

黃公質是南定舒池人(一說富川雲黃人)。當時,鄭主的統治荒淫腐敗,再加上天災連年,導致北河(鄭氏控制區)爆發農民戰爭。永祐五年(1739年),黃公質與阮有求、阮選、阮蘧一起舉兵于山南(今紅河三角洲地區),他們以扶黎滅鄭為號召,得到眾多貧民的回響。黃公質等“隨在劫掠,出沒草澤,不可蹤跡,辰(時)謂之草寇”,後黎官軍一度拿他們無可奈何,到景興四年(1743年)阮公寀出鎮山南,隨後丁文佳、阮廷桓在東京升龍南面的杜舍大破黃公質。翌年三月,明都王鄭楹用宦官黃公琦取代阮公寀鎮守山南,景興六年(1745年)十二月,黃公質擒殺黃公琦,聲勢復振。他與阮有求結為同盟,成為後黎朝廷的心腹大患,後黎朝廷曾定下擒獲黃文質賜三品郡爵的賞格。
鄭楹面對黃公質等人曠日持久的起義,打算親征,被群臣勸阻後派黃五福、范廷重前去討伐,局面逐漸獲得收拾。到景興十一年(1750年)五月,官軍終於大勝,黃公質逃往清化,阮有求逃往乂安,不久後,黃公質又溯馬江而上,從清化逃到興化地區,占據了哀牢(寮國)的猛天崗(今越南奠邊府,又稱芒青),這裡戰略價值很高,史稱“其地水阻山環,糧食豐足,兵勇備具,勇悍習戰……且地居沱河馬江上游,每遇亂,以兵下諸州,如居高建瓴”。黃公質先占據三萬城,後據芒青呈例城即今奠邊府,在這裡建立割據政權。
占據猛天崗之初,黃公質向後黎朝乞降,“朝廷以大勞甫息,未遑遠討,遣杖忠伯招撫之,賜爵款忠侯”,當地人稱黃公質為“郡質”。其後,黃公質集團利用有利的地理形勢,控制了猛天崗附近的地區。史載,黃公質“憑險滋漫,處有十州之地”(十州指嵩陵、醴泉、黃岩、遂阜、合肥、昭晉、瓊崖、萊州、謙州、倫州),控制這一地區將近20年之久。他懷柔這一地區的泰人土著,受到各族人的擁護,同時多次擊退前來收復這一地區的寮國琅勃拉邦王國的軍隊。
黃公質占領興化上游地區後,經常順沱江馬江而下,侵擾下游的興化和清化地區,景興二十二年(1761年)三月,後黎宦官黎廷珠於興化擊敗黃公質部。景興二十八年(1767年)七月,黃公質與黎維礻密同時出兵,侵擾清化開耶、錦水、琅政、瑞原等地。八月,靖都王鄭森以阮伯璘為興化宣撫使,負責征討黃公質。十月,黃公質再次騷擾清化,被官軍擊退。景興二十九年(1768年)初,黃公質病死,他年僅六歲的兒子黃公纘代領其眾,主要軍隊由部將鄧廷嘉率領,內部不穩。後黎朝決心利用此機會,派段阮俶對猛天崗進行全面圍剿。黃公纘被擊潰後在部下阮勵求等的保護下與其母出奔中國雲南,被清朝政府收留並安插於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與黑龍江。今日新疆烏魯木齊市仍有黃公質的後裔。

軼事典故

據說黃公質俘虜了男女後都會把粟米放進他們眼中,然後用線縫上,索要贖金千萬貫後才放人,被稱為“縫眼賊”。到景興三十年(1769年)正月,段阮俶率軍進入芒青城,“眾人共索質墓,得賊顆中老卒,引掘剖其棺,戮其屍,人有認是質舊所著戰袍者,即收骸骨燒散,人或指其面曰:‘火劫鬼,復能縫人眼否?’”

後世評價

黃公質被後黎朝理所當然地視為“草寇”、“逆賊”,被稱為“逆質”,阮朝也繼承了這一看法。但奠邊府地區的各族民眾都對黃公質十分愛戴,在他死後修築了供奉他的廟宇。越共則將黃公質視為領導農民起義的英雄,對他高度評價,稱他“不僅領導人民繼續進行反對封建制度的戰鬥,而且堅決地打退了外國的侵略和掠奪,保衛了祖國的西部邊疆……由於取得了這些出色的成績,黃公質得到西北各民族的欽佩和愛戴”。越南政府將黃公質寺廟歷史遺蹟區列入國家級遺蹟名錄,對於每年對黃公質的祭祀活動,奠邊省地方政府都予以支持和宣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