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淮安
- 出生日期:1970-11
- 職業:畫家
人物評論
文/陳生書
“大偉的畫越來越有韻,越畫越有氣勢”。這不是我說的,是在一次同道的雅集中幾位同道的一致看法。
資訊時代,微信利弊,世人皆知。對於我們研習書畫之人來說,我認為利大於弊。通過微信可以欣賞好多圖文並茂的古今中外大師的作品,師友同道的作品也可以通過微信進行交流和品評。不但速度快,而且容量大。細細品讀大偉的畫,我更多也是從微信中獲取的。
大偉學畫自幼受父親的薰陶,而且是從素描入手,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不知是遺傳因子的激發,還是另有奇想,我不得而知,然而不知是為了成家,生存所迫,或是其他緣故,卻中止了自己的繪畫之夢。時光飛逝,一晃十多年了。
重新拿起畫筆,伏案宣紙之上,是近幾年的事了。我想,其父的離逝,以及其父創立大寫意畫風和未進的事業,或許是觸動他重新拿起畫筆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父的大寫意花鳥畫,可謂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我認為他是在大師旅途中的虔誠行者,然而逝者恰當英年,否則,中國定當會有一座大寫意的豐碑,甚憾也!
以前,未畫過一張國畫的大偉,是在其父未完成宏願中和師友的感召下進行中國畫學習和創作的。動力和壓力並存,“三更燈火五更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開始是為了完成遺願,繼而成為人生奮鬥的理想。它成為一個有為青年活著而不可缺少的生活樂趣。
辛勤的汗水和卓越的成就是成正比的,近幾年從大偉的畫在一次次大型展覽中屢屢獲獎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打造和發展黃派大寫意花鳥畫,是黃派眾弟子共同理想,其中也包括大偉在內。
然而藝術的發展規律告訴人們,只有在繼承傳統藝術下去創新,才能屹立千秋,才能聳立於藝術之林,才能不被歷史所淹沒。而大偉的國畫也是遵循這條道路攀登行走的。
我認為大偉的國畫是有其父筆墨老辣、潑曉之神韻,而又有一套獨特的見解,以及對畫的處理方法的。首先從題材上說不但畫花鳥又能兼畫人物,且生活氣息濃郁,正如昌碩大師所言“天驚地怪見落筆,街談巷語總入詩”。從技法說,大偉的畫不但注重骨法用筆,還加強了墨韻生動,同時還借其它畫種用了些特殊的技法。如噴水法,拓印法,散滴法等技巧,使畫面更具有張力和氣勢。
在花鳥畫方面,大偉的花鳥畫,吸取了吳昌碩大師用筆豪放,構圖開張之氣,用墨既能墨分色,又大膽敢用焦墨、濃墨。由於焦墨、濃墨的呈現,用色上又大膽的用飽和度較高,如大紅、胭脂、硃砂等,因此產生了墨與色強列的對比,濃而不艷,艷而不妖,如這兩幅“開口笑”的石榴圖玉堂富貴的玉蘭牡丹圖,真是這一風格的具體表露。在構圖上,大偉的畫吸取了潘天壽“強其骨”“馬一角”“夏半邊”的構圖,險中求正,險中求趣。你看這幅《美人蕉圖》,畫中石頭處理,先求險絕,然後再畫出石上的小鳥和直立的美人蕉,使之得以平正,別開生面,意趣兼備。
我特別喜愛大偉的人物畫,如這幅獲大獎的《秋遊古運河》作品,人物形象生動,不但有地域特點,還有時代氣息,手與臉布滿皺紋的三輪車工人和那坐在車上用手機拍照的時尚姑娘,人物造型準確,體現了很強的基本功,整幅畫面,用筆用墨,墨氣淋淳,虛實相間,構圖飽滿,一氣呵成,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大寫意畫作品。
商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分店連店加盟店,處處皆是。然而藝術的發展卻與之背道而馳。只此一家,獨此一派,不求最多,只求唯一,這是藝術發展恆古不變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