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九皋

黃九皋(?—1565),字汝鳴,號竹山,蕭山埭上黃村(今屬蜀山街道知章村)人,蕭山本地尊稱他“竹山公”,黃竹山是紀念他而命名的。明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後授工部主事、魯王府長史致仕。

基本介紹

  • 本名:黃九皋
  • 字號:字汝鳴
    號竹山
  • 出生地:蕭山埭上黃村(今知章村)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1565
蕭山自固陵城始至西陵西興,唐天寶初年改蕭山,至北宋天聖(1025左右)年間建縣於城廂鎮,歷數千年來便有城池。僅在北宋蕭山城池較小,長一里二百米,高一丈一尺,厚一丈一尺。蕭山地里位置十分重要,西有杭城,東有紹興,從吳越戰爭至明清劃江之戰,屢次戰爭蕭山都是戰略重地,加上外患不斷,尤其倭寇常來侵犯,百姓深受其害。明嘉靖二十九年,倭寇進入坎山,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地民眾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當時任蕭山縣令的施堯臣,為抵禦外來入侵倭寇上書朝廷擴建縣城。在朝廷任工部主事黃九皋的大力支持下,徵得了朝廷同意,縣城擴建費用均由官府支出。歷時一年零三個月完工,施工期間黃九皋還常來察看,了解施工實情,並督察工程質量,新城建成後確實起到了抵禦倭寇來犯、保護人民的作用。城牆一律用條石砌成,內填亂石泥土,基下均用4米長樁,城牆甚為堅固,規模較大周長九華里一百二十米,高二丈五尺,上設城垛二千五百八十五個以利戰時之用。城牆靠山跨河,東臨板橋,南包黌校,西靠西山,北倚北山,呈口字形城。有陸門四座,城樓四座,它們分別為東曰“達台門”,“近日樓”南曰:“拱秀門”,“掘政樓”;西曰:“連山門”,“聽湖樓”;北曰:“靜海門”,“修文樓”。城外設有月城,以作禁止。又有水門三座,其名稱東曰:“派入三江”:南曰:“清比郎官”:西曰:“越台重鎮”。城周均有護城河,深一丈五尺,寬三丈,周長一千五百九十一丈五尺,河上有吊橋。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西南片老百姓出縣城,要從正南拱秀門出入,路途較遠,還須渡南門江,極不方便。黃九皋向當時任蕭山知縣趙睿提出,增修“文明門”,俗稱“小南門”,沿稱至今尚稱“小南門”地名。為義橋、石岩、許賢、戴村、雲石、樓塔等地百姓進城創造便利。城內設有城河,以東西向為主,南北向為副的格局,城河上建石橋眾多,有:洄瀾橋,東暘橋,惠濟橋,夢筆橋,老侖橋,市心橋,永興橋,萬壽橋,凌家橋,清風橋,寺先橋,金帶橋,三碰橋,陳公橋等,多數古橋至今保存完好。縣城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修建鐵路而拆除。
黃九皋雖在京為官,但對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了如指掌,不愧為故鄉的一位建設和水利的功臣。蕭山地處東南沿海,北有錢塘江,西有富春江,南有浦陽江,地勢低洼,常受水害,每逢淫雨期間,山水奔騰而下,嚴重威脅著庶民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有幸得到黃九皋經調查考察的“論西江塘五害”,給後人治水指明了方向。此論距今已有460多年,好像黃九皋在為當代發展建設百姓奔小康設計治水。其論文曰:“切觀蕭山地方,紹興府之西北隅,錢塘江東南濱也,傍江為縣,堤東南自桃源十四都,臨浦而至四都褚家墳,南北四十里,所以防上江之水。在縣之西渭之西江塘。江至四都,則折而東矣。故自四都而至坎山,東西六十餘里,所以御大江之潮。在縣之北,渭之北海塘,皆沿浙江上游,蓋自三衢之水東流龍游,經蘭溪、嚴州、桐廬、富陽直抵蕭之地名漁捕。而匯於錢塘。此上江之流經也。其所受支流尤多:金華溫處之水,自蘭溪入,徽州之水,自嚴州入、新城分水之水,自桐廬入,皆東注之。漁浦之南則浦陽江也,受諸暨,浦江,義烏之水,經臨浦,磧堰而北注之漁浦。又含諸府山水,曲折而北經四都西北十餘里,則又自北而東匯於錢塘,是渭浙江。蕭山人呼為大江,蕭山正在其東南轉屈之間。此江流之曲逆,水勢之必沖,其害一也。
大江兩涯,江面汪洋,水有休息,故左右游波寬緩而不迫,上江之面不盈一里,則窄隘而不容,泛濫而難泄。此上江之不寬,水勢所以必溢,其害二也。
蕭山在江東南,地頗低洼,故嚴徽信金衢溫等八府東江之西,崇山峻岭,凡遇淫雨,山水奔騰而東,俯視蕭山,若建口然。此地勢之高卑,水勢所必趨,其害三也。
方山水之初漲也,西江塘西去水無幾,杌隉之勢惟恐不支,然山水自上而下,海潮自下而上,朝潮夕汐,應時而至,勢如排山,逸於奔駟,東風駕濤,一息千里。時方小信,猶有落水之候,苦遇大信潮水有升而無降,山水有加而無已。上下衝激,彼此怒號,頃刻之間,沸涌導丈。塘土幾何,而能當此?此際既無洞庭彭蠡水匯,則必有沖潰泛溢之勢。此潮信之加漲,江塘之反卑,其害四也。
國初上江洪流,在漁浦西北十餘里,東北入大江,若夫浦陽江之水,經臨浦麻溪,是謂小江,東至三江入海。大江在縣西北,小江在縣東南,縣以一江為界,素不相涉。成化間,浮梁戴公琥來守紹興,見山會蕭山三縣之田歲被小江之害,且小江兩涯,皆斥鹵之地,萑葦之場,可以田而耕也。相度臨浦之北,漁浦之南各有小港,小舟可通其中,惟有磧堰小山為限,因鑿通磧堰之山,引浦陽江而北,使自漁浦而入大江。由是浦陽江與大江合而為一。乃大築臨浦之麻溪壩,使浦陽江之水不得由小江而下,以為山會西北,蕭山東南之害。又於濱海之地修築三江,柘林,夾篷,福拖四所陡門,節潮水之上下。由是附近小江之氓,反籍小江為利。而兩涯之斥鹵者,今民居矣:萑葦者,今桑田矣。戴公之功也。小江居民實受福而西江水患從此滋甚,《考工記》曰:“善溝者,水齧之:善坊者,水淫之。”蓋稱上水湍流峻急則自然下水沙泥齧去矣。戴公之初心,唯恐漁浦磧堰之沙不能一朝齧去,以通浦陽江之水,而浚滌之尤拳拳焉。豈知數十年來,日漸月洗,決齧流移,漁浦江塘,屢被沖壞,日徒而東,曠為巨浸,里冊之坍江,不知凡兒。貧民之賠米,了無紀極。戴公豈知有今日哉!漁浦受累蓋亦久矣。是以上江洪流,亦徙而南,混為一區,以漁浦為匯。國初洪流之在北者,漲為高沙,乃在錢塘縣境。今之所謂“新江嘴”,俗呼為“米貴沙“,即此地也。自磧堰既開,江流日剝而東南,其害五也。受此五害,蕭民日以西江為患。蓋西江之害,小江之害移之也。(下略)黃九皋明確闡明了浙江澤國蕭山為最的錢江水虐五害,為後世治水點明了方向。
黃家大橋位於路平村、前章村的界河—埭上河上,西北走向,原為五孔、四並行石樑結構,全長(含引橋)70米,主孔寬5.2米,水面高常在5米左右,水陸通行,均具規模,為明進嘉靖後期思(史)家橋人黃九皋任工部主事時所建。黃九皋族人稱竹山公。某年回鄉祭祖,驚聞有一孕婦在埭上河牽渡斗般落水身亡,心甚悲悼,隨即著人興建此橋。因是黃姓聚族而居之處,又是黃九皋所建造的,故名為黃家大橋。現存西樑上有“龍門浴日”四個大字,傳為黃九皋親筆題詞,寓意可解為“橋為龍門,沐浴著皇上的隆恩”。實非橋名。東樑上有“埭上黃家大橋”六字,其中“埭上”兩字系1974年修建時加上去的橋名。當然還有知章村的“思家橋”是賀知章所造,黃九皋重建的對聯鐫在思家橋下,供人觀賞和留給文史專家們去考證。
站在“思家橋”上,村東南田野中,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是建於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兵訓、尚書胡宗憲奉旨敕建,表彰黃氏宗族多人中舉“甲科濟美”坊。黃九皋名刻首部。石牌坊坐落在小河支流橫河濱以南,面朝文筆峰,牌坊三進三門,雕刻精美,風格獨特,氣勢恢宏。這牌坊像征著黃九皋為蕭山水利和建設所作出的豐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