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社區

麻黃社區隸屬麒麟區建寧街道辦事處,地處建寧街道辦事處西北邊,距建寧街道辦事處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建寧街道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區政府3公里。東鄰白石江街道辦事處,南鄰平安社區,西鄰西城街道辦事處,北鄰小坡社區。轄劉家沖、王姓村、張姓村、潘姓村、唐姓村、解家頭村、解家台子村、荷花塘村、老鷹村、竹鷹村、河北村、河南村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922戶,有鄉村人口6776人,其中農業人口6776人,勞動力392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859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麻黃社區
  • 面積:16平方公里
  • 人口:6776人
  • 海拔:1881米
簡介,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簡介

全村國土面積16平方公里,海拔1881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520畝,人均耕地0.38畝,林地230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28.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671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房屋出租、勞務收入為主。

自然資源

麻黃社區有耕地總面積1520畝(其中:田868畝,地652 畝),人均耕地0.38 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30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4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4.4 畝,其中養殖面積45.8畝;荒山荒地660.2畝,其他面積19340.4畝。有頁岩石、粘土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社區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路燈。有1860戶通自來水,有60戶飲用井水,有20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標(占農戶總數的11%)。有1922戶通電,有180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4%和97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7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06戶(分別占總數的87%和78%)。
該村到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柏油;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48輛,拖拉機41輛,機車50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38畝,有效灌溉率為5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3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16戶;建有小水窖7口;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5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28.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50萬元,占總收入的17%;畜牧業收入 779 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6253頭);漁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2242萬元,占總收入的39%;工資性收入1702.6萬元,占總收入的30%。農民人均純收入467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勞務、房屋出租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16.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760人(占勞動力的11%),在省內務工755人,到省外務工 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仔豬、水果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8.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勞務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一產業。擁有企業4個,專業合作組織1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戶數3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001平方米,擁有教師36人,在校學生680人,距離區中學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31人,其中小學生658人,中學生473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0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2005年被雲南省體育局評為省級體育特色先進單位、2006年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體育特色先進社區等。
麻黃村國小始建於1950年,1979年落此碑。至今該校培養學生1萬餘人。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項目規劃,特別是2005年開展“三村四化”建設以來,總投資300萬元對老鷹、竹鷹兩個居民小組進行新農村改造,成為市區的示範點。2006年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進行城中村改造,使麻黃社區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社區所屬的十二個居民小組,目前有七個居民小組的進村道路已被建320國道的重車建設壓壞,村民迫切希望能重新修好進村道路。
二、麻黃社區潘姓村居民小組建一座變電站,為方圓近十公里的範圍提供電力輸出,造成麻黃社區範圍內電網非常密集,嚴重影響地方的發展。
三、麻黃社區目前還有6個居民小組土地被大量徵用,但一直未解決失地農民的新莊建設問題,村民迫切希望儘早解決新莊建設的規劃及審批。
四、目前麻黃社區還有一個居民小組35戶的人畜飲用水達不到標準,村民迫切希望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問題。
五、社區各居民小組的文體設施及活動不夠豐宣,民眾希望得到民眾性廣泛參與的文體活動。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

(一)社區經濟總收入不斷增長:社區經濟總收入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實現社區經濟總收入達7525萬元。
(二)社區居(村)民人均純收入不斷增長:居民人均純收入以每年以350元的速度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以250元的目標增長。到2010年麻黃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達6200元左右。
(三)鄉鎮企業發展:鄉鎮企業總收入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達35279萬元。鄉鎮企業固定資產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擁有4305萬元。鄉鎮企業數量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擁有175個。
(四)2010年力爭把解家台子新居至廖廓北路的大街建好,使麻黃社區自與城市道路的連線,使麻黃社區形成城市格局。
(五)以2008年奧運精神為指引,提升民眾的體育健身意識,廣泛的開展村與村之間的體育競技、居民與居民之間的文體活動,掀起全民體育運動,增強居民身體素質。
(六)2012年實現12個村(居)民小組的農村向城市化的全面轉變。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229戶,共鄉村人口7375人,其中男性3628人,女性3747人。其中農業人口4330人,勞動力 442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10人,回族10人,其他民族11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252人,占人口總數的57.7%;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7375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31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建有公廁39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5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43戶, 占農戶總數的1.9%。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9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63.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 561.30萬元,有固定資產3,329.5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84.1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和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政務、黨務等。

基層組織

按照黨建工作發展需要,2011年,社區黨總支改設黨委,下設黨支部15個。共有黨員266人,其中男黨員204人、女黨員62人。該村黨支部2009年被評為麒麟區先進黨總支;2010年、2011年被評為麒麟區五好黨總支、文明城市創建先進單位和街道辦事處先進集體等。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2個,共有團員 155人。該村團總支2004年被評為麒麟五、四紅旗團支部,2005年被曲靖市團委評為五.四紅旗團支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