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在明末清初,文風鼎盛,民安物阜。當地老百姓又沿著傳統慣稱呼之為“東便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麻涌八景
- 地點: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
- 內容:東海漁歌,南坦禾雲等
- 興起時間:明末清初
簡介,麻涌八景,東海漁歌,南坦禾雲,西塘塔影,北丫蕉雨,魁樓晚望,花橋佛廟,白鶴榕蔭,歸義鐘聲,
簡介
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在明末清初,文風鼎盛,民安物阜。人們懂得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享受,紛紛有所追求。對地方慶會、景物欣賞,都非常講究。幾經騷人墨客、群情眾論,才確定地方之慶。例如農曆“三月三”為游神應會、農曆五月十六為龍舟景;又如把麻涌八大勝景都確定下來,美名曰:“東海漁歌”、“南坦禾雲”、“西塘塔影”、“北丫蕉雨”、“魁樓晚望”、“花橋佛廟”、“白鶴榕陰”、“歸義鐘聲”。自此遊人若過江之鯽,遐邇聞名。麻涌八景,說來是各具特色而又各有其一定淵源的。
麻涌八景
東海漁歌
當地老百姓又沿著傳統慣稱呼之為“東便海”。此海襟東江而帶獅子洋,魚產甚為豐富。因為而土地人得其地利,從業於捕魚者正多,漁舟密集,有如星羅棋布。每當夕陽西墜,漁舟三三五五,持續歸航,傳來隱隱約約的歌聲,由遠而近,由疏而密。霎時滿海歌聲,抒發其整日艱辛的倦意。有唱著信口兒歌的;有唱著風趣橫生的鹹水歌的;還有雙雙情侶在行歌相答,從而締成愛花情果的。時入傍晚,在海心漁火之上,唱者愈勁、聽者動容。
南坦禾雲
南坦,位於麻涌之南,原是一片基地所在。惟此地南連蛟塘,(原番禺)廣接萬頃沙。由這基地遠眺,一望無際的禾稻,真是田連阡陌、其面積之廣無可估計,總的是一片禾田。若當秋熱之際,舉目而望,只見那禾黃稻熟,一串串金光閃爍的穀粒與天上美麗的晚霞交相輝映,真是禾連雲、雲連禾,禾雲一色,交織其間,何等奇觀,若登高而望,那天上彩霞與田間金稻,使人無法辨認。令觀賞者心曠神怡,哪肯遽然離去?
西塘塔影
麻涌西寧坊(今麻一)前有“三眼塘”連線於此,中間那個名曰:“心塘”,其面積較大而又水清常滿,幻景之說,由是而生。傳說明末年間,曾有老百姓在中秋月夜,多次見塘中出現一幢巨塔之影,層次分明,說是隔海蓮花山上那座筆塔的影子映射過來的,其瀉影歷歷在目,一時傳為奇觀。故有些“西塘塔影”之傳。這一幻景只有出現數次而已。往後每年中秋月夜,都不復見。但說來也巧,後來另有人在塘的不遠處名叫“川刀”大塘,某年中秋月夜,亦曾見此塔影重現其間一如前狀,但亦只三次出現而又不復見了。論其景固變幻不常,然以之入勝,未免無因。
北丫蕉雨
北丫蕉雨,位居麻涌之北,此地得天獨厚,土壤肥沃,所產香蕉,是麻涌特產之英。這裡風景優美,更是獨出乎眾。人們但知芭蕉葉大,可以遮陽,而不知其在雨之中別饒風趣,韻味無窮。真的,不雨則已、一雨則萬葉隨風搖曳 ,迎著飄零的雨點淅瀝成聲,像一支巨型的交響樂曲樂隊,正在巧奪天工地奏著清脆悅耳的琴聲,真是高山流水,扣人心弦。然有時在風瀟雨晦下,又發出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動遊子之秋思,觸詩人之雅詠。此時此際,使人自然想到古詩名句有“芭蕉宜雨不宜晴”,廣東名曲有“雨打芭蕉”,面對美景,何等抒懷。然而一雨之後,整個蕉林又紛呈新態,那千株萬葉在空氣清新之下,象洗淨鉛華那樣翠綠可愛,帶著雨珠的紅蕾,含苞待放,象雨後春筍的嫩芽,勃然而興,分外嬌嬈。沒有雨,不能構成這幅天然美麗的圖景;沒有雨,不能讓它四季常青、飄香吐實而享有“嶺南佳果”的雅譽。一雨之來,真是風采煥然。
魁樓晚望
魁樓始建於明永曆八年(1654年)。蕭奕輔以文官掌武印,功在明室,晚年倦政歸居,建此樓以自娛。此樓原高四層,雖無魁星踢斗之設,而有開卷覽勝之幽,下設花園,襯以亭榭。主人常在此窮經引典,觀花賞魚,臨風遠眺,怡樂晚年,直至六十五歲而卒,後轉入明末之際,該樓列為麻涌八景之一。每當夕陽西墜,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無異古人登上岳陽樓那樣,頓覺心曠神怡、寵辱俱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拭目向東南一瞥,但見獅子洋上水連天、天連水,浩浩蕩蕩、茫無際涯,已感壯觀;暮雲深化隱約可現的蓮花山,泰岱傳神;那座像擎天一柱的蓮花塔,巍峨矗立,飄飄然大有“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勢;一隊隊的銀鶴自東而西,穿插於暮雲之中,也在倦飛知還了。綜此觀之,正是“暮雲與歸鶴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倘若,從近而望,左有南坦之禾雲、右有北丫之蕉雨,遙相輝映,更有賞心悅耳的東海漁歌,就近在目前,另有一翻韻味。
花橋佛廟
花橋佛廟,位於麻涌馬元市中心,在一株巨大的古榕遮蔭之下人來人往,香火甚盛。相傳明大中丞蕭奕輔在考中進士那年,亦曾到此進香禮佛,自從佛廟榕蔭,已成一景。後至明末,公元1646年在小佛廟前,加建一座大木橋,飛架於一河兩岸之上,藉以溝通小河東西兩坊,方便過客。此橋初建,原為木板。其板面廣闊,間有欖核形的粗線條。橋柱上端,亦雕有些花紋,故曰“花橋”,而又名“佛廟橋”。民國廿四年(1935年)此橋由木板橋改裝為鋼筋水坭橋。建成之日,由鄉紳蕭履始拖孫過橋,以作開導。今此橋仍舊保存,惟佛廟榕蔭,已在1943年馬元市第二次大火災付之一炬了。
白鶴榕蔭
白鶴榕蔭位於麻一之南,荒園之後。此地古樹參天,榕蔭密布,明清期間,有無數白鶴在此棲息。每當夕陽西墜,它們必成群結隊,鳴聲啾啾,自西而東,擦過獅子洋由蓮花山倦而還。榕蔭之下,置有涼亭,傳說這是童子詠歌之所,後生更夜之關。時入民國,鶴的蹤影已日漸稀疏了。今則鶴影全無,惟獨涼亭尚在,榕蔭猶存。
歸義鐘聲
庵名“歸義”,其來有因,明末大中丞蕭奕鋪,有一女,甚孝,但少而守孀。長居父家,願至老不嫁以事父母。一次,奕鋪由京乞假回家,其女跪而請曰:“兒願削髮為尼,求父在附近擇地建一庵堂,使兒居此皈依我佛,既可盡節,亦可常見親顏。”奕輔嘉其志,乃擇定鄰近荒園建此庵以成全之;並親筆命題為“歸義庵”。自此暮鼓晨鐘,發人深省。庵內佛像雄偉,香火頂盛。建國前還有數尼居於此,為人求卜解簽,追悼亡靈,做法事。土改後,尼姑均已還俗。該庵,文革時已拆毀,改建為麻四國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