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美國的中生代指揮家。麥可·提爾森·湯瑪斯之所以能挾古典音樂的力量風靡全美,自是有他獨特的魅力——俊美的外型、飄逸的棕發,使他在樣樣注重外表的美國占了絕大的優勢。然而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絕對不是一位只有外表的指揮,從他對於《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重新安排、詮釋,可以發現他對音樂敏銳的觀察和創意的觀點才是他致勝的要素。在中生代指揮家之中,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內外兼備”的指揮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可·提爾森·湯瑪斯
- 外文名:Michael Tilson Thomas
- 國籍:美國
- 職業:指揮家
- 代表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作品簡介,專輯介紹,
人物簡介
人稱「MTT」的“萬人迷”指揮家麥可·提爾森·湯瑪斯,是目前美國最具潛力的中生代指揮家。和大師伯恩斯坦一樣,提爾森湯瑪斯致力於音樂教育而且擁有龐大的民眾魅力,他重新安排普羅高菲夫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在樂界引起廣大的迴響,不但在美國名列暢銷排行,也為古典音樂帶來新生命和更多的可能性。
人物生平
夢想實踐家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的祖父母是俄羅斯移民,在美國百老匯剛興起之時是享有盛名的芭蕾舞者,祖父湯瑪斯·海夫斯基(BorisThomashefsky)是美國紐約Yiddish劇院的創始人;他父親泰德·湯瑪斯是美國資深的影視工作者,本身也是個“天才型”的鋼琴家,他自學的音樂成長經驗,對麥可有深厚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對於藝術自是耳濡目染,他自稱是生長在一個“愛作夢的家庭”;而他自己卻是個“夢想實踐家”。在洛杉磯長大的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從小就有很多機會接觸音樂,在他十一歲時首次看到史特拉汶斯基的指揮(當時史氏定居洛杉磯)。之後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在南加大習樂,再次有機會與大師相會,除了史氏之外,麥可·提爾森·湯瑪斯也曾師事布列茲、柯普蘭、史托克豪森等大師。在這段時間裡,麥可·提爾森·湯瑪斯接觸到不少當代音樂家,有機會和大提琴家皮亞第果斯基與海飛茲等多位大師合作,並且還擔任過拜魯特音樂節的助理指揮。一九六九年,麥可·提爾森·湯瑪斯獲得檀格塢「庫賽維斯基」指揮獎後,即受聘為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而他指揮生涯中真正的轉折點正是在這個時候。一次,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史坦伯格無法指揮,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臨時受命上陣,結果一鳴驚人。這次事件之後,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被任命為波士頓的“首席客座指揮”,接下來聘約不斷。七一年受聘為水牛市愛樂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八一年擔任洛杉磯愛樂的客席指揮;一九八六年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任職近十年期間,率團世界巡迴,並也擔任過歐洲各大樂團的客席指揮。等到九三年麥可回國接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時,麥可·提爾森·湯瑪斯早已是享譽國際的指揮大師了。
成就及榮譽
為音樂教育紮根和伯恩斯坦一樣,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致力音樂教育不遺餘力,他曾有許多機會和伯恩斯坦合作在電視上主持音樂教育節目,七一年到七七年間於卡內基音樂廳帶領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為青少年製作音樂廣播節目。一九八八年麥可·提爾森·湯瑪斯召集各大音樂學院菁英,創立“新世界”國家交響樂團(NewWorldSymphony)。任職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其間,提爾森·湯瑪斯也創辦了一大音樂節,專攻史蒂夫·萊希、蓋希文、布拉姆斯、武滿徹、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馬勒等人的音樂。知名的日本太平洋音樂節也是他和大師伯恩斯坦合力創辦的。九五年他與BMG唱片公司簽約後,錄下不少優秀的錄音。首張《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推出就大為轟動,在美國成為暢銷排行的古典唱片。接著他繼續與舊金山交響樂團錄下他的恩師柯普蘭的現代音樂作品,其中鋼琴協奏曲由歐爾森(GarrickOhlsson)擔任獨奏;而最新的馬勒《哀傷之歌》備受樂壇矚目。
作品簡介
中文名稱:貝多芬“合唱”交響曲
英文名稱:BeethovenChoralSymphony
貝多芬“合唱”交響曲
版本:ECO,CBS[Flac]
發行時間:1988年
專輯歌手:MichaelTilsonThomas
地區:德國
作曲:LudwigvanBeethoven
指揮:MichaelTilsonThomas
演奏:EnglishChamberOrchestra
演唱:SuzanneMurphy,GwynneHowell,CarolynWatkinson,DennisO'Neill
合唱團:TaillisChamberChoir(PhilipSimms,Director)
錄音:London,1983-84
CD編號:CBSMDK-44646
資源出處:Demon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