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學派發展
斯多阿學派邏輯思想 斯多阿學派的創立者基底恩的芝諾曾從麥加拉學派的第歐多魯、斯底爾波和斐洛學習邏輯。但芝諾和他的繼承者都不是有創造性的邏輯學家。只有這個學派的“第二創立者”克呂西波(約前280~前209)才使麥加拉學派的邏輯思想獲得發展和完善。
克呂西波的邏輯學說不同於亞里士多德的詞項邏輯(見形式邏輯),他把命題劃分為簡單的和非簡單的,簡單命題又分為肯定的和否定的。他主張必須把否定詞置於整個命題前面,以便把否定看作真值函項。他所謂的非簡單命題包括條件命題、合取命題和不相容析取命題,後來相容析取命題也被引進來。所有這些命題形式都被給予真值函項的定義。克呂西波指出了下列 5個論式是無需證明的基本論式:
① 如果第一,那么第二,第一;所以,第二。
② 如果第一,那么第二,非第二;所以,非第一。
③ 並非既第一又第二,第一;所以,非第二。
④ 第一或者第二,第一;所以,非第二。
⑤ 第一或者第二,非第二;所以,第一。
這 5個論式中的序數“第一”、“第二”等可用命題代入,其他許多論式都能夠由這些基本論式按照一定規則推演出來。其中有一條規則認為:“如果我們有導出結論的前提,那么我們的前提中間也潛在地有這個結論,即使結論並未明顯陳述出來”。這就是說,由前提所推出的結論,可以作為下一步推理的前提。克呂西波套用這個規則的論式有兩個被保存下來。其中一個是:“如果既第一又第二,那么第三;非第三;第一;所以,非第二”。這個論式可由基本論式②和③推演出來,即:由頭兩個前提按照②式得出“並非既第一又第二”,然後套用上述那條規則把這個結論加入前提中,由它同剩下的另一前提按照③式得出“非第二”的結論。
麥加拉-斯多阿學派在西方邏輯史上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建立了命題邏輯,對後來中世紀命題邏輯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