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心痛膏,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證見胸痹、胸痛、憋氣等。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麝香心痛膏
- 藥品類型:處方藥
麝香心痛膏,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證見胸痹、胸痛、憋氣等。
麝香心痛膏,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用於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證見胸痹、胸痛、憋氣等。成份麝香、白芷流浸膏、冰片、豬牙皂流浸膏、水楊酸甲酯、樟腦、鹽酸苯海拉明。性狀本品為淡棕色至灰黃色的片狀橡膠膏;氣芳香。功能主治芳香開竅...
再用黃香12兩,黃丹2斤(水飛澄,火焙7次)、阿魏1兩,沉香1兩,丁香1兩,麝香1兩,血竭1兩,乳香3兩,沒藥3兩,俱為細末。先將香油並藥入銅鍋內熬焦,將藥鍋取溫冷,用生絹過淨,將藥再熬;下黃丹,用槐、柳等枝不往手攪,此時用燒火宜慢,常滴藥在水中成珠不散,入黃香,將鍋取下冷片時,...
名稱:麝香湯 組成:麝香(別研,每湯成旋下)、木香1兩(銼),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35枚,吳茱萸(水浸1宿,炒乾)1兩,檳榔(煨)3枚。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五。主治:厥心痛。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半盞,加童子小便半盞,同煎至6分,去滓,入麝香末半錢匕,攪勻溫服,每日2次。製備方法...
川穹膏是出自《幼科類萃》中的方劑。藥物組成 川芎3錢,細辛3錢,藁本3錢,川白芷3錢,甘草(炙)3錢,杏仁(去皮尖)7個,龍腦半錢,麝香半錢。處方來源 《幼科類萃》卷二十六。方劑主治 小兒鼻塞。製備方法 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用量 用燈心煎湯,研化服。如體弱者,用新綿包1丸,...
麝香蘇合香丸是一劑藥方,主治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利,瘀血月閉,痃癖丁腫驚癇,鬼杵中人,小兒吐乳,大人狐狸等病。方名 麝香蘇合香丸 藥方 白朮2兩,青木香2兩,烏犀屑2兩,香附子(炒去毛)2兩,硃砂(研,水飛)2兩,訶黎勒(煨,去皮)2兩,白...
麝香蘇合丸是一種藥品,主治一切邪神及胸膈噎塞,腸中虛鳴,宿食不消,傳屍骨蒸,諸項勞瘵,卒暴心痛,鬼魅瘧疾,霍亂吐瀉、赤白下痢,小兒驚搐。出自《準繩·幼科》卷九。藥物組成 蘇合香油5錢(入安息香膏內),安息香1兩(另為末,用無灰酒半升熬膏),丁香1兩,青木香1兩,白檀香1兩,沉香1兩,...
2.千捶膏(《臨診一得錄》) 蓖麻肉、松香各60g,乳香、沒藥各9g,銀珠15g,輕粉12g,麝香O.3g,先將蓖麻肉、松香末入石臼內搗勻,加入後五味藥同搗千餘下。或將蓖麻油60ml加入松香,烊化後加入余藥,攪勻,浸入冷水中備用。用時捏成薄片,外蓋患處。功能清熱解毒活血。主治面部疔瘡。褥瘡 褥瘡膏(中西醫...
救心油 救心油,是一種用於治療心絞痛、痰厥昏迷、猝然心痛等症的藥物。【藥物說明】 蘇合香、冰片、樟腦、檀香、木香、沉香、乳香、薄荷腦、麝香、茶油、石蠟。【功能主治】 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用於心絞痛、痰厥昏迷、猝然心痛等症。【用法用量】 油膏劑:內服或外搽人中穴。【注意事項】 孕婦忌用。
黑寶救心丹是一種藥物,成 份是熊膽、蟾酥、冰片、人工麝香、人參、人工牛黃、珍珠、豬膽膏、水牛角濃縮粉。組方原理 黑寶藥業熊膽救心丹精選熊膽、人參、蟾酥、麝香、牛黃、水牛角等9味名貴中藥材,嚴格按照君、臣、佐、使配比研製而成,具有“消微栓、清血脂、雙護心”一藥三效的治療效果!黑寶藥業熊膽救心...
處方中藥。本品為黑色的包衣小丸,除去包衣後顯棕黃色;氣微香,味苦、涼,具持久性麻辣感。主治活血行氣,開痹定痛。用於胸痹心痛,心悸氣短。藥品介紹 藥物名 環心丹 拼音名 HuanxinDan 處方 人參、三七、琥珀、鹿角膠(蛤粉燙)、麝香、珍珠粉、牛黃、冰片、九節菖蒲、蘇合香、地錦草、蟾酥、淫羊藿、香附、丹參...
1.外敷--五癀解毒膏三至四次便可消散。 2.切大蔥頭約二寸,中心抽出,填以半夏,放熱灰燼中約十分鐘左右取出,令患者平臥以鼻嗅其味,每日三-五次每次約十分鐘,乳中硬塊便能自然消失於無形。 治盲腸炎古方 方用:韭菜子(微炒)三錢、豬腸(盲腸部份)一段共煮水,分次隨意飲服。又用胡核仁(去皮)二兩,每日分次...
用治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瘀痛等證,常與桃仁、當歸、川芎、赤芍、地黃同用,即桃紅四物湯;治療熱鬱血滯之斑疹,可與當歸、紫草、大青葉等配伍,如當歸紅花飲;治療胸痹心痛,可與丹參、川芎等同用;治療脫疽證屬氣滯血瘀者,常與桃仁、當歸、乳香、沒藥同用。用量;3-9克。使用...
⑦治厥心痛:麝香(別研,每湯成旋下),木香一兩(挫),桃仁(麩炒)三十五枚,吳茱萸(水浸一宿,炒乾)一兩,檳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搗篩,入桃仁,再同和研勻。每服三錢匕,水半盞,童子小便半盞,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未半錢匕,攪勻溫服,日二服。(《聖濟總錄》麝香湯)⑧治...
用於氣血痰濁痹阻心脈的胸{卑}心痛,胸悶,短氣,心悸,怔忡等。主要成份 麝香、牛黃、蟾酥、珍珠、三七、水牛角濃縮粉、豬膽膏、冰片、人參。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粒,一日2次。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禁忌 尚不明確。注意事項 孕婦、小兒忌服。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
《木部·安息香》是出自《本草綱目》的條目。作品原文 氣味 辛、苦、平、無毒。主治 突然心痛。或時發時止。有安息香研為末,開水送服半錢。小兒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仁、炙甘草各五錢,共研為末,以膏和煉蜜調各藥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
頭風膏 百草油 蒼夷滴鼻油 驅風保濟油(保濟油)羅浮山百草油 砂仁驅風油 薑桂清涼油 清風油 清涼油 疏痛安塗膜劑 瑞花油 瑞草油 蔓荊附子酒 薄荷清涼油 薄荷錠 二、心絞痛 心絞痛寧膏 心舒靜吸入劑 複方丹參氣霧劑 保心包 冠心膏 速效心痛氣霧劑 寬胸氣霧劑 通竅救心油 麝香心絞痛膏 三、腹部疾病疼痛 ...
用治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瘀痛等證,常與桃仁、當歸、川芎、赤芍、地黃同用,即桃紅四物湯;治療熱鬱血滯之斑疹,可與當歸、紫草、大青葉等配伍,如當歸紅花飲;治療胸痹心痛,可與丹參、川芎等同用;治療脫疽證屬氣滯血瘀者,常與桃仁、當歸、乳香、沒藥同用。用量;3-9克。使用...
勝金丹是一位中藥,主治治閉合性骨折。《辨證錄》卷十三:勝金丹 處方 麝香9克 血竭90克 古石灰60克 海螵蛸30克 自然銅末(醋浸,燒七次)3克 乳香30克 沒藥30克 花蕊石9克 冰片3克 樟腦30克 土狗子10個 地虱(乾者)3克 土鱉(乾者)3克 人參30克 象皮9克 琥珀3克 兒茶30克 紫石英60克 三七根...
丹參提取物、羚羊角粉、人參、三七、當歸、蟾酥、豬膽膏、冰片、麝香。主要功效 益氣活血,芳香開竅,化瘀止痛。適用病症 用於氣血瘀滯,心竅閉阻之胸中憋悶、心悸、心痛、抽畜、驚厥等症。常見規格 0.16g。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一粒,一日2次。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禁忌 尚不明確。注意事項 尚不...
屬性:(急服硫麝散)硫黃(一錢)麝香(一分)二味共研為末,使患人每服一分。服藥後臥於被上,用四人牽被,將患人滾右滾左,不得安歇,定然吐出惡物,然後再服虻蟲散,而百傷可解矣。總論 灸法 屬性:(治小便不通者)麝香一錢一分置於內,又將飛鹽蓋於上,如銅錢樣濃,鹽上將艾灸三次或三炷香...
《石部·雌黃》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作品原文 氣味 辛、平、有毒。主治 心痛吐水,不下飲食。用雌黃二兩、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乾蒸餅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薑湯送下。癲 抽筋。用雌黃、炒鉛丹各一兩,共研為末,加麝香少許,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細搗勻,做成...
⑴突然心痛。或時發時止。有安息香研為末,開水送服半錢。⑵小兒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仁、炙甘草各五錢,共研為末,以膏和煉蜜調各藥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蘇湯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⑶關節風痛。用精豬肉四兩,切片,裹...
【用法】上藥為末,用釅醋200毫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5~7丸。【功用】破血逐瘀。【主治】產後胞衣不下,血上衝心,心痛胸悶,喘促頭汗;或胎死腹中 太平局方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組成】吳茱萸(去枝、梗)620克 澤瀉(去毛、土)60克 【用法】將吳茱萸分為四份,用醋、酒、...
熊膽救心丹丸用於心氣不足所致的胸痹心痛,胸悶氣短和心悸等症。簡介 熊膽救心丹丸,由熊膽、蟾酥、冰片、麝香、人參等成分製成。強心益氣,芳香開竅。藥物介紹 【藥物名稱】熊膽救心丹(丸)拼音名:Xiongdan jiuxin Dan 書頁號:Z7-201 標準編號:WS3-B-1461-93 【處方】熊膽2g、蟾酥16.7g、冰片20g、...
如中醫學認為缺血性心血管病是心脈不通而產生“胸痹心痛”,長期以來,研究者用犬做急性心肌缺血實驗,這忽略了缺血性心血管病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慢性過程,而最終表現為急性的冠脈綜合徵。因此,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才更符合臨床疾病的發病特點,也可滿足中醫強調的胸痹心痛的發病要求。發展史 麻黃 中藥藥理學的...
①《證類本草》引《簡要濟眾方》:九種心痛及腹脅積聚滯氣。②《濟陽綱目》:婦人瘀血作痛。附方 名稱:乾漆丸 組成:乾漆、川烏頭、莞花、雄黃、鱉甲、木香、硼砂、麝香 用法:上為細末,入研了藥令勻,以醋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主治:伏梁氣,橫在心下,堅勞不散,胸中...
4.4.1 龜鹿二仙膏(《醫便》)[34](證據分級:Ⅱ;推薦級別:C)4.4.2 瓊玉膏(《仁齋直指》)(證據分級:Ⅲ;推薦級別:D)4.5 其他療法 4.5.1 灸法 4.5.2 體針 4.5.3 穴位貼敷 4.6 預防與調護 4.6.1 積極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 4.6.2 體力鍛鍊 4.6.3 飲食調養 4.6.4 ...
救急五香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一引《延年秘錄》。主治諸毒疰氣,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組成 牛黃(研)、犀角屑各三分,升麻、沉香、熏陸香、當歸、桂心、青木香、麝香(研)、雄黃(研如粉)、鬼箭羽、巴豆(去心皮,熬)、訶梨勒皮、硃砂(研)、檳榔仁、乾薑、吳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