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箐(麗江靈源寺)

靈源箐

麗江靈源寺一般指本詞條

靈源箐,又名觀音箐,位於永勝縣城三公里處,是滇西名勝古蹟之一。人們從東城外穿過郊區村舍,就可以進入靈源寺區,迎面是慈雲坊,如飛凰展翼。坊下便是寺區通途。寺區上下,濃蔭掩映,古木參天。現存寺觀亭閣,有下殿觀音閣,正殿東面大門人天閣,殿右真武閣。正殿上面環山腰有摩雲亭、修真亭、棲霞閣。上述亭閣,或隱或現,或明或暗,隱現於古木花草之間。自古以來,遊人絡繹不絕,刻石留念者,刊刻匾者,抒發感情,各表其志,至今尚有不少遺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源箐
  • 別名:觀音箐
  • 地址:永勝縣城三公里處
  • 特點:滇西名勝古蹟之一
正殿觀音像,描述,歷史,藝術價值,周邊景點,

正殿觀音像

描述

正殿觀音閣,始建於北宋大理國時期,歷代都有修葺,現存建築是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在舊址上重修的。上傍危崖峭壁,下臨靈源河水。觀音閣內殿是用精緻的木雕作屏壁,殿外欄桿走廊,是用大理石鑲制,精雕細刻,富麗堂皇。最珍貴者是殿中刻在石壁上的觀音像,此象高l 78厘米,寬75厘米,像旁註有“唐吳道子筆”字樣,造型美觀,鐫刻細緻,立體感強,栩栩如生。據《新纂雲南通志·金石考》編者、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飛麗江方國瑜說;“永勝靈源箐石刻觀音像,為滇中畫之較古者”, “昆明圓通山有碑刻觀音像即仿此翻刻。此非偶然也。”

歷史

宋代時,大理國地方政權歸段氏執掌,而高氏又是大理國的世襲宰相。在宋朝年間,高升泰曾奪了段氏大理國王位。以後名雖還位,實權仍操縱在高氏手中,“號令皆出其門”當時,大理國與中原內地往來頻繁,高氏又稱佛門世家,累次派遣使臣進中原內地求取佛經典籍,吳道子觀音畫像的原本,即在這個時候傳來。世襲北勝土知州高氏,其祖先高泰惠便是高升泰子孫,是從大理國王朝分封到此的善巨郡守。明朝《景泰雲南圖經志》北勝州條都稱石刻觀音像是“古蹟”,可見觀音箐石刻觀音像,系宋代珍品。
清以來,遠近遊客,本地居民,常來拓募石刻觀音像。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浙江會稽人許炎因看到原像較高,募像只能張貼在大廈大堂間,斗室小舍不便容納,於是石刻小像一塊,放置原像之傍,給募拓人以方便。為了顯示靈源觀音像的募拓真跡,又蓋上“滇滄陽世守高氏之章”以為明證。此章現藏永勝縣文化館。

藝術價值

永勝石刻觀音像,不僅在繪畫、鐫刻:工藝方面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性和創造性,而且在永勝地區的地質地震方面,也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北勝州發生八級地震,北勝州古城陷塌,石門關紅石崖崩裂,而相距地震中心僅二三公里的壺山石壁以及石刻觀像卻完好無損,形成明顯的界線。由於石刻的存在,可以提供永勝縣城和郊區近千年的地震動向和地質構造的佐證資料,以資科學研究。

周邊景點

寺箐東部,人天閣前的山麓,有一石碑,大書“靈源”二字,字徑70多厘米,其旁註有小字99個,字徑12厘米,直書13行,行書。原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西武寧人,永北直隸廳同知王子音托請雲南巡撫譚尚忠題寫的。筆跡猷勁,氣勢逼人,筆墨功夫達到了很高境界,遊人觀之無不嘆其佳絕。
觀音閣的左后角,有一幅高180厘米,寬150厘米的摩崖古碑,醒目楷書“洪濟”二字,每字直徑40厘米,錄有李正吾先生題的《漕溪》五言古詩一首,共二十句,是明朝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本州人劉嘉麟書寫,馬如麟鐫刻的。書法工整,詩意豪放,寄語含蓄。傍觀音閣東南部的石壁間,有不少的石刻詩文,如清末皇族永北厘舍總辦、書法家覺羅明圖,姚州舉人趙鶴清;在永北府門任職和旅遊的名士貴州李大勛、楚兆李仁華、京兆高權中、蒼洱王綱以及民國滇軍軍長張汝驥等均有遺墨留世。
靈源箐寺區上下,建有石拱橋兩座,上橋名碧溪,下橋名觀瀾。現存碧溪橋是1941年在舊址上重修的。現存觀瀾橋始建於明代,重建於嘉慶十一年(1806年),高約10米,上有石檔可憑眺望。靈源河納上游溪水,流入橋下,奔向烏龍池。烏龍池又名黑龍潭,春冬之際,水淺流綬,其聲涓涓;夏季泛漲,形如匹練瀑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