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納西傳統木構架建築營造》是201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和積智、吳宇晨、賈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麗江納西傳統木構架建築營造
- 作者:和積智、吳宇晨、賈東
-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1日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2240944
《麗江納西傳統木構架建築營造》是201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和積智、吳宇晨、賈東。
《麗江納西傳統木構架建築營造》是201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和積智、吳宇晨、賈東。內容簡介本書以麗江古城及周邊村鎮的納西傳統木構架建築作為研究對象,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對納西建築的院落空間、木構架、屋頂、...
建築結構 天井 納西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在結構上,一般正房一坊較高,方向朝南,面對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東西廂略低,由下輩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
麗江古城的民居建築是納西族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的集中體現。它在納西族原始的井幹式本楞房形式基礎上吸收、融匯了漢、白、藏等民族建築的一些優點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築藝術等方面部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布局與特色 麗江納西民居建築一般是高約7.5米的兩層木結構樓房,也有少數三層樓房,為穿斗式構架、...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中國傳統建築是以木結構框架為主的建築體系,以土、木、磚、瓦、石為主要建築材料。營造的專業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磚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畫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為諸“作”之首,在營造中占主導地位。中國工匠師在幾千年的營造...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制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手段的建築營造技術體系。營造技藝以師徒之間言傳身教的方式世代相傳。這種營造技藝體系延承了7000多年,遍及中國全境,並傳播到日本、韓國等東亞各國,是東方古代建築技術的代表。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是2021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澤華。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一書中通過對木營造中的“榫卯”木構件、木結構建築流派、木結構建築風格、木結構建築的習俗等多方面,向孩子展示與我國人民息息相關的木之淵源。這些木結構現在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蘊含...
《窯洞地坑院營造技藝》《清代官式建築營造技藝》《婺州民居傳統營造技藝》《蒙古包營造技藝》《苗族吊腳樓傳統營造技藝》《閩浙地區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3. “中國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叢書選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最具價值、最能展現中國建築文化的10個傳統營造技藝項目。2009年,“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
仙遊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是中國傳統古建營造技藝的一種,其善於柱槽斗拱與榫卯結構,能在木作中融合雕刻與繪畫藝術,營造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古代宮殿式寺廟、府第等建築;其梁架支柱、榫卯結構、槽拱駝峰等技術,更是在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營造技藝中獨具特色。仙遊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特點是以柱槽斗拱為基礎,以榫卯結構...
在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無疑將促進中國民眾對營造技藝遺產及與之相關文化習俗的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
在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無疑將促進中國民眾對營造技藝遺產及與之相關文化習俗的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