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辛、甘,性平。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安神,健脾,接骨。
主治
神經衰弱,食欲不振,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切段,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全株具乳汁,除花冠和合蕊柱外,全株均被小茸毛,老莖被毛漸脫落。葉紙質,卵圓形,長1.3-3厘米,寬0.9-2.5厘米,基部心形,葉面被短柔毛,葉背被淡黃色的微茸毛,老漸脫落;側脈每邊約4條,在葉背凸起;葉柄長0.5-2.5厘米,頂端具3-4個叢生小腺體。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長達5厘米,著花達15朵;花萼裂片卵圓形,花萼內面基部具5個小腺體;花冠白色,輻狀,裂片卵圓形,長5毫米,寬3.5毫米,頂端鈍而微凹,具脈紋,邊緣被緣毛;副花冠裂片肉質,背面圓球狀凸起,頂端內角延伸成尖角,與花葯頂端的膜片近等高;花粉塊長圓狀,直立;子房被疏柔毛,花柱短圓柱狀,柱頭圓錐狀,基部五角形,頂端短2裂。蓇葖披針形,長3.5-5厘米,直徑5-7毫米,外果皮被微毛,老漸脫落,平滑無皺褶;種子卵圓形,長7毫米,寬4毫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厘米。花期4-8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分布於甘肅、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澀,性平。有祛風除濕、消食止痛的功能。用於風濕疼痛,小兒腹脹痛,胃痛和外傷腫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