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台村

麓台村

麓台村地處山東省濰坊市望留鎮政府駐地西2公里處。全村有耕地70公頃,240戶,人口890人。麓台村西依浮煙山,中國風箏放飛基地(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場)就建在浮煙山南麓,麓台村西南處。唐代形成此村落,因該村位處漢公孫弘墓—麓台西側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麓台村
  • 外文名稱:Foot of the village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濰坊市望留鎮政府駐地西2公里處
  • 占地面積:70公頃
總述,歷史來源,地圖信息,

總述

麓台村地處山東省濰坊市望留鎮政府駐地西2公里處。全村有耕地70公頃,240戶,人口890人。

歷史來源

漢公孫弘墓即麓台,在浮煙山東麓,麓台村東側。當年麓台高約7米,占地約400平方米。據昌樂縣朱劉店所存唐武后時《王義和造橋記》記載,漢公孫弘墓就是麓台。《濰縣誌稿·古冢》載:“漢公孫弘墓,即今第二區麓台”。從今台的土質分析,台非原始土阜,土層中雜有戰國和漢代陶片。
公孫弘(前200~前121),漢武帝時丞相,封平津侯。關於公孫弘墓,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漢朝有個叫公孫弘的窮孩子,長大後當了一名獄吏,由於不識字出了差錯而被免職。從此他下定決心學習,於是來到浮煙山讀書。漢武帝時,公孫弘被選為博士,後官至丞相。他去世後葬於浮煙山麓,其墓歷經千百年而演變成一個寬闊平台,後人叫它麓台。台周植松柏17株,枝幹扭曲虬蟠,蒼勁挺立,龍鐘多姿。
古時麓台地處交通要津,歷來是北海名士修身養性、讀書論經的地方。早在十六國時期,南燕末代帝王慕容超曾在麓台讀書,清代濰縣人郭子嘉有詩云:“軼事為傳麓台月,當年曾照慕容超。”台南矗立元代石碑一座,上刻元代狀元張起岩《麓台秋月》詩,詩云:“銀河漾漾淨天街,碧月輝輝照麓台。台上讀書燕太子,清光依舊向人來。”“麓台秋月”成為濰州八景之一。
麓台書院,為明代劉應節所建。劉應節(1517~1591),明代濰縣(今濰城區)劉家莊子人,居浮煙山南麓。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累官至兵部、刑部尚書,萬曆四年(1576年)還歸故里,為謀濰邑文化發展,出資在浮煙山修建麓台書院,並親自講學十多年。後這所著名書院,培養了無數的儒林名士。
此後的近200年間,麓台書院曾多次維修。因來此讀書的越來越多,原有的院舍已容納不了慕名而來的求學者,清乾隆年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擴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完工,新建成南屋10間,東屋3間,西屋(茅廁)2間。另有修貞觀講經堂5間和洪福佛寺道房,總計可容百餘人。置學田數十畝,供貧窮學子之需。歉收之年,師生以學田收穫的黃豆、地瓜和蔓葉餬口。
清乾隆年間,閻循觀、閻循中、劉以貴、閻學尹、韓夢周等諸學者都曾講學於麓台書院,濰縣形成文化昌盛的局面,從而成為山左文化中心,名揚海內。有從學者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的。由於麓台書院教風、學風均佳,科考業績突出,時朝廷與山東省的學政官員,經常到麓台書院選賢。在麓台書院讀書而一舉成名的人才很多,如郭守訓、劉鴻翱、陳官俊等。時為麓台書院做出巨大貢獻的教育家閻循觀、韓夢周,被尊為“山左二巨儒”。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後廢科舉,麓台書院改設為學堂,民國時期書院房舍全部拆除,今僅遺址可辨。

地圖信息

地址:濰坊市濰城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