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麒瞵花(Euphorbia milii Ch. des Moulins),又名虎刺梅、鐵海棠 、霸工鞭 、金剛纂等 ,聚傘花序 ,花小黃綠色總苞星鮮紅或桶紅色 , 且長期不落;莖 、葉富占乳汁 ,葉著生於嫩枝上 ,先端渾圓且有小突起、基部狹 楔 型 ;莖有棱溝線,上密生深 褐色硬刺,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島 , 性喜溫暖濕潤 、陽光充足環境 ,不耐陰,否則枝葉生 長 過旺而導致不開花 或少開花 ;耐高溫 ,但不耐寒氣溫;在疏鬆 、排水良好的腐葉上生長極佳 。 其花美色艷,花 期長 ,花期從3月開到12月 ,但春季開花最多 ,足一種栽培容易、觀花期長、病蟲害少 、觀賞價值高的多漿植物。
形態特徵
蔓生灌木。莖多分枝,長60-100厘米,直徑5-10毫米,具縱棱,密生硬而尖的錐狀刺,刺長1-1.5 (2.0)厘米,直徑0.5-1.0 毫米,常呈3-5列排列於棱脊上,呈旋轉。葉互生,通常集中於嫩枝上,倒卵形或長圓狀匙形,長1.5-5.0 厘米,寬0.8-1.8厘米,先端圓,具小尖頭,基部漸狹,全緣;無柄或近無柄;托葉鑽形,長3-4毫米,極細,早落。花序2. 4或8個組成二歧狀復花序,生於枝上部葉腋;復序具柄,長4-7厘米;每個花序基部具6-10毫米長的柄,柄基部具1枚膜質苞片,長1-3毫米,寬1-2毫米,上部近平截,邊緣具微小的紅色尖頭;苞葉2枚,腎圓形,長8-10毫米,寬12-14毫米,先端圓且具小尖頭,其部漸狹,無柄,上面鮮紅色,下面淡紅色,緊貼花序;總苞鐘狀,高3-4毫米,直徑3.5-4.0 毫米,邊緣5裂,裂片琴形,上部具流蘇狀長毛,且內彎;腺體5枚,腎圓形,長約1毫米,寬約2毫米,黃紅色。雄花數枚;苞片絲狀,先端具柔毛;雌花1枚,常不伸出總苞外;子房光滑無毛,常包於總苞內;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頭2裂。蒴果三棱狀卵形,長約3. 5毫米,直徑約4毫米,平滑無毛,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種子卵柱狀,長約2.5毫米,直徑約2毫米,灰褐色,具微小的疣點;無種阜。花果期全年。
基本性質
分布範圍: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廣泛栽培於舊大陸熱帶和溫帶;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常見於公園、植物園和庭院中。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陰,但怕高溫,較耐旱,不耐寒。以疏鬆、排水良好的
腐葉土為最好。若冬季溫度較低時,有短期休眠現象。廣泛栽培於舊大陸熱帶和溫帶;中國南北方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全株入藥,外敷可治瘀痛、骨折及惡瘡等。主供庭植及盆栽種植。本種具有諸多園藝栽培類型,其中以苞葉黃白色的較為特殊(E. milii var. tananarivae Leandri),在我國極個別地方有栽培。
繁殖方式
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
營養土或
河砂、
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
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
海砂及
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虎刺梅主要用扦插繁殖。整個生長期都能扦插,但以5-6月進行最好,成活率高,扦插虎刺梅最易成活。選粗壯枝條,長約10厘米至15厘米左右(要帶3-4個葉節),擦乾切口處流出的白漿,塗以草木灰,在陰涼處晾乾2日至3日,使傷口處乾燥後再插入素沙之中,澆透水,以後少澆,待盆土稍乾時再澆,約經過50天至60天即能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