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三角麒麟舞),流行於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及周邊區域的傳統舞蹈,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角麒麟舞是在三角鎮的生活習俗和圖騰崇拜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舞蹈,是當地民眾正月里的重要活動之一,誕生於清代末年,以中國傳統武術中洪家拳和莫家腿為主要動作的動物舞蹈。
2008年11月21日,三角麒麟舞入選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編號Ⅵ-5。2009年10月16日,麒麟舞(三角麒麟舞)入選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Ⅲ-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麒麟舞(三角麒麟舞)
- 批准時間:2009年10月16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
- 非遺編號:Ⅲ-3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主要流程,舞蹈動作,道具器具,音樂道具,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譜系,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活動,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根據《詞淵》所述,麒麟形如鹿、獨角、牛尾,雄的叫麒,雌的叫麟,民間認為是一種吉祥物。由於三角鎮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鄉地帶,當地人以種養農作物與打漁為生,人們祈求日子過得風調雨順,出海打漁平安,種養有好收成,因此,三角鎮村民將麒麟作為拜祭的對象,信奉它能驅邪和保佑平安,並根據麒麟的形狀和神態創作了獨具本土特色的麒麟舞,在歲時節令進行舞麒麟,自清末誕生。
三角麒麟舞從清末誕生起到20世紀50年代,在當地一直都很興盛,其中,平安、居安、東會三支隊伍更是十分活躍。
“文革”期間,三角麒麟舞被迫停頓。
2003年,三角鎮成立了麒麟武術協會。同年,在三角鎮曾經舉行過一次大型的麒麟舞表演,引來了數萬多名觀眾前來觀看。
2007年,三角鎮成立文聯,將三角麒麟武術隊正式納入下屬分會,三角麒麟舞得以傳承。
舞蹈特色
主要流程
每逢農曆春節過後的正月里,三角村民都有舞麒麟拜年的習俗。
舞麒麟,首先是要扎作麒麟。每年農曆年底前,村中的扎作藝人提前幾天將質地柔韌的竹子放在河中浸泡,之後是要開篾,開始扎作時,首先要扎作麒麟頭:紮成內籠直徑43厘米、高50厘米的麒麟頭形狀竹架,然後,在麒麟頭的扎作竹架上糊上兩層玉扣紙和兩層紗紙,描上淡黃的底色,再畫上麒麟面部圖案。用水松木做眼睛,並用兔絲毛裝飾頭部,使麒麟頭更加活靈活現。麒麟頭做好之後,開始做麒麟身,麒麟身一般是有4米長、內籠直徑50厘米,用竹篾扎作而成,外糊紗紙,再披麒麟被。麒騰被:以白底紅面的布為被,以五色線繡上麒麟和紅藍綠白等顏色,整張麒麟被長約4米,寬1.6米。接著是做麒麟尾:用藤條扎作,連線在麒麟骨架上,長約70厘米。
麒麟扎作好之後,就會選擇吉日進行點睛。一般會在農曆十二月的廿六、廿七、廿八進行點睛,並為麒麟進行開口儀式。點睛在武館內進行。武館內,供有麒麟祖師的牌位—“風火院”,舞麒麟者殺一隻生雞和香燭衣紙作為祭祀用品,並備硃砂、毛筆作點睛材料。一般由一個8—10歲的男童進行點睛,取其生生猛猛的意思。麒鱗點睛之後,還要有一個采青儀式在點睛的當晚進行。到了晚上九點左右,舞麒麟者在沒有光線的地方,選擇一棵大樹進行采青,采青時,首先要燒起爆竹,然後,麒麟撲上樹上,在黑暗中摘下一片樹葉,表示開口采青。然後,麒麟將樹葉銜著回到“風火院”,將“青”奉給祖師。到了年三十,還會去村中的土地公“拜土地”。
到正月初一到十五連續15天,麒麟隊會到村中祠堂以及村中家家戶戶拜年麒麟所到之處,每戶人家都會燒爆竹迎接,有的人家還會安排麒麟采青。
除了農曆春節外,三角村在祝壽、開市、入伙、新船下水等重要節慶儀式上,都會請來舞麒麟慶賀。當舞麒麟者將麒麟舞到主人家門口,在主家的炮竹燃放過後,舞麒麟者就開始一系列舞蹈動作,最後進行采青,麒麟騰空將主人家吊在高處的“生菜”採下銜在口中,然後,主人家會遞上一封“利是”作為答謝。
舞蹈動作
舞蹈內容包括:出場——見面禮、采青、左顧右盼、上前撲擒、撲前撲後、麒麟騰躍、吞青、吐青等。
采青的形式有:棟頭青、井頭青(盆青)、蟹青、蜈蚣青。
舞步包括有:虛步、鶴立步、丁字步、弓步、麒麟步、托舉等以表現麒鄜麟神獸的形態向人們呈現麒麟神態動感,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追求創新。
麒麟舞蹈時,有鑼、鼓、鈸、笛子等奏響節奏明快的廣東音樂作為伴奏。
道具器具
扎作“麟”若干只,每隻重3—4斤。
1.麒滕頭∶竹篾扎作,內籠直徑43厘米,高50厘米,粘上兩層玉扣紙、兩層紗紙,油上淡黃底色,再畫上麒麟面部圖案。
2.麒麟身:一般是有4米長、內籠直徑50厘米,用竹篾扎作而成,外糊紗紙,再披麒麟被。
3.麒麟尾:要以38厘米的藤條製作而成。
4.麒麟被:以白底紅面的布為被,以五色線繡上麒麟鱗,長約4米,寬1.6米。
5.舞麒麟服飾:舞者一般以白色文化衫為上衣,紅色或黃色運動褲,腳穿運動鞋。
音樂道具
1.鼓:直徑30厘米,高26厘米。用牛皮作鼓面。
2.鑼:直徑50厘米,用黃銅做成,重約15斤。
3.鈸:大鈸:直徑60厘米;中鈸:直徑:53厘米;小鈸:直徑43厘米。
4.大笛:由酸枝、黃銅等材料做成,笛嘴直徑2厘米,笛長45厘米。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三角麒麟舞寄託了三角鎮民眾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和諧生的訴求,同時將中國傳統武術與民間舞蹈結合起來,因而具有較為寶貴的精神、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三角麒麟舞一直靠當地民間藝人代代相傳,至今仍有一批老藝人積極進行傳授,但年事日高;年輕一代對扎作技藝和傳統的舞蹈形式缺乏學習的熱情,後繼乏人。如不採取有效措施,三角麒麟舞的一些獨特表現形式和技巧將有失傳的危險。
傳承譜系
傳承人
吳義芳,男,漢族,1949年2月出生。中山市三角鎮人。2011年1月被確定為省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賴就芳,男,漢族,1952年2月出生,三角鎮東會村人。2017年8月被公布為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參考資料:
保護措施
2009年,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選址三角鎮三角國小作為麒麟舞傳承基地。
2010年6月,三角國小申報為三角麒麟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該基地擁有室內及室外訓練場地,設有麒麟舞陳列館、道具室等功能場室,主要承擔三角麒麟舞技藝傳承、人才培養、活動開展、創新編排、結合校園特色教育培養青少年接班人、陳列展示等任務。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7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在中山市第20屆慈善萬人行的大型綜藝表演《博愛頌》節目中有三角麒麟舞表演。
2007年6月份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三角麒麟舞應邀參加大型的廣場表演。
2022年8月20日晚,由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中山市文化館、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美麗中山”文旅競芬芳·非遺之韻——“紀念香山建縣870周年”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活動在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展演三角麒麟舞。
榮譽表彰
2016年6月,參加廣東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麒麟舞大賽獲銀獎。
2016年11月,參加廣東省麒麟舞(黃閣)邀請大賽獲銀獎。
2018年5月,參加“廣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生繽紛社團風采大賽”獲一等獎,被授予“十佳精品社團”稱號。
2018年8月28日,三角麒麟舞參加廣東省“多彩非遺美好生活”青少年邀請賽獲金獎。
2022年3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2021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優秀案例徵集活動獲獎結果,中山市三角鎮的“《賡續文化傳承,麒麟騰威美名揚》進校園實踐案例”入選優秀案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