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引鳳

麒麟引鳳

麒麟引鳳是模仿麒麟和鳳進行舞蹈的民間藝術,主要流傳於水鄉地區。據《東莞縣誌》卷九中第268頁中記載:其習彈唱者,以紙糊鳳皇,兩小童戴之對舞,舞畢唱班本歌曲,曰舞鳳。麒麟引鳳分為文場及武場兩大類。文場者,麒麟先舞,然後鳳凰出,麒麟與鳳對舞。舞完後,由粵劇曲藝演員演唱一些粵劇中流行的小曲。武場者,麒麟先舞,然後鳳出,與麒麟對舞,表演完後由武術隊員表演武術。鳳舞多為粵劇中的排場戲,鳳代表女性,麒麟為男,有男有女才是好意頭,經過世代藝人的不斷加工發展,運用粵劇中的鑼鼓,音樂和一些排場戲,逐步成為一個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節目,流傳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麒麟引鳳
  • 興起時間:清朝
  • 興起地區:東莞市,道滘鎮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東莞市,道滘鎮
  • 代表性傳承人:劉東良
歷史起源,發展歷程,傳承現狀,

歷史起源

據民國版宣統辛亥年陳伯陶重修的《東莞縣誌》卷九中第268頁中記載:“邑尚技擊,秋冬閒,延師教習。元旦至晦,結隊鳴征鼓,以紙糊麒麟頭,畫五采。縫綿被為麟身,兩人舞之,舞罷,各演拳棒,曰舞麒麟,(客人則舞貔貅或獅其演拳棒同)其習彈唱者以紙糊鳳皇兩小童戴之對舞舞畢唱班本歌曲曰舞鳳(採訪冊)二月社日集同里者祀土神以祈豐年命師巫鳴鉦鼓各入家禳祀”。這是東莞舞麒麟和唱鳳最早的記載。

發展歷程

道滘因為河涌眾多,每條河都有自己的河神(龍)。所以道滘人敬龍、畏龍,就不敢舞龍,而麒麟是僅次於龍的神獸,他勇敢、剛毅、正直、壓邪、屬火。為了使眾多的龍能相安而居,以保地方太平,所以只舞麒麟不舞龍。並且傳說中麒麟能送子及吐玉書。所以,通過舞麒麟來表達人們盼望人丁興旺,帶來文化,提高素養的良好願望。鳳舞多為粵劇中的排場戲結合在舞台上演出,因此,有人稱之為“唱鳳”。鳳代表女性,麒麟為男,有男有女才是好意頭,一個麒麟與一隻鳳出場演出的 “麒麟引鳳”,為民眾所接受,經過世代藝人的不斷加工發展,運用粵劇中的鑼鼓,音樂和一些排場戲,逐步成為一個富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的、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節目,並一直流傳到今天。

傳承現狀

“麒麟引鳳”是南粵大地上最有特色的一種民間娛樂活動,道滘特有的這種民間娛樂舞蹈,已經有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道滘“麒麟引鳳”娛樂舞蹈則是把麒麟舞與鳳舞優美結合起來,並加以改進,使之得以更完美表現。
但這項歷史悠久,表現形式獨特的民俗活動受到各類興盛流行文化的衝擊,麒麟引鳳舞蹈有遂步走向式微的趨勢。現在只有在春節期間,由一小部分年歲較高的愛好者在當地進行一到兩次的表演展示,觀看的民眾以老年人為主。主要原因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發生了興趣轉移,新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新一代的年輕人接收的是現代化電子娛樂節目,對傳統文化活動認識夠少,不以為然,以及意識的限制,麒麟引鳳舞蹈的傳承受到一定的限制,較難普及,隨著民間老藝人的離世而面臨失傳,所以建立傳承基地對於搶救、保護、發揚麒麟引鳳文化尤為重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