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北魏獻文帝崇尚佛學,正值壯年,退位給自己的兒子孝文帝。自己遷到北苑的崇光宮居住,又在苑中西山興建佛教寺廟,名叫鹿野浮圖,讓和尚僧侶居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野浮圖
- 所處時代: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北魏獻文帝崇尚佛學,正值壯年,退位給自己的兒子孝文帝。自己遷到北苑的崇光宮居住,又在苑中西山興建佛教寺廟,名叫鹿野浮圖,讓和尚僧侶居住。
南北朝時期北魏獻文帝崇尚佛學,正值壯年,退位給自己的兒子孝文帝。自己遷到北苑的崇光宮居住,又在苑中西山興建佛教寺廟,名叫鹿野浮圖,讓和尚僧侶居住。...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是唐代文學家王勃創作的名篇。內容簡介 若夫仙樓白玉,窈冥昆閬之墟;神闕黃金,寂寞蓬瀛之浦。斯則岡巒仿佛,稽鳳冊而空存;島嶼憑陵,艤龍舟而罕迨。至若按皇軒於夏,考構於殷圖,周王北洛之宮,秦帝南山之閣。西京故事,下聽雷霆;東國餘基,亻免臨風雨。莫不陵遷谷變,共...
己酉,上皇徙居崇光宮,采椽不斫,土階而已;國之大事鹹以聞。崇光宮在北苑中,又建鹿野浮圖於苑中之西山,與禪僧居之。己酉(二十三日),太上皇帝遷到崇光宮居住,用剛剛采來未經砍伐的木材為房椽,台階仍為土質,朝廷大事,仍向他請示。崇光宮在北苑中,又在苑中西山興建佛教寺廟,名叫鹿野浮圖,讓和尚...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獻文帝對佛教“敦信尤深,覽諸經論,好《老莊》。”於平城起永寧寺,構七級浮圖,高三百尺,基架寬敞,為天下第一;於天宮寺造釋迦;構三級石浮圖,為京華壯觀;又建鹿野苑石窟於苑中之西山。這在北魏平城佛教建築及佛教史上又是燦爛的一頁。獻文帝是第一位視察石窟營造工程的皇帝。文成帝是雲岡石窟的始創者...
現知最早的為《金石錄》記載的前趙光初五年(322年)浮圖澄造釋迦像碑。現存實物以北魏的最早,而以東魏和北齊之際與西魏和北周之際的數量最多,說明造像碑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趨衰落,唐代僅偶有發現。它多發現於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其造像題材和造型風格一般與同時期的石窟藝術相近。但由於碑...
各起塔,培福因。阿育王,造浮圖,仗神力,遍閻浮。造佛像,由填王,若禮敬,證真常。苦海中,施濟渡,諸國土,廣流布。夢金人,漢明帝,適千年,合《周記》。求聖教,蔡愔去,經像來,騰蘭至。宏佛法,道徒憎,驗邪正,奏焚經。上元日,築三台,佛光盛,道經灰。建十寺,安僧尼。佛法興,明帝時。接...
十二 婆羅疤斯國鹿野苑中瑞像圖 十三 佛在毗耶離巡城行化紫檀瑞像圖 十四 僧伽羅國授珠瑞像圖 十五 南天竺彌勒白佛瑞像圖 十六 龍樹菩薩化龍王瑞像圖 十七 秣羅矩吒國觀世音菩薩於蒲特山放光成道瑞像圖 十八 迦畢試國銀瑞像圖 十九 犍陀羅國分身瑞像圖 二十 高浮圖寺放光佛瑞像圖附柏林寺放光佛瑞像...
寺名之由來有二說,一說伽藍之南庵摩羅林有池,池中有龍,名那爛陀,故取為寺名;一說如來往昔修菩薩行時,為大國王,建都此地,樂好布施,德號施無厭,故伽藍亦以名之。同書並舉出附近有如來三月說法之精舍、發爪塔、雀離浮圖、觀自在菩薩之立像及精舍等靈跡。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那爛陀寺...
至於牙簡書名,根塵寂靜;金瓶選佛,意想空無。赤子征祥字阿練,曰呼畢勒罕;修因智果號苾芻,曰胡圖克圖。名冠元班,練心擯影;學通神講,續祖希盧。諾們罕轉全藏之秘奧,沙布嚨達一度之迷途。文咱特,鳥鷇音洪,牛呼牟而駝鳴;溫都遜,石屏咒現,山入芥而海成酥。堪布掌赤華佛事,托音充香界浮圖。乃...
祇樹給孤獨園,梵文Jetavanavihāra,著名佛教聖地,亦稱勝林給孤獨園、祇桓精舍、祇洹精舍、祇園精舍等,位於古印度憍薩羅國(Kosala,亦作拘薩羅)王都舍衛城(Sravasti,室羅筏悉底)城南門外五里,內有浮圖十二,講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樓閣五百。始建於釋迦牟尼佛成佛後第六年,是給孤獨長者和祇陀太子...
塔的全名應叫佛塔,佛和佛經的象徵詞。在古印度梵文中,稱作堵波或浮圖,最早是用作收藏佛的舍利,後來發展到珍藏佛經等。但塔的雛形卻要比這早得多。古印度的國王死後,都要築一半圓形的墳墓。佛塔造型由此發展而來的。那么,什麼是舍利呢?在佛教辭彙中,是指屍體或身骨。實際指佛祖或成佛大德者火化後的結晶...
本書講述了玄奘不平凡的一生,並對以下四個情節作了突出的描寫:一、西出玉門關,渡過五烽,經過莫賀延磧,逾蔥嶺,出鐵門,渡大雪山入北印度的一段艱險的途程;二、巡禮佛跡,從渡恆河,游給孤獨園,至訪問迦毗羅衛國,到鹿野苑,禮菩提樹,登靈鷲山;三、從玄奘抵達那爛陀寺、戒日王與鳩摩羅王的爭聘到...
’遂‘坐斷三群委輸以自入,乃大起浮圖祠……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這種課讀,當是隨著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譯家們傳來的。在《法華經·法師品》里有:受持法師、讀經法師和誦經法師就是明證。唐玄奘譯的《大唐西域記》里也說到卑缽羅石室□□設壇念誦的...
【塔】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圖等。梵語窣堵波,譯言聚、高顯、墳、靈廟等。一種形高而尖的建築物,由五級到十幾級不等,藏佛遺骨的叫做塔,不藏遺骨的則叫做支提。於同於。【須彌】(雜名)又作修迷樓,蘇彌樓,須彌樓,彌樓。新作蘇迷盧,蘇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譯言妙高,妙光,安...
《募修巾子山雙塔疏》是清代馮甦創作的一篇文章。原文 浮圖之建,始於像教。或因見雁,或由擲缽。厥後阿育王八萬四千,幾遍境土。漢晉以來,漸及震旦。若元魏之鹿野石窟,疊書國史;李唐慈恩,為新進士釋褐題名之地,與棲靈、多寶,雜見高適、岑參、杜甫詩中。其他山巔水涯,所在多有。堪輿者流遂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