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濟陰綱目》卷十一。主治產後虛火載血,以致血暈。臨床上用於治療腎虛精虧所致的腰痛腿軟、心神渙散、神色憔悴、胃寒怯冷、夢遺滑精或陽痿等病症。
基本介紹
- 名稱:鹿角散
- 別名:鹿角屑湯《傷寒總病論》卷六
- 出處:《濟陰綱目》卷十一
- 組成:鹿角
- 主治:產後虛火載血,以致血暈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運用,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鹿角(燒灰,出火毒)。
用法用量
上為極細末。用好酒、童便調灌下。
主治
產後虛火載血,以致血暈。
運用
臨床上常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腰痛腿軟、心神渙散、神色憔悴、胃寒怯冷、夢遺滑精或陽痿等病症。
附方
名稱:鹿角散
組成:鹿角尖三寸
用法:用炭火煅稍紅存性,碾末。每服三錢,食後用熱酒一茶鐘調服;甚者再一服
主治:乳癰新起,結腫疼痛,憎寒發熱,但未成者
出處:《外科正宗》卷七
名稱:鹿角散
組成:鹿角屑、鹿茸(去皮,酥炙)各一兩,白茯苓三分,人參、白茯神、桑螵蛸(蒸,焙)、芎藭、當歸、故紙(炒)、龍骨(別研)、新韭子(酒浸一宿,焙)各半兩,柏子仁(去殼)、甘草(炙)各一分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三枚,粳米一百粒,水煎,食前服
主治:臟腑久虛,夢泄
出處:《仁齋直指方論》卷十
名稱:鹿角散
組成:烏賊膏、白龍骨(煅;並別研)、牡蠣粉各半兩,龜甲(米醋炙焦黃)一兩,鹿角(鎊,入酥少許拌炒)二兩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煎烏梅、甘草、生薑湯調下,溫酒米飲亦得
主治:血海虛損。經水不止,漏下白水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十
名稱:鹿角散
組成:鹿角屑、鹿茸各30g,茯苓23g,人參、川芎、當歸、桑螵蛸、補骨脂、煅龍骨、浸韭子各15g,柏子仁、甘草各7.5g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每取15g,加生薑5片,大棗2枚,水煎服
出處:《中醫補腎養生法》
功用:溫腎壯陽,益氣固精
重要文獻摘要
《東醫寶鑑》:“鹿角散治久虛夢泄。鹿角屑、鹿茸酥炙各一兩,白茯苓七錢半,人參、白茯神、桑螵蛸、川芎、當歸、破故紙、龍骨、韭子酒浸一宿焙各五錢,柏子仁、甘草各二錢半。上為末,每五錢,姜五片,棗二枚,粳米百粒同煎。空心服。《仁齋直指方論》。”
《濟陰綱目》:“鹿角散治婦人乳頭生瘡,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者。鹿角三分,甘草一分。上二味為末,和以雞子黃,於銅器中置溫處。炙上敷之,日再即愈。神驗不傳。”
《濟陰綱目》:“鹿角散治產後血暈,此乃虛火載血,漸漸暈將上來。用鹿角燒灰出火毒,研極細,用好酒、童便調灌下,一呷即醒,此物行血。眉批;補方也.尤妙在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