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課司
- 類別:古代朝廷的地方機構之一
- 職責:主要從事鹽務課稅
- 廢除時間:1910年代
鹽課司,中國古代朝廷的地方機構之一,在清朝,主要從事鹽務課稅。例如課取灶地、灘池及海鹽稅,稱為灶課。而徵收對象則為鹽課司所在地之鹽場。另外,也負責解兌...
官名。簡稱“鹽課大使”。始置於明,清代於各鹽場、鹽池、鹽井處所設鹽課司,為基層鹽務機構。設大使一人, 秩正八品, 掌場、池、井生產及鹽稅徵收事宜, 受運...
鹽課司土副使,官名。明代在內地井鹽、礦鹽產地,設鹽場、鹽井鹽課司大使、副使,隸鹽課提舉司。在少數民族產鹽區亦以當地歸附的土民頭目任鹽課司土副使,為...
杜瀆場鹽課大使,鹽官名。明置鹽課司,清初設鹽大使,康熙三年(1664)裁,雍正七年(1729)復設。原駐臨海縣承思鄉,雍正七年改駐鱉下橋。 ...
清朝在各鹽場、鹽池、鹽井處設基層鹽務機構鹽課司,司內設大使一人,掌生產及鹽稅徵收事宜。其缺於各省候補知縣、州同、縣丞或恩拔副榜貢生內揀選,秩正八品。和...
明洪武年間,在八團鎮始設下沙三場鹽課司署,屬兩浙都轉運鹽使司淞江分司。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沿海倭患,喬鏜領築川沙窪西川沙堡城,置兵戌守。屬金山...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
梁垛鎮---位於江蘇省東台市市區南側。相傳在唐開元年間即有灶民在此燒鹽。明初設定鹽課司,有九橋十三巷三十六個廟堂之說。舊時“梁垛八景”,曾使遊客流連...
清乾隆九年(公元1745年)官府將乾隆元年設在馬踏井的鹽務通判改在牛華溪設鹽課司大使署,始稱樂山鹽場。接著又有商民在紅豆坡騾子山開辦老山坡鹽井(口傳為犍廠...
土縣丞、縣丞、庫大使、按察使司知事、府廳學正、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教諭。 外委千總。從八品五官摯壺正、典簿。 訓導、鹽運司知事。 委署親...
呂碧城出身於官宦家庭,其父呂鳳岐曾做過山西學政,但在她1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且無子嗣,其家族拒絕分配遺產,其母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呂家四姐妹投奔在塘沽任鹽課司...
同年,設泰州鹽運分司,轄東台、安豐、富安、何垛、丁溪、草堰、小海、栟茶、角斜場鹽課司。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年)鹽運分司署移置東台場,駐東台場鼓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