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鄉

鹽源鄉

鹽源鄉,鎮雄縣轄鄉。1984年從原羅坎公社分出設鹽源區,1988年改鄉。鹽源鄉位於鎮雄縣西北部,距縣城84公里,所轄8個行政村,164個村民小組,6779戶,總人口30814人,其中農業人口30473人。主要少數民族為苗族,有320人。全鄉國土面積126平方公里,與羅坎鎮、乾溝鄉、碗廠鄉和牛場鎮接壤,有耕地面積404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源鎮
  • 屬於:鎮雄縣轄鄉
  • 總人口:30814人
  • 有耕地面積:40400畝
地理位置,人口數據,氣候條件,農業發展,經濟發展,自然資源,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礎設施,特色產業,社會保障,

地理位置

鹽源鄉是鎮雄縣28個鄉鎮之一。位於縣境西北部,政府駐地距縣城84公里,交通閉塞是我縣的一個死角。東鄰五德,南至羅坎,西連碗廠,北抵牛場。是一個典型的邊遠山區鄉鎮,對於我鄉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困難。

人口數據

全鄉轄10個行政村211個村民小組,現有戶數8600戶, 38359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8600戶38359人,勞動力12091人。

氣候條件

全鄉國土面積138平方公里,海拔780至1750米,政府駐地海拔1350米,平均氣溫12.6℃,年降雨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洋芋、花生、魔芋等農作物。

農業發展

全鄉耕地面積39322畝,林地11204畝,人均耕地1.01畝,共有經濟林果187畝。
全鄉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勞務輸出收入為主,2006年全鄉經濟總收入530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6元。
全鄉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山間村落山間村落
全鄉的發展重點主要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縣委“三個三分之一”的戰略目標,緊扣1箇中心,即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抓住兩條主線,即發展與穩定;
把握三個關鍵,即控制人口增長與提高人口素質、調整最佳化農業和經濟結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突出四個重點,即內外經濟拉動、構建產業體系、加快全鄉建設、壯大特色經濟;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推進全面,就是推進平安鹽源、扶貧開發、糧食生產、招商引資、勞動力資源開發及其它各項工作目標的全面實現。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鎮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500元。

經濟發展

在我鄉轄區內有兩個小集鎮村街,一個大集鎮鄉街。我鄉人民主要通過這幾個集鎮進行經濟交流,對我鄉的經濟發展有著重大作用。
鹽源鄉在舊社會時期有過用天然鹽水熬鹽的歷史。先存有幾口殘井,上了年紀的老人還依稀記得當年熬鹽的情景。新社會70年代,
鹽源鄉鹽源鄉
省地質八隊在鹽源鄉有過礦藏物鑽取之說,使鹽源這個古老的名字更富有神秘傳奇色彩。在區鄉體制改革前鹽源稱為羅砍區,與鹽源併合為一個鄉的另兩個村辦分別屬五德牛場兩個老鄉鎮。
2006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530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69.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4.10%;畜牧業收入164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0.91%;林業收入116.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2%;外出勞務收入1167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382元,人均純收入1056元。
2006年底全鄉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25輛,機車254輛。
全鄉的主要產業以種植、養殖、林業為主,主要銷售於縣內,2006年種植產業銷售總收入107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32%。

自然資源

鹽源鄉宜人的氣候造就了鹽源豐富的資源,除堪稱;“甲於雲南,馳名全國”的杉木外,其經濟作物、礦產、畜牧業資源優勢明顯。鹽源經濟作物有烤菸、魔芋、油菜等,年經濟總收入達4488.3萬元,可大力發展的經濟作物還有柑桔、花生、苦丁茶等,適應發展核桃、板栗、櫻桃、李子等經濟林果:林業:鹽源有以杉木為主的林地面積l2萬畝。森林覆蓋率56.7%,居全縣第二位。
杉木本質優良,是用於建築、製作家具的上好材料;蓼葉村的鉛鋅礦產,付家寨的鐵礦,鹽溪村和溫水村的煤炭,以及全鄉村社均有的石灰岩都具可供開發的優勢:鹽源環境適宜,草山草場基礎良好,以豬、牛、馬、騾為主的畜牧業發展態勢前景可觀。

人口衛生

全鄉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7751人,其他民族608人,全鎮現有農戶8600戶,38359人,其中男19925人,女18434人,外出務工人數8257人。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享受農村低保95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6312戶,總計28537人,參合率74.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院占地面積13畝,有醫生8人,衛生所面積為1500多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4人。

文化教育

全鄉有村國小24所、鄉中學1所,擁有教師235人,在校學生7588人。全鄉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7588人,其中小學生人數5972人,中學生人數1616人。
全鄉建有保先教育活動室10個,圖書室1個。

基礎設施

鹽源鄉已基本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鄉近7800戶基本實現自己有水飲用,還有近80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全鄉已通電但通電設施較差,電壓極不穩定,對人民的生產生活都帶來很大的不便。
供電設施供電設施
全鄉尚未開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00餘戶,安裝固定電話400餘戶,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2000餘戶。
全鄉到各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石路面,到縣城交通極其不便,各村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崎嶇不平。全鄉共有86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全部完成“一池三改”。

特色產業

木漆、油桐籽。
烤菸一直是鹽源鄉的支柱產業,為了抓好此項產業發展,在縣委政府的領導、關心及各部門的支持下,狠抓落實。全鄉實際種植面積3542畝,完成收購任務70萬斤。菸農收入385.68萬元。在縣鄉兩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努力把烤菸產品建成惠及千家萬戶的產品,做大做強,形成支柱產業,在名特優上著力打造,形成精品,樹立自己的形象品牌,帶動各項經濟的發展又快又好。
家禽養殖家禽養殖
魔芋在我鄉將呈燎原之勢。久遠的歷史中上輩的鹽源人應生活需要對魔芋的食用知識及常規生產早有初步認識。全鄉在幾戶農家不成規模的種植都獲益後,在政府支持及獲益農戶帶動下,我鄉有數十家種植大戶積極投入了魔芋試種生產,當年獲益數萬元。2006年初全鄉下種300萬斤,種植面積3500餘畝,魔芋種長勢良好,秋收時出售商品魔芋1500萬斤,經濟收入達1100萬元。對我鄉來說是單項經濟作物創收中從未有過的成績。
苦丁茶有著輝煌而悠久的歷史,作為我鄉特色產業及輔助產業,現今仍保持著平穩的良好發展勢頭。

社會保障

抓好社會保障工作,2006年共發放五保戶供養金24.6萬元、共514人。2007年還將落實4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並且安排救災救濟款8萬元,及時救濟受災民眾和困難民眾548戶2463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