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組

鹽源組由李有恆、黃萬波於1978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乾海子鄉柴溝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源組
  • 命名者:李有恆、黃萬波
  • 命名時間:1978年
  • 命名剖面: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
  • 主要成分:半成岩狀灰色含褐煤層的泥質頁岩
沿革,特徵,

沿革

過去文獻中,四川鹽源盆地內一套厚達500m的含煤沉積均歸為第三紀晚期或第四紀初期的產物,可與西昌一帶的“昔格達層”對比或劃入後者之中。1978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有恆和黃萬波將這套地層分為上、中、下三部分,認為中部含褐煤的泥質頁岩層的時代為上新世,早於“昔格達層”,因而稱之為“鹽源組”。宋冠福(1987)依據哺乳動物化石組合提出其下部一套含嵌齒象化石的砂質粘土層也應該置於鹽源組中,並進一步確定其時代為上新世晚期。

特徵

主要為半成岩狀灰色含褐煤層的泥質頁岩;不整合於下伏的老第三系之上,與上覆下更新統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觸。各地岩性和厚度不一。在鹽源盆地內,本組主要為灰色粘土岩,夾有多達幾十層的褐煤層和砂、礫透鏡體;盆地邊緣,砂礫岩增多,煤層減少;一般厚300~500m,盆地中心梅雨—合哨厚640m。在中普雄盆地內,它為灰白或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夾數層褐煤層,厚40m。布拖盆地內,它下部為黃色砂岩夾灰紫色含砂粘土岩透鏡體,上部為黃褐色礫岩夾青灰或灰黑色頁岩,含薄層褐煤層,厚148m。哺乳類化石計5屬種,包括Sinomastodon yanyuanensis、Stegodon cf. Elephantoides、Chilotherium sp.、Axis sp.和Cervavitus sp.等。孢粉化石以水龍骨科和單縫孢子占多數。綜合考慮,在時代上,它可能與雲南的昭通組沙溝組對比。本組分布於四川鹽源、布拖和中普雄等盆地中。類似沉積在四川西昌、米易和全理,以及雲南省元謀、永仁等地也可見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