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河鎮

池河鎮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南部山區,武當山東南麓,古名武當鄉。東與白楊坪林業管理區接壤,西與官山鎮相鄰,南接房縣,北依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鎮政府所在集鎮沿浪鹽(浪河——鹽池河)公路距316國道和漢十高速公路39.6公里,沿鹽武(鹽池河——武當山)公路距武當山索道下站瓊台19公里。鹽池河鎮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75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546人。鎮域面積19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138畝(其中水田2827畝),林地面積24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鹽池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政府駐地:鹽池河村
  • 電話區號:0719
  • 郵政區碼:442712
  • 地理位置:湖北省丹江口市南部山區
  • 面積:196.7平方公里
  • 人口:1.2萬人
  • 方言:西南官話(鄂北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武當山景區
  • 機場武當山機場
  • 火車站丹江口南站、武當山站、武當山西站
  • 車牌代碼:鄂C
  • 主要景點武當山東神道太平宮
簡介,本鎮概況,資源情況,建設情況,旅遊景點,太平宮,寄死窯,基層建設,農業生產,特色產業,農業擴張,種植大戶規模,科技種植,歷史文化,

簡介

鎮政府駐鹽池河村,人口11777人,面積196平方千米,其中農業人口10546人。鎮域面積19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138畝(其中水田2827畝),林地面積24萬畝。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鹽池河、大嶺坡、武當口、三岔河、鹽池灣、長灘河、草房溝、七星河、黃草坡、水竹園、莊子、改板河、吳家河。 75個村(居)民小組,
鹽池河鎮鹽池河鎮

本鎮概況

①鎮名:鹽池河。②美稱:古名武當鄉,今森林王國、藥材之鄉、菌特大鎮。③區位:位於丹江口市南部山區,東與白楊坪林業管理區接壤,西與官山鎮相鄰,南接房縣,
鹽池河鎮鹽池河鎮
北依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④交通:319國道,漢十高速公路,鹽武(鹽池河——武當山)公路。⑤人口:1.2萬餘人。⑥特產:天麻、銀杏、杜仲、棗皮、木瓜、耳菇。

資源情況

鹽池河鎮一直有著“森林王國”、“耳菇之鄉”、“天然氧吧”、“武當天然藥庫”等美譽。鎮內森林覆蓋率超過90%,全鎮森林資源品種有110多個,被國家列為名貴動植物的物種就有500多種,其中娃娃魚、草鹿、豹子、獐子等被列為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動物之列,金釵、七葉一枝花等是十分罕見的名貴中藥材。
鹽池河鎮鹽池河鎮

建設情況

近年來,鎮委、鎮政府立足當地豐富的林特資源,帶領全鎮人民大力實施“生態立鎮、林特強鎮、旅遊興鎮、商貿活鎮”戰略,加快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集鎮建設。現已初步形成以木瓜、銀杏、丹參、天麻等為主的萬畝藥材產業帶,以黑木耳、香菇為主的萬畝菌特產業帶,以生豬、土雞為主的科技養殖小區,以及以集鎮為中心的林特產品貿易大市場。2005年,投資120萬元,以山野菜生產加工行銷為主的丹江口市裕康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在鹽落戶建成,全鎮產業化經營逐步形成,並初見成效。農村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近年來,該鎮先後榮獲“平安鄉鎮”、“抗洪救災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受到十堰市表彰;榮獲“生態建設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勝責任區”、“信用建設先進單位”、“民政工作先進單位”、“基層組織建設創新工作三等獎”等,受到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表彰。
鹽池河鎮鹽池河鎮

旅遊景點

太平宮

距鹽池河鎮政府所在地8.5公里的太平宮坐落在一個深山峽谷之中,四周重巒疊嶂,一條羊腸小道蜿蜒而至太平宮口。離宮口還有兩里路就能太平宮嘩嘩的流水聲。水聲在山間迴蕩,聲勢浩大。走進宮口,聽著水聲,只見白霧繚繞中若隱若現的奇石林立。撥開白紗般的水霧,是一個方圓百餘平方米、深不見底的水潭。水潭正中央聳立著一根十餘米高的圓形石柱,石柱周圍依偎著三個像蛤蟆般的怪石。據說這三個怪石原是一整個的巨石,被一個螃蟹精占據,每天早晨她變成一個妖嬈多姿的美女伏在巨石上哭泣。當有人循著這淒切的哭聲找到她時,她便原形畢露,吃掉來人,久而久之,給成百上千個家庭帶來了災難。後來玉皇大帝派雷神除掉妖魔,一聲巨雷,妖魔化成灰燼,巨石也被擊成幾塊。從此這裡太平無事,人們因而叫這裡為“太平宮”。再看潭水,原來是從數十米高的絕壁上傾瀉下來的,像釘大樁子一樣,聲勢如雷,在潭上濺起兩米多高水柱,千萬朵浪花,濺起的水珠像紛紛揚揚的楊花落在人的身上。置身其中,好似進入了人間仙境,此情此景令人流連忘返。
鹽池河鎮鹽池河鎮

寄死窯

鹽池河境內寄死窯有十幾處,其中距離鎮政府所在地最近的有兩處,一處在鹽池灣村葉家埡,距離集鎮僅有一華里;另一處在大嶺坡村兩河口,距離集鎮約6公里。據當地人講,寄死窯是古時候寄放年歲較大的老人的地方。家人把動不了的老人放進寄死窯,送點食物就不管了,基本是讓老人在那裡自生自滅。寄死窯一般位於較隱蔽險要的懸崖邊或懸崖上,選擇整塊巨大的岩石雕鑿而成。窯內一般為長方體空間,寬約1米,長約2米,高約0.8米,可躺2人,窯門窄小而隱蔽。據人類學家研究,我國和其他國家在遠古時代及至較近年代,由於生產力過於低下,國家或部族認為人過一定年紀後為無用之人,規定將老人都丟棄到荒山野嶺,讓其活活餓死。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有一大官之父已到規定歲數,但此人極其孝順,捨不得丟掉自己的生身父親,就花巨資專門為父親打造一個窯,把父親藏起來,每天送吃送喝。一天送飯時,父親見兒子悶悶不樂,遂問緣由,兒子告訴父親緣由,原來外邦送來一隻巨大的動物,形狀似鼠,沒有能降服它的動物。外邦要挾皇帝由此稱臣。父親告訴他準備一隻九斤半狸貓,必能降服此物。此人按父親所說,果然化解危機。皇帝問清一切,便覺老人的智慧對社會很有用,取消了以前的規定。

基層建設

文藝活動
丹江口市村兩委會換屆工作啟動以來,鹽池河鎮團委搶抓機遇,以配齊配強村團支部書記為突破口,宣傳營造氛圍、強化組織領導,從服務黨政工作大局,保障青年政治權益,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高度,全面加強村級團組織建設,服務村兩委會換屆。
為確保更多的青年選民參與,團組織因地制宜,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協調,紮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由鎮下派的村級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組統籌領導,鎮團委協助青年委員參選工作,為青年選民行使民主權利提供了組織保證。二是強化宣傳。組織各村團支部充分利用廣播、標語、公布欄等載體,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檔案,鼓勵青年積極行使民主權利,切實增強了廣大青年參選參政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三是積極協助村民選舉委員會開展工作。工作中,結合農村基層實際,在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情況下,發動團乾勇挑重擔,積極協助各村村民選舉委員會開展工作。
鹽池河鎮已完成村支部換屆選舉的8各村中,已有3名35歲以下青年進入村支委班子,並被推選為村團支部書記,其中2名是國家“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在讀學員。

農業生產

鹽池河鎮在鹽池灣村一組的一塊田邊舉辦了一場小米椒育苗技術培訓現場會,數十名村幹部、種菜大戶及周邊民眾參加了會。現場會上,技術員們邊示範邊詳細講解技術要領及注意事項,細緻地解答了聽眾的疑惑,使參會人員系統地了解、掌握了相關技術知識。這時鹽池河鎮堅定走蔬菜產業富鎮之路的又一新起點,也是獻給廣大幹部的一份新年“禮物”。 高山蔬菜生產一直是鹽池廣大民眾的一項傳統農業生產的品類,民眾也有豐富的生產和精加工經驗。鹽池河鎮緊緊依託丹江口市裕康天然食品福利有限公司這一蔬菜加工行銷企業落戶鹽池河鎮的優勢,積極服務,支持該企業發展,走出一條“公司+農戶+基地”的產業化路子。經過去年的成功發展,企業賺了錢,民眾致了富,都有了更堅定的信心。鹽池河鎮又在公司與農戶簽種植收小米椒訂單的基礎上,大力號召民眾闢地種椒,堅定地走蔬菜富民富鎮之路。小米椒訂單面積已達800畝。鎮積極組織農技部門對廣大種植戶適時進行育苗、栽培、管理等技術培訓,確保這一富民強鎮產業的穩步發展。

特色產業

圍繞科學發展做大藥材產業 鹽池河鎮地處武當山南麓,獨特的地理氣候非常適宜中藥材的生長繁育, 《本草綱目》 中記載的就有280多種,素有“天然藥庫”之譽。
鹽池河鎮黨委政府緊緊依託這一優勢,引導農民從採挖野生中藥材向人工種植中藥材轉變,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陸續建立起了木瓜杜仲銀杏等木本藥材基地7000餘畝,初步奠定了藥材產業發展基礎。已有3000畝木瓜基地掛果見效。
中藥材產業成了鹽池河鎮發展的主導產業,在鞏固、最佳化的基礎上,科學提出了“萬畝百里藥材長廊”建設規劃,以杜仲、銀杏、決明子夏枯球等為主,沿浪鹽路、鹽武路主線,建高效示範基地1萬畝。

農業擴張

為了切實做活藥材產業,鹽池河鎮從藥材品種選擇入手,在深入市場調查的基礎上,選市場俏銷的品類種植,積極聯繫周邊製藥廠老闆現場考察洽談,簽訂藥材種銷契約,積極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路子。
在鹽池河政府的努力下,已與武當長青中藥材公司建立了夏枯球、決明子種銷關係,與十堰綠田天然食品保健有限公司建立了葛根種銷關係,解除了農戶種植草本藥材的後顧之憂。已簽訂種植夏枯球達1500畝,決明子800畝,葛根種銷訂單500畝。

種植大戶規模

在中藥材發展中,鹽池河鎮注重示範引導,讓民眾自願、自發調整種植結構。
2005年,鹽池河鎮購回夏枯球種子免費發給農戶種植,許多人都不信,也不種,但大嶺坡村民張文學主動請求試種1畝,結果因天氣因素只收了40公斤,市場價7.5元/斤,雖然產量不高,但投入成本低,收入了540元,這使他眼睛一亮,深感種藥材有賺頭。隨後他就開始擴種,而且在鹽池河鎮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施玉米地套種,喜獲豐收。
王文海張文學的帶動下,鹽池河鎮逐步湧現出了20多戶藥材種植大戶,他們每年的藥材收入平均都在8000元以上。

科技種植

俗話說:“種麥種豆,各有講究。”鹽池河鎮在發展中藥材的過程中,始終將種植技術推廣作為基礎抓實抓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提高藥農的生產技能,走科學化發展、科學化種植、科學化管理的產業發展路子。
鹽池河鎮從“林草間作”中深受啟發,大力引導廣大退耕農民實施“林藥間作”套種模式。以中藥材產業辦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為視窗,包村指導、入戶傳授,真正將藥材種植技術推廣到千家萬戶。通過多年推廣科技種植,鹽池河鎮中藥材基地面積已達11000畝,年藥材產量達800萬公斤。

歷史文化

鹽池河鎮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山川秀美,風光獨特。相傳,這裡是楚國時的主要產鹽地,當時本地(現鹽池灣村)有—鹽龍藏臥於鹽池河畔為民造鹽,鹽池河鎮因此而得名。據《湖北省均縣地名志》記載,古代在這裡的“兩河口”(現大嶺坡村)朝庭曾設有“鹽官”。這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土地,1931年5月,賀龍率領的紅三軍轉戰這裡,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組織工農革命武裝,建立均縣蘇維埃政權。原《解放日報》總編魏克明、現陝西省民間藝術協會理事魏揚之等都是那時在這裡投身黨的組織,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抗戰時期,國民黨第四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組織興修的巴河(四川巴東——湖北老河口)路貫通鹽池河境內。鹽池河鎮是解放前四川、陝西、房縣等地香客上武當山朝拜真武大帝的主要南神道。這裡有婀娜多姿、造型別致的自然景觀,有與修建武當山配套的古建築。直插雲宵的“石柱峰”、富有神話色彩的“太平宮”、富有濃厚戰鬥傳奇色彩的“觀音岩”、“大佛寺”、“跑馬道”、神秘的“寄死窖”,以及諸多古代用於抵禦小股戰爭的古老山寨,給這片土地賦予了濃厚的神秘色彩;特色鮮明的四季景色、封育完好的莽莽森林、無數山澗溪流和瀑布,使這片土地顯得格外美麗。鎮內民俗風情古樸獨特,各類民間故事,情調風韻不同的山歌從大人到小孩、男男女女皆可脫口而出,挖潛開發價值可與官山呂家河和六里坪伍家溝相提並論;有著悠久歷史的山坡鑼鼓集民間音樂、宮廷音樂和武當道教音樂於一體,匯吹、打、唱之大成,極具開發潛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