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成土

鹽成土

鹽成土是指在礦質土表至30厘米範圍內有鹽積層,或在礦質土表15厘米範圍內有鹼積層,而無乾旱表層的土壤。相當於土壤發生學分類中的鹽土和鹼土。從廣義上講,鹽成土包括鹽土、鹼土和鹽化鹼化土壤。主要發育於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的低平窪地及濱海地區低地,氣候乾旱,降水量少,地下水埋藏淺,礦質度高,經蒸發,鹽分向土體上層集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成土
  • 外文名:Salt into soil
  • 定義:礦質土表至30厘米範圍內有鹽積層
  • 主要分布: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
  • 主要診斷層:鹽積層、鹼積層
  • 包含土質:鹽土、鹼土、鹽化或鹼化土壤
概述,釋義,分布,特點,分類,草甸鹽土,濱海鹽土,酸性硫酸鹽土,寒原鹽土,鹽成土形成原因及過程,

概述

釋義

鹽成土是指在礦質土表至30厘米範圍內有鹽積層,或在礦質土表15厘米範圍內有鹼積層,而無乾旱表層的土壤。相當於土壤發生學分類中的鹽土和鹼土。從廣義上講,鹽成土包括鹽土、鹼土和鹽化、鹼化土壤。
主要發育於內陸乾旱半乾旱地區的低平窪地及濱海地區低地,氣候乾旱,降水量少,地下水埋藏淺,礦質度高,經蒸發,鹽分向土體上層集中。

分布

我國境內鹽成土分布地域跨度較大、類型多樣。我國鹽成土分布的範圍大致沿淮河一秦嶺一巴顏喀拉山一念青唐古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北的乾旱、半乾旱、荒漠地帶,以及東部和南部沿海低平原,還有包括台灣在內的
諸海島沿岸也有零星分布。凡在地形比較低平,地面水流和地下徑流較滯緩,且較易匯集的盆地和半封閉的淺平窪地,河流三角洲、乾三角洲等地區,都有各種類型的鹽漬土存在。

特點

鹽分來源於礦質風化,降水,降塵,鹽岩,灌溉水,地下水以及人為活動等。鹽類成分主要有鈉、鈣、鎂的碳酸鹽,硫酸鹽和氧化物。
主要診斷層有:
①鹽積層,為在冷水中溶解度大於石膏的易溶性鹽類富集的土層,厚度大於等於15厘米,乾旱地區鹽成土含鹽量大於等於20克,其他地區鹽成土含鹽量大於等於10克;
②鹼積層,為一交換性鈉含量高的特殊澱積粘化層,呈柱狀或稜柱狀結構,土體下部40厘米範圍內某一亞層交換性鈉飽和度大於30%,表層土含鹽量小於5克。

分類

經過對全國各地的鹽成土進行普查,以及對海塗地進行過系統調查研究,將我國鹽成土列為土綱並相應劃分為鹽土與鹼土兩個亞綱。在鹽土亞綱中,可根據鹽分組成、積鹽方式的重大區域差異等。劃分為5個土類。

草甸鹽土

草甸鹽土主要由於地下水位升降活動,毛管水先鋒到達地表,所形成的地表積鹽類型。這種表層積鹽表現為數厘米以下的土層鹽分驟減,在20~30 cm或以下,鹽分突然降低,其鹽分剖面組成圖頗似“蘑菇雲”狀。表層積鹽形式有時形成鹽結皮及鹽殼;也有沼澤土壤積鹽類型;當然,東北大平原西部常見的蘇打鹽土等均屬之。這一積鹽類型以不同比例的氯化物與硫酸鹽為主;也有鎂質、蘇打質參與其中。

濱海鹽土

濱海鹽土系受海水直接影響形成的土壤,鹽分組成與海水含鹽關聯。剖面上下均勻分布氯化物鹽類,與上述草甸鹽土的表聚積鹽特徵有很大差別。

酸性硫酸鹽土

酸性硫酸鹽土是熱帶、亞熱帶沿海平原低洼處,在紅樹林下形成的土壤,富含硫的礦物質累積,一經氧化便形成硫酸態物質,使土壤變成強酸性,pH值可降至2.8。這一類土壤因其具有獨特的發生特徵與屬性,國際上一直以獨立土類存在。

寒原鹽土

青藏高原面上的乾旱湖泊邊緣還有另一種積鹽土壤,鹽分來源於湖水,碳酸根搜重碳酸根占陽離子總量的80%~90%,是地質時期殘存積鹽與近代湖泊乾涸積鹽相結合形成的產物,有時還具有特殊鹽分組成如硼酸鹽鹽土等;也有鹼化鹽土出現,現統稱寒原鹽土。

鹽成土形成原因及過程

鹽成土是在氣候、地形、地質、水文和水文地質等各種自然環境條件和人為活動因素綜合作用下。鹽類直接參與成土過程而形成的。氣候乾旱,地面蒸發強烈,以及地形相對低平,導致地表和地下徑流濉緩或匯集,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是發生土壤積鹽過程的主要原因;而人為活動(主要指灌溉不當)對土壤鹽演化特別是土壤次生鹽漬化過程會產生巨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