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秦腔

鹹陽秦腔

鹹陽秦腔是鹹陽主要的戲曲劇種之一,又名亂彈、桄桄子、梆子腔,屬板式變化體音樂結構的板腔體戲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陽秦腔
  • 外文名:無
  • 性質:鹹陽主要劇種
  • 記錄: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
起源,現狀,

起源

秦腔以關中方言語音為基礎,特別是涇河渭河流域諸縣的語言發聲為“正音”。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載:“元知音善歌者,三十六人中之首者盧綱,鹹陽人,音屬宮而雜商,如神虎之嘯風,雄而且壯,為當時之傑”。演員吐字以涇陽、三原語言為“標準”。史書記載明代中葉鹹陽就已流行秦腔,武宗正德五年(1510)武功康海組建戲班,演唱“康王腔”。清康熙年間(1662—1722),鹹陽的秦腔班社已為數眾多,如保符班、江樂班、華慶班、雙才班等。乾隆時期(1736—1795)翰林院學士嚴長明(江蘇人)宦遊陝西,酷愛秦腔、所著《秦雲擷英小譜》記載關中秦腔班社共有36個,並以禮泉、周至、渭南、大荔為四大流派。秦腔班社演出,不僅為當地人鐘愛,赴北京演出亦愛歡迎,被稱為“傳情在無意之間”,“啞趣傳神許擅長”。此時,演員白雙兒、豌豆花和金墜子等隨涇陽錦繡班演紅西安城內。1912年,李桐軒、孫仁玉、范紫東和高培支等人,受辛亥革命影響,辦起“易俗社”,並編寫出《一字獄》等劇本。鹹陽各縣以“易俗社”為榜樣,先後成立了“高興班”(長武),“馬家班”(武功),“秦貴社”(禮泉),“益民社”(鹹陽),“曉鐘社”(乾縣)、“新中社”、“明正社”(三原)等演出團體。1937年中共陝西省委(駐涇陽縣雲陽鎮)、關中工委(駐旬邑縣馬家堡),相繼成立了七月劇團、關中劇團、關警劇團等,創作演出《大上當》、《新教子》、《十里塬》等大批新劇目,在唱腔、表演、舞美、服飾等方面都有創新。建國後,鹹陽地區有專業劇團14個,創作了大批新劇目,湧現出眾多知名演員,如郭明霞、王麥蘭、舒曼莉、馬金仙、趙斌、王義民、昝金香等,新秀如趙改琴、王平、白萍、馮武耕、王亞萍等。這些演員均先後在西北、省、市會演大賽中獲獎。

現狀

據1989年統計,鹹陽市有市直戲曲團體3個,縣秦腔劇團11個,共有演職人員1100餘人。藝術創作人員30餘名,演出本、折子戲100餘部。
鹹陽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兩部分,每個部分均由“苦音”和“歡音”(又稱花音)兩種聲腔體系組成。苦音腔是秦腔區別於其他劇種最具有特色的一種唱腔,演唱時激越、悲壯、深沉、高亢,表現出悲憤、痛恨、懷念、淒涼的感情。歡音腔則歡快、明朗、剛健,擅長表現喜悅、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無眼和無板無眼四種。板腔稱謂有慢板、攔頭板、一錘安板、陰司板、二六板、拉錘二六板、帶板、尖板、滾板、二導板、雙錘板等。總歸稱是六大板頭、慢板、帶板、墊板、二導板和滾板。秦腔曲牌分為弦索類、擊樂類、嗩吶類、笙管類、海笛類、套曲類共6種。早期樂隊分文、武兩部6人。
建國後,由於戲曲事業的發展,樂隊人數增加,文樂場加揚琴、二胡琵琶、京胡以及提琴、黑管、吊釵等,使傳統音域更加寬廣。樂隊市級團增加近20人,縣級劇團10人以上。秦腔角色分四大行:即生、旦、淨、醜。一支戲班只要具備“四梁四柱”,頭、二道演員,就是強硬戲班。清末民初,秦腔吸收外地劇種之長,班社擴大,演員陣營增加,出現了四生、六旦、二淨、一醜四大行十三門的角色行當,俗稱十三頭網子。演員素質要求掌握唱、念、做、打四功五法技巧。演員表演從劇情出發,很講究個人技藝功底。《游西湖》的吹火表演,屬旦角門絕活;《鞭打殷夫人》的甩麻鞭技巧,是鬚生門的特技;淨角的標鉞、醜行的“夾雞蛋簸米”、生角的掄稍子、搖帽翅、抖鬍鬚、提袍甩袖等功夫,都為世人所稱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