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無相寺地處湖北省鹹寧市雙溪橋鎮,東臨陽新,南極崇陽,西界赤壁,北交江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寧無相寺
- 地理位置:湖北省鹹寧市雙溪橋鎮
- 出處:《武昌縣誌》
- 占地:10畝
簡介,無相寺,無相講堂,安養院,荊楚苑,
簡介
鹹寧無相寺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距離省會城市武漢市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城際鐵路即將完工,屆時行程將縮短至1個小時以內。
據《武昌縣誌》記載,無相寺在縣西樊山間,三面阻危峰。舊經云:梁大同間,(公元545年為元年),邵陵王蕭綸建。永明四年,樂平王移寺於澗飲寺基上,為平樂寺。大中祥符元年,改名為“無相寺”,久廢。
蕭綸,字世調,小字六真,是梁武帝蕭衍的第六個兒子。“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由此可見,南朝無相寺是皇家寺院。文字記載無相寺殊勝景象:風晨月夕,天光雲影徘徊,晴嵐暖翠,四時之變化不一,萬象森羅,塵俗洗淨……
多年來,如何恢復重建,歷史悠久,佛緣深厚的皇家寺院無相寺,無不時時牽掛當地純樸鄉民信眾的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物質文明雖然不斷發展,但人們面對困厄及苦惱並未因此而減少。隨著對物質文明的追求愈多,人們心靈的空虛和迷惘與不安反而相應增加。人們希望了解宇宙及人生真相,探求人類存在的價值及生命趣向……
今有佛弟子悟證法師,禮受當地賢達善信及鄉民之願請,悉發心重建皇家寺院無相寺,吸納廣大信眾鄉民建議,並在無相寺原址基礎上,重新計畫設計,復建的無相寺將成為弘法利生,培福修慧,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淨化人心的人間佛教淨土,成為娑婆世界男女老幼值得前來親近,參學,依怙的人文聖地。
蕭綸,字世調,小字六真,是梁武帝蕭衍的第六個兒子。“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由此可見,南朝無相寺是皇家寺院。文字記載無相寺殊勝景象:風晨月夕,天光雲影徘徊,晴嵐暖翠,四時之變化不一,萬象森羅,塵俗洗淨……
多年來,如何恢復重建,歷史悠久,佛緣深厚的皇家寺院無相寺,無不時時牽掛當地純樸鄉民信眾的心。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物質文明雖然不斷發展,但人們面對困厄及苦惱並未因此而減少。隨著對物質文明的追求愈多,人們心靈的空虛和迷惘與不安反而相應增加。人們希望了解宇宙及人生真相,探求人類存在的價值及生命趣向……
今有佛弟子悟證法師,禮受當地賢達善信及鄉民之願請,悉發心重建皇家寺院無相寺,吸納廣大信眾鄉民建議,並在無相寺原址基礎上,重新計畫設計,復建的無相寺將成為弘法利生,培福修慧,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淨化人心的人間佛教淨土,成為娑婆世界男女老幼值得前來親近,參學,依怙的人文聖地。
無相寺
占地約10畝,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主體建築構成。寺廟建築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坐南朝北,以四合院形式,分二進依山勢而建,總建築面積約3000平米,結構錯落有致,蒼古,質樸,雄偉。
無相講堂
占地約10畝,由多功能講堂,紀念館,圖書閱覽室,寮房等組成。採用唐式建築風格,以四合院形式依山而建,總建築面積1500平米。傳統學堂將定期邀請國學名家,學術精英,文化名流與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營造“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培植“崇德尚美”的文化環境,推動“知行合一”的道德實踐;使知識傳授和思想啟蒙及品格塑造的過程變得妙趣橫生,達到充實知識,啟迪心智,升華心靈的目的,通過講座,使孩子們懂得知恩報恩,明白自己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把個人的命運與責任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安養院
占地約10畝,由接引殿,娛樂室,宿舍等組成。採用唐式建築風格,以四合院形式依山而建,總建築面積2000平米。落成後將免費收養有佛教信,願,行的老居士,以及部分生活貧困的孤獨老人,安養院按常住僧尼日常管理方式來管理,護符義工發心長期護理照料,入住老人互相幫助,讓老人有尊嚴,有關懷地在此走完人生之路;依憑三寶力量和信眾的護念下獲得臨終關懷,幸福往生,往生後的遺骨進行樹葬,世世聽經聞法,早證無上菩提。
荊楚苑
占地約10畝,主要以寅賓樓,觀瀾亭,林園,花壇,遊廊,閉關房組成。唐式風格,院內迴廊依勢而折,虛實開合,移步換景,互相映襯,構成一個廣闊深遠的文化藝術境界,總建築面積為2500平米。通過寺院的影響,廣泛邀請書畫家,傳統工藝師,茶藝師,傳統絕學之大家等來荊楚苑舉辦專題展示,讓孩子們了解眾多荊楚傳統文化遺產及絕活,這些優秀的成果和資源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加強對這些文化的傳承保護,可以擴大荊楚文化遺產的未來的實踐者和守護者,是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希望;同時,豐富孩子們的第二課堂,有效提高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欣賞認識水平和傳習弘揚熱情。
鹹寧無相寺地址:湖北省鹹寧市鹹安區雙溪橋鎮李容村(S317 省道邊上)
住持:悟證法師
監院:演通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