鸜是一個漢字,基本意思是鳥類的一屬。體小,尾長,羽毛美麗,嘴短而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鸜
- 拼音:qú
- 倉頡:BGHAF
- 筆順:25111251113241112132511154444
- 注音:ㄑㄩˊ
- 繁體字:鸜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
- 簡體部首:鳥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29
- 五筆86、98:HHWO
- 五行:木
- UniCode:U+9E1C
- 四角號碼:67227
- GBK編碼:FB59
- 筆順讀寫:豎折橫橫橫豎折橫橫橫撇豎捺橫橫橫豎橫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鸜是一個漢字,基本意思是鳥類的一屬。體小,尾長,羽毛美麗,嘴短而尖。
鸜是一個漢字,基本意思是鳥類的一屬。體小,尾長,羽毛美麗,嘴短而尖。基本解釋◎古同“鴝”。規範漢字編號:漢語字典[①][qú][《廣韻》其俱切,平虞,羣。][《廣韻》古侯切,平侯,見。]“鴝1”的繁體字。亦作“鸜1”。鳥...
鸜雉 (《食療本草》)異名 翟(《尚書》),山雉(《爾雅》),翟雞、山雞(《禽經》),長尾野雞(《中國動物圖譜·鳥類》)。來源 為雉科動物長尾雉的肉。動物形態 長尾雉,又名:白冠長尾雉。體長約150厘米。雄者羽色華麗;頭和頸...
《宋扇面畫秋樹鸜鵒圖》是宋代畫家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畫作內容 本幅無款識。鑑藏印鈐“大觀”葫蘆形朱文印和“桂坡安國鑑賞”及“宣統御覽之寶”朱文印。此圖原載《紈扇畫冊》。圖畫一鸜鵒棲止於枯樹上,回首注視遠方。鳥的...
《鸜鵒舞賦》是唐代文人盧肇所作的一篇賦文,描述的是東晉謝尚的鸜鵒舞。作品原文 鸜鵒舞賦(以屈伸俯仰傍若無人為韻)謝尚以小節不拘,曲藝可俯,願狎鴛鴦之侶,因為鸜鵒之舞。於是褫貂裘,岸章甫。在容止可觀之際,方見翼如...
北宋趙佶鸜鵒圖軸是一件北宋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北宋趙佶鸜鵒圖軸尺寸88.2×52厘米,本幅畫三隻鸜鵒,兩隻正在激烈相鬥,一隻在一旁觀戰。居於上方的那隻鸜鵒似暫獲優勢,但下面那隻不甘示弱,正回過頭來用嘴...
《春風鸜鵒圖》是清代畫家惲冰創作的紙本墨筆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此圖畫一枝報春的梅花,自左向右上下橫斜,兩隻八哥鳥栖於上下梅枝上,上俯下仰,對鳴似有聲,生機活現。下面畫一太湖石,伸出數枝細竹,疏落有致。兩鳥用水墨...
明早期 紙本 墨筆 立軸 小寫意畫斜竹一竿,枝葉扶疏,一鸜鵒立風枝上,仰首迎風而鳴。墨竹清潤挺健,鸜鵒棲鳴之態極為生動。圖左上署款:“呂紀”,下鈐“廷振”朱文長方印。圖左右側鈐“吳湖帆梅景書屋鑑藏印”等多方。呂紀...
《古槎鸜鵒圖》是明代畫家唐寅創作的一幅紙本設色畫。該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該圖以純水墨寫意法塑造了一隻棲息枝頭,昂首鳴春的鸚鵒形象。畫面中的八哥從用筆、用墨、造型上看都十分到位,描繪生動隨意,仆造化不叮得。此圖是唐寅...
琺瑯彩鸜鵒梅花圖膽瓶,清代文物。【琺瑯彩鸜鵒梅花圖膽瓶】清代乾隆官窯製品。小口,卷唇,細長的頸,溜肩,腹長呈橢圓,底內凹,造型如懸膽。高20.4厘米。截取體古、乾怪的梅花一枝,夾著幾根翠竹。梅枝左右伸展,花正盛開,紅紅...
《秋樹鸜鶻圖》是2012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佚名、李紅。內容簡介 1、宋代花鳥畫是我國繪畫發展史上的一座高峰。當時畫院和民間名家眾多,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畫法畫風不拘一格,或雙勾、或沒骨、或點染、或重彩、或淡彩、或...
紅葉鸜鵒 《紅葉鸜鵒》是孫師昌創作的一幅中國書畫。作品簡介 題識:戊申仲春,晉安孫師昌寫。鈐印:孫師昌印、晉安居士 作品賞析 立軸 絹本
清鸜鵒眼神仙圖端硯 清鸜鵒眼神仙圖端硯為清代硯。硯呈長方形,硯四周飾以雲氣紋環繞,並繪有以八神為題材的圖案等。現收藏於揚州博物館。
清鸜鵒眼神仙圖端硯為清代硯,硯呈長方形,硯四周飾以雲氣紋環繞,並繪有以八神為題材的圖案等。現收藏於揚州博物館。文物介紹 硯呈長方形,硯面寬大且高於硯池,硯池雕工分三層,硯四周飾以雲氣紋環繞,並繪有以八神為題材的圖案...
雊鵒,讀音gòu yù ,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鸜鵒。詞語信息 gòu yù ㄍㄡˋ ㄧㄩˋ雊鵒 詞語解釋 鸜鵒。俗稱“八哥”。雊,通“ 鸜 ”。唐 韓愈 《戲題牡丹》詩:“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唐 修睦 《秋日...
鴝鵒舞,讀音為qú yù wǔ,漢語詞語,意思是晉代舞蹈名。解釋 因舞者模擬鴝鵒(鳥名,俗稱“八哥”)動作,故名。一作《鸜鵒舞》。晉代舞蹈。因舞者模擬鴝鵒(鳥名,俗稱“八哥”)動作,故名。《晉書·謝尚傳》載,東晉謝尚善此...
公羊以為鸜鵒夷狄之鳥。穴居。今來至魯之中國。巢居。此權臣欲自下居上之象。穀梁亦以為夷狄之鳥來中國。義與公羊同。左氏以為鸜鵒來巢。書所無也。彼注云。周禮曰。鸜鵒不逾濟。今逾。宜穴而又巢。書所無也。彼注云。周禮曰...
又《集韻》《類篇》𠀤逵員切。同𪈻。鸜鵒,亦作鸛鵒。《左傳·昭二十五年》鸜鵒來巢。《公羊傳》作鸛,音權。《韻會小補》鸜本作𪈻。𪈻鵒也。說文解字 鸛【卷四】【鳥部】鸛專,畐蹂。如䧿,短尾。射之,銜矢...
見行有籠白烏、白鸜鵒而西⁹者,號於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進於天子。”東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因竊自悲,幸生天下無事時,承先人之遺業,不識干戈、耒耜、攻守、耕穫之勤,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
高眼,漢語詞語,拼音是gāo yǎn,意思是端硯墨池外的斑點;眼力高、眼界廣。解釋 1. 端硯墨池外的斑點。2. 眼力高;眼界廣。出處 宋·李之彥《硯譜·鸜鵒眼》:“端石有眼者最貴,謂之鸜鵒眼。石紋精美,如木有節……土人...
有鳥名鸜鵒⑦,力不能高飛逐走蓬。肉味不足登鼎俎⑧,胡為見羈虞羅中⑨。(次詳校獵之事。禽獸四句,言殺獲之多,舉大以該小。東西六句,言追逐之廣,舉小以該大。《杜臆》:百里空山,已無剩語,忽入鸜鵒,法奇而意足。
有鳥大如鸜鵒,黑色而赤觜,恆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有二脊令,恆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
僮謠 僮謠,讀音是tóng yáo。意思是即童謠。解釋 即童謠。出處 漢 王充 《論衡·偶會》:“僮謡之語當驗,鬥雞之變適生;鸜鵒之占當應, 魯昭 之惡適成。非僮謡致鬥競,鸜鵒招君惡也,期數自至,人行偶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