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鸚哥戲
- 分類:戲曲藝術
- 地區:浙江省
- 前身:餘姚灘簧
發展,起源,
發展
一個世紀以來,越劇從嵊縣鄉間一棵稚嫩小草成長為鬱郁芳華、飄溢迷人芬芳的瑰寶,它之所以被文化部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享譽海內外之中國第二大劇種,是因為她從誕生之日起,就以海納百川的氣魄,不斷汲取兄弟劇種營養而發展壯大。
起源
起源於清乾隆(1736-1795)的餘姚灘簧,道光年間(1830年前後)已向外流傳,此時亦稱其為“鸚哥戲”。嵊縣與餘姚山水相依,越劇未誕生之前,“鸚哥戲”已在嵊縣鄉間盛行。鸚哥藝人常在農閒時節,去村坊曬場,用四隻稻桶倒覆,上鋪門板,搭成“草台”演出。嵊縣民間藝人就將當地農曲小調、民間說唱並吸收“鸚哥戲”曲調,以勸人為善、祝福吉祥詞句沿門唱曲乞討,後漸演變為坐堂演唱,名曰“落地唱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嵊縣剡南藝人李世泉、錢景松、高炳水等在臨安樂平村仿效“鸚哥戲班”搭草台演出,從此宣告越劇呱呱墮地了。
早年越劇採用“拿來主義”,將“鸚哥戲”七十二出傳統劇目中《雙落髮》、《繡荷色》、《賣青炭》、《賣草囤》、《采木香》、《夜燒香》、《走廣東》、《草庵相會》等對子戲移植後搬上草台演出。因當地演唱無絲弦伴奏,僅以演員幫腔用篤鼓打節奏,故早期越劇有“小歌班”、“的篤班”之稱。
上世紀20年代,“小歌班”初生牛犢不怕虎,經紹興、杭州向上海灘闖蕩。嵊縣“越劇之家”記有兩件當年發生在上海藝壇軼事:1918年,“鸚哥戲”男旦童忠泰、金國鈞、花臉阿貴、蔡子王、小才中等和“同鄉藝人”(當時餘姚、嵊縣同隸屬紹興府管轄)嵊縣海朵、阿順的“小歌班”同台合作演出於上海海寧路華興園茶館,交流甚密。“小歌班”藝人魏梅朵、張雲標、馬潮水等均能演唱“鸚哥戲”各種唱腔,並借鑑運用到小歌班中去。另一件事是1920年前後,上海“小世界”遊藝場有兩副戲班日夜交替演出,一副是金雪芬的“小歌班”,另一副是餘姚回龍的“鸚哥班”。“鸚哥班”有位琴師叫勞秀春,休息時被小歌班藝友請去看戲,當他看到《琵琶記》里趙王娘描容一段時,台上只有“的篤的篤”尺板聲,覺得太單調,遂回鸚哥班取來二胡,用鸚哥戲過門試配小歌班唱腔,聽來倒也和諧,後亦沿用發展成越劇早期[正調絲弦]基本唱腔。故《中國越劇》一書有以下一段記載:
“紹興是小歌班從農村向城市發展的第一站,進入的時間也最早,大約在1907年。它為了發展壯大自己,首先向鸚哥班(餘姚灘簧)和紹興大班學習,不但在演唱方法、音樂伴奏、化妝表演等方面向它們學習,還移植和改編了一些它們的傳統劇目,同時發展了“二小戲”(小旦、小丑)和“三小戲”(添一小生),有時還與紹興大班同台演出。所以,紹興大班與鸚哥戲可說是越劇的乳娘。”
正由於越劇藝術採用博採眾長、兼收並蓄方針,以致在短短百年之間,由曲苑說唱卓然成長為出人頭地、引人注目的大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