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鸊的拼音: pì 注音: ㄆㄧˋ
![鸊 鸊](/img/9/b17/cGcq5iZ0Y2NzADZmVWZhZWOxYmYjZmNkNTN4I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繁體字:鸊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
簡體部首:鳥 鸊的部首筆畫:11 總筆畫:24
筆順:折橫撇豎折橫捺橫捺撇橫橫豎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五筆86:NKUO
五筆98:NKUO
五行:水
UniCode:U+9E0A
四角號碼:77227
倉頡:SRYJF
GBK編碼:FB47
基本解釋
鸊
基本字義
●鸊
pìㄆㄧˋ
◎ 〔~鷉(tī)〕一種水鳥,比鴨稍小,腳近尾端,翅短小,不善飛行,極會潛水,常成群游於水面,受驚即潛入水中。亦作“鸊鵜”。俗稱“油鴨”。
English
Podiceps ruficolus (a kind of duck)
鸊鷉(tī)
一種水鳥,比鴨稍小,腳近尾端,翅短小,不善飛行,極會潛水,常成群游於水面,受驚即潛入水中。亦作“鸊鵜”。俗稱“油鴨”。
[grebe] 亦稱“鸊鵜”。構成鸊科(Copymdidae)和扒鸊鵜目(Colymbiformes)的各種水鳥之一,它與潛鳥親緣關係密切,但以瓣趾代替蹼,有一發育不全的尾,十分擅長潛水,能在水下作長距離游泳
一種水鳥,比鴨稍小,腳近尾端,翅短小,不善飛行,極會潛水,常成群游於水面,受驚即潛入水中。亦作“鸊鵜”,形狀略像鴨而小,。俗稱“
油鴨”。
鸊鵜泉
泉水名。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鸊pì
常用詞組
漢語字典
[①][pì]
[《廣韻》扶歷切,入錫,並。]
亦作“
鷿1”。
見“鸊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篇海類編》必益切,音辟。鸊鷱,鳥名。鳩也。
又與鷿同。
說文解字
【卷四】【鳥部】𪇊
𪇊鷈也。從鳥辟聲。普擊切
說文解字注
(𪇊)𪇊鷈也。釋鳥。鷉須鸁。按單呼曰鷈。絫呼曰𪇊鷈。方言。野鳧其小而好𣳚水中者、南楚之外謂之鷿鷉。大者謂之鶻鷉。南都賦作鸊鶙。從鳥。辟聲。普擊切。十六部。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鷿 | 甓 | 扶歷 | 並 | 錫開 | 錫 | 入聲 | 四等 | 開口 | 青 | 梗 | 入二十三錫 | bʱiek | biek | bek | bɛk | bek | bek | bɛjk | bi2 | bek | bek | 鷿鷈鳥名似鳧而小足近尾或作鸊 |
字源字形對比
度破訥沙(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