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鷹鴞屬中型
猛禽。由於它的外形似
鷹,故得名,這種體形也有利於它在白天活動。與這種習性相適應,它也沒有主要用於收集音波的顯著的面盤、翎領和耳羽簇。上體為暗棕褐色。前額為白色,肩部有白色斑,喉部和前頸為皮黃色而具有褐色的條紋。其餘下體為白色,有水滴狀的紅褐色斑點,尾羽上具有黑色橫斑和端斑。
虹膜黃色,嘴灰黑色,嘴端黑褐色,
跗蹠被羽,趾裸出,為肉紅色,具稀疏的淺黃色剛毛,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12-220克,♀230克;體長♂290-313毫米,♀280-313毫米;嘴峰♂14-20毫米,♀12-17毫米;翅♂226-234毫米,♀230-240毫米;尾♂125-140毫米,♀121-140毫米;跗蹠♂28.5-33毫米,♀27-3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
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中,尤其喜歡森林中的河谷地帶,也出現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樹林、林緣灌叢、果園以及農田地區的高大樹上。
生活習性
鷹鴞白天大多在樹冠層棲息,黃昏和晚上活動,有時白天也活動。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大多單獨活動,另外雛鳥離巢後至遷徙期間則大多呈家族群活動。飛行迅速而敏捷,而且沒有聲響。在向入侵者攻擊時飛行速度更快有而力。常從棲息處突然飛出。
繁殖期常在黃昏和晚上鳴叫,並常常反覆鳴叫不止。叫聲圓潤,升調假嗓哨聲pung-ok,第二音短促而調高,每一兩秒鐘重複一次,鳴聲多變,有時發出“蹦蹦,蹦蹦,蹦蹦”的短促而低沉的叫聲,有時持續很長時間,通常於晨昏時分。
主要以鼠類、小鳥和昆蟲等為食。追捕獵物有時竟會闖入居民住室中。
在中國北方為
夏候鳥,在南方為
留鳥。活躍,黃昏前活動於林緣地帶,飛行追捕空中昆蟲。有時以家庭為群圍繞林中空地一起覓食。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中國
主要省份: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甘肅、台灣、香港。
保護區:牛姆林、武夷山(福建)、董寨鳥類、雞公山、涼水、興凱湖、後河、長白山、鄱陽湖、武夷山(江西)、雙台河口、榮城天鵝湖、縉雲山、金佛山、哀牢山、大圍山、金平分水嶺、高黎貢山、清涼峰、天目山(浙江)、瓦屋山、安溪雲山。
山脈湖泊:長白山、大別山、桐柏山、天目山、秦嶺。
在中國留鳥及夏季繁殖候鳥均有,但都不常見。於中低海拔高度,上至海拔1500米。亞種西伯利亞亞種繁殖於中國東北至華中及華東,南遷越冬;華南亞種為中國南方及海南島的留鳥;日本亞種為台灣包括蘭嶼及澎湖列島的留鳥;印度亞種為西藏東南部的留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於大青楊、春榆等樹木上的天然洞穴中,也利用鴛鴦和啄木鳥等利用過的樹洞。營巢的樹洞均較寬闊,其闊度和深淺變化均比較大。巢洞口的直徑為9-30厘米,洞深為18-64厘米,洞內的直徑為10-43厘米。巢內沒有鋪墊,或僅有樹洞中腐朽的木屑。如果是鴛鴦的舊巢,其中則有少量遺留的絨羽。每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3枚。卵近球形,為乳白色,表面光滑無斑。孵卵完全由雌鳥承擔,雄鳥則在巢的附近警戒。護巢時極為兇猛,特別是在孵卵的後期和育雛期間,遇到危險時,雄鳥和雌鳥會輪番向入侵者發動猛烈的攻擊,直到將入侵者趕出領域。孵卵期25-26天。
雛鳥為晚成性,剛孵出時兩眼緊閉,全身被有白色的絨毛,皮膚為肉紅色,嘴為灰黑色,蠟膜和爪為鉛灰色,至30日齡時陸續離巢。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 Ninox scutulata borneensis | Bonaparte, 1850 |
2. | | Ninox scutulata burmanica | Hume, 1876 |
3. | | Ninox scutulata hirsuta | Temminck, 1824 |
4. | | Ninox scutulata japonica |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
5. | | Ninox scutulata javanensis | Stresemann, 1928 |
6. | | Ninox scutulata lugubris | Tickell, 1833 |
7. | | Ninox scutulata obscura | Hume, 1872 |
8. | | Ninox scutulata palawanensis | Ripley & Rabor, 1962 |
9. | | Ninox scutulata randi | Deignan, 1951 |
10. | | Ninox scutulata scutulata | Raffles, 1822 |
11. | | Ninox scutulata ussuriensis | Momiyama, 1931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