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舞(哈薩克族民間舞蹈)

鷹舞(哈薩克族民間舞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鷹舞”是哈薩克族具有典型特色的民間舞蹈,主要流傳於阿勒泰地區的阿貝坦鄉和布爾津一帶。

哈薩克族鷹舞,在哈薩克語稱為“布爾庫特畢”,是哈薩克族民間舞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鷹舞的動作由鷹頭、鷹尾、鷹翅膀等多個部位的動作組合而成,只有對馴鷹傳統有足夠了解的人,才能在鷹舞的每一個動作中,理解其背後的內涵與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鷹舞
  • 別名:布爾庫特畢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傳承保護,

背景介紹

鷹舞
鷹舞
“鷹舞”是哈薩克族具有典型特色的民間舞蹈,主要流傳於阿勒泰地區的阿貝坦鄉和布爾津一帶。
長期以來,哈薩克人除放牧以外,狩獵也是必不可少的生產手段。而獵鷹就是獵人在狩獵時最親密的夥伴,好的獵鷹可以用來抓黃羊、野兔、狼和狐狸,因此,哈薩克人對鷹有著非常特殊的喜愛。養鷹和馴鷹不僅是作為謀生的技能,也被認為是男子漢最好的娛樂,和頑強剛毅性格的主要標誌。哈薩克族民間流傳著許多讚美獵鷹的詩歌和樂曲,而鷹舞則是用舞蹈來表現山鷹勇猛無畏形象的代表作。
鷹舞通過獵鷹捕捉狐狸的整個過程,藝術地表現了它奮勇戰鬥,堅韌不拔,最後終於抓獲狡猾的獵物的艱辛歷程。
哈薩克語稱獵鷹為“克蘭布爾庫特”,這種鷹全身羽毛為黑棕色,腿爪呈黃綠色,如蛇皮覆蓋,爪如鋼刀一般鋒利,黃綠色的嘴彎如鉤,黑眼窩,眼瞼高,目光如火,爍爍有神,可以望得極遠。平時戴眼罩,蹲立時雙翅交叉,雙肩寬而下垂,每飽食一餐,可半月不食。每當撲食獵物俯衝下時,仿佛射出的子彈一般,迅猛異常。哈薩克族人民從古至今總是將心目中的英雄比作雄鷹,對鷹的讚美,實質上就是對英雄人物的歌頌。
鷹舞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無論喜慶節日或平時娛樂,在舞台、草原或氈房內,或男或婦,或老或少,都可以即興表演,有很廣泛的民眾基礎。

發展歷史

2009年9月,哈薩克族動物模擬舞(布爾克特畢)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傳承保護

鷹舞
鷹舞
2010年傑恩斯汗·沙拉皮評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哈薩克族動物模擬舞(烏爾庫特畢)》的代表性傳承人,繼承和傳播鷹舞,讓哈薩克族鷹舞文化得到實質性地保護與傳播。
傑恩斯汗·沙拉皮身上的舞服,是他用7張黑山羊羊皮縫製的,打開衣服中間的拉鏈,裡面有根木棍支撐著頭部,頸部安裝了滑輪,方便轉動。仔細觀察,鷹頭配有牛皮眼罩,鷹爪上可見逼真的紋路。
換上舞服,傑恩斯汗·沙拉皮的上身都被包裹在舞服中。他跳上板凳,向兩側展開翅膀,再用舞服內的木棍左右調整著鷹的頭部,一隻撲閃著翅膀的金雕活靈活現展現在眼前。
除了鷹舞的舞服,傑恩斯汗·沙拉皮兒子身著傳統遊牧獵人的服飾,一條祖傳的狐狸皮,成為舞蹈中的道具。
鷹舞有專門伴奏的音樂,是傑恩斯汗·沙拉皮多年前找到哈薩克族樂曲製作人譜的曲。音樂、道具、服裝,幾乎每一項都是獨特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