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

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

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流傳於新疆的伊犁,是哈薩克民族的傳統舞蹈。

2011年5月23日,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黑走馬)
  • 遺產編號:Ⅲ-111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日期: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
起源傳說,名詞簡介,風格特色,保護現狀,影響,

起源傳說

卡拉角勒哈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舞蹈,關於它的來源,在哈薩克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薩克族小伙子,發現了一群野馬,他揮動套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馬。小伙子歷盡種種艱辛,終於將它馴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馬。當他騎著黑馬回到家鄉時,鄉親們聞訊紛紛前來祝賀。喜不自禁的小伙子手舞足蹈地用各種動作自豪而詼諧地模擬了他捕捉和馴化黑馬的整個過程,他那繪聲繪色的描述和活靈活現的表演讓鄉親們看得如痴如醉。大家一面聽著小伙子精彩的講述,一面模仿著他手舞足蹈的各種動作,沉浸在歡樂中的人們就這樣舞著、跳著……不知不覺中,全鄉的人都以各自不同的舞姿,模仿著黑馬的動作跳了起來。從此,以騎馬為題材、表現草原上駿馬賓士時矯健姿態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開來。

名詞簡介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語,意為“黑色的走馬”,最初是一種哈薩克人用來模仿馬的走、跑、跳等姿態的簡易形體舞蹈,逐漸演變成了哈薩克民間舞蹈的代名詞,表演者常把勞動、生活中具有濃郁特色的各種動作融和進舞蹈,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內容更加豐富多樣。

風格特色

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卡拉角勒哈是哈薩克語,意為“黑色的走馬”。馬是哈薩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而“黑走馬”更是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壯,通體黑亮,走時步伐平穩有力,姿勢優美,蹄聲猶如鏗鏘的鼓點。騎上黑走馬,猶如進入一種藝術境界,人在舞,馬亦在舞。男性的動作模仿黑走馬的走、跑、跳、躍等姿態,在全身一張一弛的律動中表現狙獷、剽悍和豪放的風格。女性的動作優美舒展、活潑含蓄,如顯示姑娘美麗而自豪的“花兒贊”,窺視戀人的“羞窺”,前俯後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這些動作,都包含著特定的內容,與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和幽默詼諧的面部表情融為一體,並根據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發揮,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動作。卡拉角勒哈以同名樂曲伴奏。這種樂曲的節奏感極強,明快活潑,旋律宛如駿馬在草原上馳騁。它由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冬布拉彈奏,按照舞蹈的快慢來變換節奏。

保護現狀

自1986年以來,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就受到了專業團體的重視,其舞蹈動作及配樂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隨著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的逐步落實,一場挖掘、保護原生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工作也在全州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在伊犁有著深厚歷史淵源、文化積澱和廣泛民眾基礎的哈薩克族舞蹈——卡拉角勒哈(意為:黑色的走馬)不斷受到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大眾的關注。“黑色的走馬”從沉寂偏僻的深山被召喚出來,走進了廣大觀眾的視野,成為一支集藝術性、民眾性為一體的雅俗共賞的文化奇葩。
2011年5月23日,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影響

2010年,卡拉角勒哈進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間,在伊犁城鄉掀起了一股方興未艾的“黑走馬”熱。無論是在綠草如茵的廣袤草原,還是在歡聲笑語的廣場,或者是在莘莘學子求知學習的校園,都可以看到或輕快有力、剛健蒼勁或優美舒展、活潑含蓄的“黑走馬”舞姿。2009年8月30日,青河縣萬人共舞卡拉角勒哈創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為繼續弘揚哈薩克族這一傳統的優秀民間藝術精品,進一步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青河縣決定將每年的8月30日定為哈薩克族“卡拉角勒哈節”。
為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運動1小時,新源縣教育系統將卡拉角勒哈作為學校藝術教育的一個亮點來抓。在大課間,伴隨著哈薩克族器樂歡快流暢、鏗鏘明快的旋律,各族學生翩翩起舞。那龐大的陣容、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舞技、優美的舞姿,將“黑走馬”粗獷、剽悍、雄健、豪放的風格演繹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令人震撼。
1月26日,自治州舉辦卡拉角勒哈研討會。會上,7名專家宣讀了相關論文,新疆社會科學院的亞森·庫馬爾宣讀的論文《2000年歷史的舞蹈》引起很大反響。卡熱木·阿不都熱合曼等老專家對哈薩克族舞蹈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呼籲大家對以卡拉角勒哈為代表的哈薩克族民間舞蹈進行挖掘,從民間吸收養分,創作出符合哈薩克族人審美習慣和生活情趣的舞蹈,進一步豐富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語彙、樂曲和歌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