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戲

鷓鴣戲

鷓鴣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上河村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鷓鴣戲是模仿鷓鴣鳥叫聲發展而來的一個民間劇種,其特點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鷓鴣鳴叫一樣的拖音,婉轉悠揚。鷓鴣戲的伴奏以打擊樂為主,幾乎每一段都有打擊樂,而且有著自己獨特的樂器鷓鴣胡。

2011年5月23日,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申報的“鷓鴣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4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鷓鴣戲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IV-146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曲調,唱腔,樂器,傳統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鷓鴣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的齊國故都臨淄,到現在已經傳承了七代,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文化大革命”期間,人心渙散,服裝道具被破壞,演出停止,鷓鴣戲走向低谷。粉碎“四人幫”後,文藝的春天來臨,百廢俱興,鷓鴣戲隨即復甦。
1920年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在第五代傳人劉克政、張子華的帶領下,該戲又有了長足的發展。
1999年,鷓鴣戲被列為全國稀有劇種。

文化特徵

曲調

鷓鴣戲在曲調上十分特別,每一句唱腔的中間(特別是勻板)都帶有拖腔,拖腔有悲調也有喜調,如同鷓鴣鳴叫,十分婉轉動聽,這也是鷓鴣戲由來之。

唱腔

鷓鴣戲的唱腔中打擊樂用的特別多,在樂器中打擊樂占重要地位,一般的劇種大都用弦子拉過門,而鷓鴣戲在演出的開頭與收尾都用打擊樂,即“開始—打擊—伴奏——打擊—結束”,十分特別。
鷓鴣戲

樂器

鷓鴣戲的樂器除了京劇中所用的二胡、月琴和鼓等其他打擊樂以外,
鷓鴣戲
還有一件特別的樂器―鷓鴣胡,比京胡大,比二胡小,是從歷史上傳承
下來的樂器,音調比二胡圓潤豐滿,又比京胡舒緩悠揚,與鷓鴣鳴叫一
樣的拖腔相互配合,形成獨特的唱腔。

傳統劇目

目前能夠演出的鷓鴣戲劇目有《掛帥出征》、《楊排風》、《龍寶寺》《羅通掃北》、《釆茶奇案》、《壯元打更》、《五鳳嶺》、《穆桂英征南》、《胭脂》等20多個傳統大型劇目,還有新編連台本劇《太公傳》及反映計畫生育和養老問題的《修房記》等劇目。
鷓鴣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鷓鴣戲源於自然、貼近生活,是非常貼近其流傳地域環境的一個戲種,因
為起源於鷓鴣叫,用於抒發感情,所以保持了原始自然的本色,質樸而深情,
在興致高漲之餘又有一種哀婉幽思的感覺,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鷓鴣戲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因它是一種起源於自然聲音的戲劇,極富 特色與感染力,後來又吸取了京劇的一些精華,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戲種,本戲有自己的曲牌、樂器和唱腔,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紮根於當地民眾生活, 對研究中國音樂、戲曲、方言、文學等方面具有極大的作用。
鷓鴣戲
鴣戲也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因其起源和發展地在周代齊國故都臨淄,其
演出內容很大一部分來自當地的歷史故事,如《姜太公》,唱腔和念白以臨淄方言為主,因此為研究齊地文化提供了借鑑。

傳承現狀

2000年, 淄博市鷓鴣劇團成立。2001年之後,該劇團由於受到經濟制約,由鼎盛再次走向低谷。目前,該劇團年輕演員缺乏,老演員心有餘而力不足,演員斷源,青黃不接,服裝道具陳舊,難以更換,鷓鴣戲劇團瀕臨消亡。

保護措施

2000年1月1日,淄博市鷓鴣劇團成立,姜氏後裔、台灣的邱正吉任名譽團長,原山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王曉家為顧問。
鷓鴣戲
2000年4月20日,全國稀有劇種鷓鴣戲研討會在臨淄上河村召開,《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魯中晨報》、《齊魯晩報》、《淄博日報》、《戲劇叢刊》及中央和地方的電視台、電台等先後對鷓鴣戲進行了報導。
2006年6月,鷓鴣戲與蹴鞠、踩寸子被公布為淄博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0年4月20日,全國稀有劇種鷓鴣戲研討會在臨淄上河村召開,《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魯中晨報》、《齊魯晩報》、《淄博日報》、《戲劇叢刊》及中央和地方的電視台、電台等先後對鷓鴣戲進行了報導。
鷓鴣戲
2014年7月,永昌鷓鴣戲演藝劇團登上北京長安大戲院的舞台演出《寶蓮燈》 ,反響熱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