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圖

鷓鴣圖

《鷓鴣圖》是明代詩人徐有貞的一首題畫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鷓鴣圖
  • 作者:徐有貞
  • 創作年代:明
  • 文學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鷓鴣圖
(明)徐有貞
煙雨蕭蕭苦竹秋,感人常自叫鉤輈。
披圖無限江南思,不必聞聲也自愁。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鉤輈:鷓鴣的鳴叫聲。
②披:打開。

作品譯文

秋天裡茫茫的煙雨蕭瑟的竹叢,聽見鷓鴣的啼叫聲會讓人哀愁。打開圖卷無盡的思念家鄉江南,不用聽那鷓鴣聲也會淒楚悲涼。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托畫寄意,抒發了深深的思鄉濃情和綿綿的懷歸愁思。詩的前兩句點明畫面,使人如見其畫,運用“鷓鴣”“苦竹”兩個意象,來表現遊子相思之背她促跨愁和羈旅之苦,摹擬傳達出“瀟瀟”的雨聲和“蜜悼龍鉤輈”的鳥鳴,渲染出一種淒清寂寥的色調鴉辨氛圍與哀怨淒切的情韻。後兩句,作者是江南人,面對故鄉景物《鷓鴣圖》卷,一股無盡的思鄉愁懷和莫名的身世之感油然生出。道是“不必聞聲”,實則在詩人耳畔辯糠辣贈早已響徹了那一聲聲令人腸斷的悲啼。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當時詩人披圖傷懷,百脈沸涌,騙洪台兩眼發酸,低頭欷歔不已的情景,感妹紋只受到詩中沉鬱蒼涼、纏綿淒楚的情致。

作者簡介

徐有貞(1407~1472)初名珵(chéng),字元玉,號天全,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進士,授翰林編修。因謀劃英宗復位,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後誣告殺害于謙、王文等,獨攬大權。因與石亨曹吉祥相惡,出任廣東參政。後為石亨等誣陷,詔徙金齒(今雲南保山)為民。亨敗,得放歸。成化初,復官無望,遂浪跡洪狼欠山水間。書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勁不凡,撰有《武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