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風物誌》是李森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鶴慶風物誌
- 作者:李森
- 出版時間:2004年09月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鶴慶著名景觀、古蹟、歷史人物、名特產品等。
作品目錄
封面
鶴慶風物誌
著作權頁
圖片
題詞
金沙江太極圖(鶴慶中江)
鶴慶壩子全景圖
甸南全景圖
雲鶴騰飛
鶴慶風光(黃龍潭)
馬耳山原始森林
馬耳山杜鵑林
馬耳山風光
馬耳山瀑布
馬耳山雁池
楓木河之秋
長頭梯田秋色
雲鶴樓
雲鶴路上的白族民居
新華白族旅遊村
鶴慶文廟
松桂古鎮(茶馬古道重鎮之一)
長頭古驛道
馬蹄印
鶴慶文筆塔
鶴慶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石斧
鶴慶出土的火葬罐
松桂國公廟
國公神像
趙鶴齡書法、繪畫
龍華古寺(趙椿作)
王錚工筆花鳥四屏
楊天祿水墨花鳥四屏
甸北白族少女服飾
六合彝族(白依人)服飾、火草衣、麂皮包
甸南白族新娘服飾
鶴慶水鄉風光——漾江煙柳
鶴慶草海濕地
鶴慶春蘭
鶴慶大雪素
鶴慶海菜花
木銀碗
純銀九龍壺
純銀碗
銀筷
銅鑼鍋
酥油茶壺
佛像盒
藏刀
鶴慶乾酒
鶴慶馬廠當歸
鶴慶盤腿
序
再版前言
目錄
概述
馬耳山杜鵑
甸北草海荷花會
馬耳山雁池景色
山川名勝
雲鶴樓
雲鶴樓
新華白族旅遊村
新華白族旅遊村
新華白族旅遊村一景
純銀九龍壺
大成殿
鶴慶文廟大成殿
高土官府第
李宗黃故居
李宗黃故居
朝霞寺
朝霞寺朝山會
馬耳山
馬耳山牧歌
馬耳山瀑布
石寶山
石寶山
龍華山
漾弓江
西甸漾弓江吊橋
漾弓江上
菩提寺
菩提寺碑記
文筆塔
鶴慶文筆塔
松桂國公廟
松桂國公廟
松桂國公廟
國公廟神像
金童玉女
麼龍洞
北街麼龍洞
甸北天子洞
青玄洞
黃坪天華洞
黃坪天華洞外景
白龍潭
白龍潭
天生橋
江尾廟水洞祠
水洞寺祖師像
水閣涼亭
縣糧食局內的雙桂亭
松桂與桂花王
松桂桂花王
松桂三莊松月室
松桂大嘎杯小嘎杯
水嘎杯
大嘎杯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
朵美大龍潭
大龍潭
象吉魁閣
長頭魁閣
魁閣里仁碑
漾江煙柳
石寶天光
和樂奇觀
和樂一景
龍華夕照
龍華古寺(趙禧 作)
歷史人物
王嵯巔
蔣宗漢
蔣宗漢捐資建梓里橋(金沙江鐵索橋)
趙鶴齡
丁 槐
楊金鎧
王昌祿
楊天祿
王炳章
菩提寺碑記
陳兆鶴
王樹森
李宗黃
李宗黃故居
黃洛峰
宣伯超
張相時
王錫光
築路歌碑
施菊軒
施菊軒先生在示範寫字
楊西園
唐仿寅
風物掌故
鶴慶
鶴慶縣城白族民居
鶴慶沿革初探
松桂古鎮(茶馬古道重鎮之一)
長頭古驛道
茶馬古道蹄印
鶴與鶴慶
白族火把節火把(頂上扎白鶴)
甸北白族服飾
鶴與鶴文化
鶴文化研討會
倭人之源——鶴慶
雲鶴樓
松桂七月騾馬會
茶馬古道松桂古鎮
歡歌曼舞慶豐收節
音樂為媒
優美動聽的白族嗩吶
白族第七代嗩吶傳人“雲南省民族民間高級音樂師”
甸北龍頭三弦
白族盲人張樹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雲南省民族民間音樂師”
鶴慶素心蘭
鶴慶大雪素
鶴慶白族的吃新節
鬧春牛
奇異的民族服飾——火草衣
彝族白依婦女在織火草布
石匠之鄉
茶馬古道上的文化重鎮——鶴慶
茶馬古道上的重鎮——鶴慶松桂
茶馬古道驛站——舍茶寺
馬房
李恆壽故居外景
鶴慶高幫“同興德”高號
松桂茶馬古道商鋪
白依人的麂皮包
鹿皮包
松桂國公廟歷史掌故
馬耳山大雁池
長頭南乾河碧玉橋
國公神像
紅軍長征過鶴慶
解憂笛
薄荷箐
慈母泉
青龍保駕
雁池海
馬耳山雁池海
鶴慶乾酒的傳說
鶴慶乾酒
馬廠當歸的傳說
洗馬池的傳說
雞窩寺的傳說
建文皇帝的傳說
民族
白族
甸北白族姑娘服飾
白族老人高仁昭小楷長卷(局部)
甸南白族新娘服飾
白族起新房
趙屯瓦貓
白族火把節豎火把
天子廟廟會
白族婦女拜本主老爺
漢族
彝族
彝族白依少女服飾
傈僳族
苗族
其他民族
民族文化
民間藝術
明清詩選
鏡湖雪石岩
西龍潭龍寶堤
羊龍潭
碑記:鶴慶軍民府城記(明)李元陽
鶴慶府學廟碑記(明)張志純
南新河記(清)楊金和
雲鶴樓記(清)趙鶴齡
清丈鶴慶縣耕地記事碑(民國)丁嘉績 李琥
菩提寺碑記(民國)王懋程
紅軍長征過鶴慶紀念碑
鶴慶縣城
鶴慶遊記七則(明)徐霞客
北街羊橋風光
古道悠悠
松桂長頭梯田
松桂長頭楓木河畔
西龍潭一景
土特名產
鶴慶火腿
鶴慶盤腿
鶴慶白棉紙
傳統手工製作白棉紙
鶴慶米糕
馬廠當歸
豬肝(蚱)
鶴慶乾酒
鶴慶海菜花
再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