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按照《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全省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黑政規〔2019〕6號)要求,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防範化解農合機構各類風險,推動農合機構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當前農合機構全面改革的主要任務。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鶴崗市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鶴崗市區聯社)產權制度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4月15日
  • 實施時間:2020年4月15日
  • 發布單位:鶴崗市人民政府
全文,印發的通知,

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我省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和全省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堅持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通過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大力化解歷史包袱,持續最佳化監管指標,著力完善經營管理機制,提升服務本市實體經濟和“三農”能力,健全完善農合機構風險防控體系、加強黨對農合機構的領導,實現全市農合機構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統一領導。全面加強黨對農合機構的領導,我市農合機構全面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統夜駝淚一領導下,全面部署,整體推進。政府相關部門具體組織、制定措施、明確政策、加快推進。農合機構要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黨的建設貫穿農合機構改革全過程,確保農合機構改革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2.堅持主動作為。農合機構是改革的責任主體,要解放思想、刀刃向內、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增強改革內生動力,重點解決制約農合機構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
3.堅持底線思維。遵循標本兼治、合規有序原則,強化風險意識,完善風險防控長效機制,防控化解農合機構各類風險,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4.堅持分類施策。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分類推進,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遵循市場化原則,以“壓不良、增恥囑慨虹資產、轉機制、提能力”為實施路徑,綜合採取多項措施推進市區聯社改革。
5.堅持穩步推進。正確處理全面改革與尊重實際的關係,正確處理全面改革與促進發展的關係,正確處理全面改革與保持穩定的關係,把握好改革的範圍、順序、節奏、力度,確保各項改革工作紮實推進,務求實效。
(三)工作目標。在2019年基本完成鶴崗市區聯社不良資產置換工作的基礎上,到2020年末,全面完成鶴崗市區聯社改制工作,法人治理結構更加完善,抵禦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水平顯著提高。
二、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
全面落實《全省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黑政辦規〔2018〕11號)確定的各項改革措施和支持政策,多措並舉,加快改革步伐。
(一)改制方式。在以政府幫扶為主的基礎上,引進有實力的充戰微戰略投資者,單一企業持股比例最高可達到30%。在引入戰略投資者消化不良資產後,仍存在資金缺口的,由政府注入優質資產置換鶴崗市區聯社的不良資產,足額補充改制缺口。綜合考慮我市經濟狀況及成立後農商行發展需要及股東的利益保障,股本總額擬確定為5億元人民幣。
(二)重點工作,多策並舉。
1.大力清收不良貸汗踏盛款,加快訴訟費返還。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與鶴崗市區聯社持續開展“清不良、建商行挨燥地”專項行動,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幫助清收不良貸款,依法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務行為,棕己請才為推動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法院配合預交訴訟費返還,加快執結力度。
2.政府注入優質資產置換不良貸款。通過資產置換是當前化解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的重要舉措。對於鶴崗市區聯社,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消化不良資產後仍存在資金缺口的,鶴崗市政府幫助農信社按照“真實有效、容易變現、價值公允”的原則,以土地、房產、林地、耕地等優質資產置換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市農村信用社接受的置換資產原經營使用權、管理權等權屬不變,接受的置換資產50年內無權處置,50年後無償返還市政府。
3.加大各項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資金組織扶持力度。由財政部門引導轄內企事業單位到鶴崗市區農村信用社建立專戶或一般賬戶元阿,將低成本資金引存到農信社。二是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變更工作。(1)為鶴崗市區聯社辦理不動產登記、變更開闢“綠色通道”;(2)對鶴崗市區聯社證照不全的自有房產,在收費、審批等方面給予最大支持;(3)對鶴崗市區聯社房產因歷次改革導致名稱不符的,補充相關材料後,給予直接辦理至改制後農商行名下;(4)對不動產補辦及變更手續中發生的相關稅費給予政策支持。三是強化監管輔導。市銀保監局積極做好改制政策輔導、督促檢查、驗收把關等工作,從籌建到開業批覆的全過程要同步介入指導,在行政許可審批、新業務開展等方面給予最大的支持。
4.積極引入戰略投資人。搭建銀企對接平台,按照“立足本地、面向市場、平等參與、公平競爭、主業涉農、資質優良”原則,積極吸引優質企業參與投資。
5.著力改善經營管理機制。鶴崗市區聯社要加強自身管理,防範經營風險,全面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經營監管指標,加快改革的步伐。
三、積極推動農村商業銀行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一)規範股東股權管理。積極引入各類符合條件的優質投資者,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要實行股權集中託管,實現股權管理規範化透明化。
(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高管層經營管理作用,健全集體決策機制,確保“三會一層”的決策、管理、監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
(三)加強內控機制建設。董事會要對內部控制進行全流程管理,並施行分級負責制,對因內部控制問題造成的重大損失要承擔相應責任。監事會負責監督董事會、高管層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制度,切實履行內部控制監督責任。
(四)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重點完善董事、監事和高管層的履職評價體系,明確履職評價標準,實行與發展戰略、風險管理、經營業績、崗位職責、社會責任和企業文化相適應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製度,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五)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建立領導人員分類管理和人員流動機制,堅持市場化選聘人才,加強人才引進、培訓和交流。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控制用工總量,實施嚴格的定崗、定員,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建立管理人員公開選聘、競爭擇優、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定期考核等制度,真正體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六)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明確重大決策程式、決策履職記錄和決策過失評定標準,建立重大決策失誤與失職瀆職責任以及違規經營責任倒查與追究機制,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完善監督機制,對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視而不見、瞞而不報、查而不嚴的,嚴格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持續提升農合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一)全面提升服務“三農”水平。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強省建設,回歸主業,穩健發展,進一步加大對“三農”以及“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產業項目支持力度。鞏固和加強與農墾、森工企業合作,持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服務。創新專業化、特色化產品和服務模式,探索開展授信業務線上申請、線上審批,提高支農金融服務便捷度,降低融資成本,增強客戶獲得感。
(二)加大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力度。加快建設與民營、小微企業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提升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比重,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實現個轉企、企升規。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支持風險評估與信貸決策,提高授信審批效率。創新擔保方式,拓寬貸款抵質押物範圍,緩解民營、小微企業信用不足難題。
(三)持續推進金融精準扶貧。落實扶貧小額信貸分片包乾責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對接、統計、確認、授信全流程服務。根據服務能力、業務專長、網點分布等實際情況,大力支持扶貧產業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金融支持。
(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鞏固和強化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聚焦產業興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做好國家糧食安全金融服務。穩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等抵押貸款業務,創新農村地區產權抵押模式,做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金融服務,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五、健全完善農合機構風險防控體系
(一)嚴守經營底線。農合機構原則上機構不出縣(區)、業務不跨縣(區)。不得跨縣域向上設立異地分支機構,不得將線下同業資金融資給省外不審慎經營、風險管控能力低的金融機構。嚴控房地產領域貸款,嚴禁省外項目貸款。
(二)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建全業務管理、全流程監督、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監督,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牆。完善風險預警監測機制,明確審慎合規經營標準,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及時監測預警風險業務。
(三)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加強風險管理團隊建設,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等多種渠道,加快建設一支懂專業、守規則、敢擔當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積極與大型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開展交流對接,通過導入風控理念、管理模式等方式,進一步提高風險防控水平。
(四)嚴格防控各類風險隱患。嚴控信用風險,建立並完善信貸管理體系,嚴格落實貸款“三查”、審貸分離制度,嚴格控制貸款投向。嚴控流動性風險,制定流動性風險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流動性壓力測試,全面加強流動性風險識別、計量,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嚴控同業業務風險,嚴禁以同業業務為名,違規辦理其他業務。
(五)加強風險事件處置應對。農合機構要切實履行案件防控主體責任,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妥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將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納入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挽損追償措施,加強輿情監測,努力化解和處置案件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六、加強黨對農合機構的領導
(一)加強黨的建設。鶴崗市各農合機構要全面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農合機構黨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理順最佳化黨組織設定,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保證黨建工作寫入章程要求得到落實。
(二)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突出幹事創業導向,統籌幹部資源,按照高素質專業化要求,進一步加強農合機構班子建設。加強對農合機構幹部的教育培養,重視從基層發現人才,適時引進緊缺高端人才,推進幹部交流輪崗,有效激發乾事創業熱情。
(三)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強化監督管理。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壓緊壓實各農合機構的“兩個責任”,層層傳導壓力,規範權力運行和紀律約束,建立健全從嚴監督管理幹部相關制度。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開展專項整治,馳而不息地改進幹部作風,努力形成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抓住主要負責人、班子成員、重要崗位人員等關鍵少數,扎牢制度防火牆,突出制度管人、明確許可權、落實責任,加強廉政教育,守住底線、不越紅線。強化監督執紀,加大問責力度,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堅決防範國有資產流失。
七、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財政局(金融服務局)、銀保監會鶴崗分局、人民銀行鶴崗中心支行、公安局、法院、自然資源局、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稅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聯社鶴崗辦事處、鶴崗市區農聯社等單位為成員單位。進一步加強對本市農合機構全面改革的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推動,及時研究解決制約改制的突出問題,落實屬地責任。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成員單位、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推進鶴崗市區聯社的改革發展,要加大力度幫助清收不良資產,組織推進改制工作。鶴崗市區聯社承擔主體責任,具體負責改制工作的實施和有關改制事項的落實。成員單位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簡化辦事程式,積極支持改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組織推動、綜合協調和信息溝通工作。
(三)加強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使各方面充分認識農合機構全面改革對服務“三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會支持農合機構全面改革的良好氛圍,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四)做好穩定工作。穩步推進農合機構全面改革,嚴防重大風險和突發事件。做好對農合機構員工的宣傳教育工作,促進全體員工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確保各項改革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印發的通知

鶴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駐鶴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16屆4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將《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鶴崗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15日
2.政府注入優質資產置換不良貸款。通過資產置換是當前化解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加快推進農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的重要舉措。對於鶴崗市區聯社,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消化不良資產後仍存在資金缺口的,鶴崗市政府幫助農信社按照“真實有效、容易變現、價值公允”的原則,以土地、房產、林地、耕地等優質資產置換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市農村信用社接受的置換資產原經營使用權、管理權等權屬不變,接受的置換資產50年內無權處置,50年後無償返還市政府。
3.加大各項政策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資金組織扶持力度。由財政部門引導轄內企事業單位到鶴崗市區農村信用社建立專戶或一般賬戶,將低成本資金引存到農信社。二是加快推進不動產登記變更工作。(1)為鶴崗市區聯社辦理不動產登記、變更開闢“綠色通道”;(2)對鶴崗市區聯社證照不全的自有房產,在收費、審批等方面給予最大支持;(3)對鶴崗市區聯社房產因歷次改革導致名稱不符的,補充相關材料後,給予直接辦理至改制後農商行名下;(4)對不動產補辦及變更手續中發生的相關稅費給予政策支持。三是強化監管輔導。市銀保監局積極做好改制政策輔導、督促檢查、驗收把關等工作,從籌建到開業批覆的全過程要同步介入指導,在行政許可審批、新業務開展等方面給予最大的支持。
4.積極引入戰略投資人。搭建銀企對接平台,按照“立足本地、面向市場、平等參與、公平競爭、主業涉農、資質優良”原則,積極吸引優質企業參與投資。
5.著力改善經營管理機制。鶴崗市區聯社要加強自身管理,防範經營風險,全面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經營監管指標,加快改革的步伐。
三、積極推動農村商業銀行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一)規範股東股權管理。積極引入各類符合條件的優質投資者,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要實行股權集中託管,實現股權管理規範化透明化。
(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高管層經營管理作用,健全集體決策機制,確保“三會一層”的決策、管理、監督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
(三)加強內控機制建設。董事會要對內部控制進行全流程管理,並施行分級負責制,對因內部控制問題造成的重大損失要承擔相應責任。監事會負責監督董事會、高管層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和制度,切實履行內部控制監督責任。
(四)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重點完善董事、監事和高管層的履職評價體系,明確履職評價標準,實行與發展戰略、風險管理、經營業績、崗位職責、社會責任和企業文化相適應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製度,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
(五)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建立領導人員分類管理和人員流動機制,堅持市場化選聘人才,加強人才引進、培訓和交流。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控制用工總量,實施嚴格的定崗、定員,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建立管理人員公開選聘、競爭擇優、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定期考核等制度,真正體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六)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明確重大決策程式、決策履職記錄和決策過失評定標準,建立重大決策失誤與失職瀆職責任以及違規經營責任倒查與追究機制,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完善監督機制,對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視而不見、瞞而不報、查而不嚴的,嚴格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持續提升農合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一)全面提升服務“三農”水平。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強省建設,回歸主業,穩健發展,進一步加大對“三農”以及“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產業項目支持力度。鞏固和加強與農墾、森工企業合作,持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服務。創新專業化、特色化產品和服務模式,探索開展授信業務線上申請、線上審批,提高支農金融服務便捷度,降低融資成本,增強客戶獲得感。
(二)加大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力度。加快建設與民營、小微企業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穩步提升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比重,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實現個轉企、企升規。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支持風險評估與信貸決策,提高授信審批效率。創新擔保方式,拓寬貸款抵質押物範圍,緩解民營、小微企業信用不足難題。
(三)持續推進金融精準扶貧。落實扶貧小額信貸分片包乾責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對接、統計、確認、授信全流程服務。根據服務能力、業務專長、網點分布等實際情況,大力支持扶貧產業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金融支持。
(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鞏固和強化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聚焦產業興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做好國家糧食安全金融服務。穩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等抵押貸款業務,創新農村地區產權抵押模式,做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金融服務,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五、健全完善農合機構風險防控體系
(一)嚴守經營底線。農合機構原則上機構不出縣(區)、業務不跨縣(區)。不得跨縣域向上設立異地分支機構,不得將線下同業資金融資給省外不審慎經營、風險管控能力低的金融機構。嚴控房地產領域貸款,嚴禁省外項目貸款。
(二)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創建全業務管理、全流程監督、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監督,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牆。完善風險預警監測機制,明確審慎合規經營標準,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及時監測預警風險業務。
(三)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加強風險管理團隊建設,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等多種渠道,加快建設一支懂專業、守規則、敢擔當的風險管理人才隊伍。積極與大型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開展交流對接,通過導入風控理念、管理模式等方式,進一步提高風險防控水平。
(四)嚴格防控各類風險隱患。嚴控信用風險,建立並完善信貸管理體系,嚴格落實貸款“三查”、審貸分離制度,嚴格控制貸款投向。嚴控流動性風險,制定流動性風險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流動性壓力測試,全面加強流動性風險識別、計量,提高流動性風險管理水平。嚴控同業業務風險,嚴禁以同業業務為名,違規辦理其他業務。
(五)加強風險事件處置應對。農合機構要切實履行案件防控主體責任,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妥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將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納入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完善挽損追償措施,加強輿情監測,努力化解和處置案件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六、加強黨對農合機構的領導
(一)加強黨的建設。鶴崗市各農合機構要全面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農合機構黨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理順最佳化黨組織設定,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保證黨建工作寫入章程要求得到落實。
(二)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突出幹事創業導向,統籌幹部資源,按照高素質專業化要求,進一步加強農合機構班子建設。加強對農合機構幹部的教育培養,重視從基層發現人才,適時引進緊缺高端人才,推進幹部交流輪崗,有效激發乾事創業熱情。
(三)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強化監督管理。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壓緊壓實各農合機構的“兩個責任”,層層傳導壓力,規範權力運行和紀律約束,建立健全從嚴監督管理幹部相關制度。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開展專項整治,馳而不息地改進幹部作風,努力形成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抓住主要負責人、班子成員、重要崗位人員等關鍵少數,扎牢制度防火牆,突出制度管人、明確許可權、落實責任,加強廉政教育,守住底線、不越紅線。強化監督執紀,加大問責力度,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堅決防範國有資產流失。
七、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市財政局(金融服務局)、銀保監會鶴崗分局、人民銀行鶴崗中心支行、公安局、法院、自然資源局、林業和草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稅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聯社鶴崗辦事處、鶴崗市區農聯社等單位為成員單位。進一步加強對本市農合機構全面改革的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推動,及時研究解決制約改制的突出問題,落實屬地責任。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成員單位、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推進鶴崗市區聯社的改革發展,要加大力度幫助清收不良資產,組織推進改制工作。鶴崗市區聯社承擔主體責任,具體負責改制工作的實施和有關改制事項的落實。成員單位要切實發揮職能作用,簡化辦事程式,積極支持改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組織推動、綜合協調和信息溝通工作。
(三)加強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使各方面充分認識農合機構全面改革對服務“三農”、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形成全社會支持農合機構全面改革的良好氛圍,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四)做好穩定工作。穩步推進農合機構全面改革,嚴防重大風險和突發事件。做好對農合機構員工的宣傳教育工作,促進全體員工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確保各項改革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印發的通知

鶴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駐鶴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16屆4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將《鶴崗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制化險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鶴崗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1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