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區域概況,經濟狀況,基層組織,社會事業,主要問題,
區域概況
2007年人均收入2850元(低於全鄉人均2996元)。耕地面積有470畝,其中水田312畝,林地面積3213畝,全村主要經濟來源於傳統農業和勞務輸出,由於歷史地理等原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當不平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資源短缺。2002至2008年交椅環、三十畝、樟家山三自然村下山移地脫貧與整村搬遷達到了87戶345人,嶺後自然村的民眾2005年之前就基本上沒有人住,大多數搬至金鄉、馬站等務工,2008年已經沒有一人在山上居住。全村在山上居住(在別處沒有房子)的不到百人,常年在村里住的不到30人,都是年齡在70以上的留守老人、低保戶和五保戶。2007年在赤溪移民點新建了黨員活動室。
經濟狀況
2007年度全村農民人均收入2650元, 全村人均收入低於2500元的共有59戶166人。
1、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以種植糧食為主。人均占有耕地少,糧食生產只以滿足自己的需要。2006年在樟家山自然村開發太子參基地40畝,在嶺後自然村種植檳榔芋20畝,還有枇杷200多畝,楊梅200多畝。
2、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2008年全村592人,長期留守在家的基本沒有勞動能力,其他人員都外出打工,分布全國各地,外出打工者大都從事井巷作業和服務業。
基層組織
村支部和村委會運轉基本正常,2008年“兩委會”班子成員5人,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黨組織活動基本正常,黨員能按時交納黨費。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外出黨員比較多,流動性比較大。
社會事業
大部分村民都能飲上乾淨的自來水。社會治安良好,沒有大的不安定因素,大部分農戶都住上磚混結構的新房。2007年統計,低保13戶,18人,低收入農戶69戶。2008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保險的317人,占53.5%。
主要問題
(一)農民思想觀念陳舊、農業結構單一制約農村經濟發展。
村民在邁向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面臨著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實現小康,心中無譜。據初步調查,鶴峰村至少有一半以上農民還沒有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致富之路。他們對全面小康沒規劃、沒主見、沒信心。如該村村民雷順恭,身強力壯,由於幹活不當導致耳聾,其父親癱瘓在床,長期靠政府救濟,只能在家裡耕幾畝田,小孩讀書也靠政府救濟,生活十分窘迫。二是農業結構單一,生產落後。絕大多數村民總是希望自己早富、快富,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由於缺乏資金和技術特長,只能望富興嘆。村里缺少能人大戶帶動,除部分農戶外出打工外,大多數農戶仍然靠種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水田種水稻,旱地種地瓜,單季稻收成後,田間基本閒置,旱地常年荒置比較多,甚至水田也基本拋番,蔬菜水果也只是自種自給。田間耕作還是使用原始方法(牛犁地鋤頭修整 ),勞動效率十分低下。三是科技含量和勞動力素質低下。有的村民也想謀劃新的發展路子,但因自身素質不過硬,適應能力差,只能搞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常規經營。如該村每年勞務輸出400多人,都處於自發、分散、無序的狀態。基本從事短期勞務,且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勞動力素質低下。四是生產風險較難防範。農業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的統一體,直接經營種植業、養殖業的農民,對自然風險有不可抗性,加上農村保險很不健全,如果遇上特殊災害,往往損失慘重。該村地處鳳陽鄉風口,2006年“桑美”颱風使得鶴峰村好多農作物和藥材基地顆粒無收,農民收入銳減50%以上,另外由於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井巷業的勞務收入也比往年下降很多。
(二)國家巨觀涉農政策制約農村經濟發展。
城鄉經濟差距拉大,農民感到負擔很重。一是農民貸款難。2001年以來,通過實施信用“一證通”,農民貸款難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仍有許多農戶因不符合貸款條件而得不到有效支持。如該村樟家山自然村村民雷順柳等種植30畝西瓜,因後期施肥急需信用貸款2萬元,但因不符合條件而未果,眼看者西瓜苗慢慢枯萎死去,最後還是鄉政府出面擔保貸了款,否則前期投入的5萬元將全部虧本;二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難。農業作為弱質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農村產業結構存在著市場風險、經營風險以及自然災害風險。這些都影響了金融機構對農村產業調整支持的力度。三是農村保險難。雖然商業保險機構越來越多,保險產品的品種不勝枚舉,但由於受商業保險的趨利性驅使,對涉及農村種養業等風險較大的產品,沒有一家保險公司願意開保。農村保險難,一方面,使人們對農業的投入望而卻步,另一方面也影響了金融機構的投入積極性。
(三)村基礎設施差制約農村經濟發展。
每逢洪澇災害就暴露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且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已成為制約該村生產力提高和村民最不滿意的重要方面。雖然康莊工程已修到樟家山自然村,但樟家山至赤溪全是蜿蜒崎嶇、高低不平的山間小路,行走相當困難,各自然村之間的路也不是平坦的,鄰居相互串門均需上嶺爬坡;水利設施也相當簡陋,灌溉用水都是直接從山上引流下來,有些距山溝水源較遠的便依靠政府補助,村民自籌修一條狹小的水渠,有些乾脆用毛竹除節後充當自來水管輸水,這種現象在該村非常普遍。據2008年對13戶農戶調查,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滿意的為8戶,達61.5%。
(四)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
一是村幹部素質不高。2008年的5名村幹部中,只有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其餘全部為國中以下文化程度;二是黨員年齡結構不合理。全村22名黨員,最年輕的黨員也有26歲,40-50歲的21人,60歲以上的3人,黨員年齡普遍偏大,沒有形成應有的梯次結構;三是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發揮不夠。全村有三分之一的黨員沒有起到應有作用;四是村幹部服務能力不強。村幹部平時主要任務就是催收上交款、計生環孕檢和農村合作醫療等。而對農業市場信息和農普知識了解甚少;五是村幹部報酬低、工作壓力大。村幹部處於乾群矛盾的第一線,上級的各種任務都壓在村幹部肩上,收入與付出不對稱,許多村幹部流露出不願乾的情緒。此外,精神生活匱乏。平時除了看電視,幾乎無其他文化娛樂活動。有時還會出現賭博現象。每逢婚、喪、嫁、娶、生日,村民之間相互吃請,平均每年每戶達1500元,加重了農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