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圍鼓

鶴峰圍鼓

鶴峰圍鼓,是土家族世代相傳、和諧團結、樂觀豁達的精神物化,在鶴峰土家人的心中,象徵著吉祥,是至今仍流傳在土家山寨,在各種傳統節日和喜慶活動不可替代的民俗演藝活動。鶴峰圍鼓最初形成於土家族先民長年的狩獵、伐木、墾植等系列勞動。他們根據自己對聲響的喜愛,萌發了一些上口成句、韻律感強的“音響詞”,把這些“音響詞”用稱之為“家業”的生產工具敲打,謂之“打家業”,這便是最初的圍鼓雛形。現在民間對這一演奏形式還保留著“家業”的習慣稱謂,將打“圍鼓”仍稱之為“打鑼鼓家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鶴峰圍鼓
  • 地理標誌:恩施州
  • 民族:土家族
  • 追溯年代清末民初
基本簡介,演奏形式,表演時間,樂牌分類,發展現狀,傳承意義,

基本簡介

從歷史文獻考證,鶴峰圍鼓在明清土司文化的繁榮、發展中,與當地民間藝術表現形式相互滲透、承傳發展、完善,形成較為成熟的藝術表現形式。及至清末民初,鶴峰圍鼓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以及南劇柳子戲等戲台鑼鼓的相互滲透中進一步演變升華,成為恩施州獨具特色的民間音樂。

演奏形式

鶴峰圍鼓由一隻鼓、兩副鈸、一大鑼、一勾鑼等五件響器,五人操作演奏而成,既有翻江倒海、暴風驟雨的氣勢,又有行雲流水、花綻鳥嬉的情韻。以其靈活巧妙的鼓點,兩夾鈸穿插拗打,大鑼應節轉換,勾鑼巧妙點綴,疏密張馳的“鈸花”,以及穿插點綴的勾鑼音,抑揚頓挫的土鑼韻組合成獨具一格的交響。因演奏時根據鼓面上發出的“鼓眼”指揮演奏樂牌,演奏者自始至終以鼓為中心進行演奏,故而稱之為“圍鼓”。
鶴峰圍鼓鶴峰圍鼓
鶴峰圍鼓的演奏有1/4、2/4、3/4、4/4、5/4等節拍,其樂句有規範系列的成型樂句,即串聯句、重複句、呼應句、連環句、切二錘、連三錘、跺五錘等。演奏是以長短不一的小節和樂句重複演奏以及疏密張弛的節奏對比和一陰一陽、一陽一陰的音響變換而實現的。

表演時間

演奏圍鼓,主要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配合燈班“送喜”、“送福”、“賀新春”;其次,是紅白喜事中的“迎親”、“送輓聯”、“送祭帳”,“送祝米”等。新中國成立後,圍鼓廣泛套用於鶴峰人民的節日慶典、開業剪彩、送兵報喜等諸多喜慶活動之中。

樂牌分類

鶴峰圍鼓的樂牌均屬單一體,演奏時即用具有銜接功能的樂牌作串聯,將若干單一體樂牌串聯交替演奏。演奏者依據演奏所需要的音響效果,打出鴛鴦鈸、頭鈸、鑼的各類特有音效;司鼓者,依據樂曲的抑揚頓挫時而抑揄、時而激昂地揮錘示意,調動整個樂隊高亢激越的演奏情緒,頗有交響樂團指揮之勢,使其演奏給人強烈的音樂美感和完美的形象直覺。
經歷數百個春秋,鶴峰圍鼓演奏的樂牌達到100種以上。這些豐富多彩的樂牌各具特色、各呈異彩。如表示拉開演奏序幕,“挑錘”、“新鼓頭”等五六個樂牌,鼓點由輕到重,由緩到急地引領鑼、鈸齊奏,給人以氣勢磅礴、緊鑼密鼓的效果,為圍鼓演奏時所必須的首選樂牌。展現自然風光的“天邊月”、“月兒圓”、“美柳景”等20餘個樂牌,以琳琅輕盈的音響和婉轉跳躍的節奏,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秀麗美好的感受。
顯示吉祥喜慶的有“雙龍出洞”、“雙獅捧球”、“鳳點頭”、“翻天鵝”、“龍擺尾“個20餘個樂牌,以豪放激昂、充滿喜慶的鑼鼓聲響和萬馬奔騰的節奏,顯示喜慶的熱烈和對吉祥的追求。展示動物特定動作的“八哥洗澡”、“畫眉過橋”、“蛤蟆吐泡”、“螞蟻上樹”等數十個樂牌,通過對節奏的巧妙轉換,及音響明暗陰陽的變化,表現出動物特定動作栩栩如生的逼真畫面。表現逗樂作趣的“鬼扯腿”、“倒脫靴”、等共十餘個樂牌,以演奏鬆弛急緩的時值轉換達到幽默滑稽的效果。此外,還有寓意美好願望的“千年歲”、“紅繡鞋”等20多個樂牌。

發展現狀

鶴峰圍鼓流傳在走馬鎮、鐵爐白族鄉,自上世紀初至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八十年代,其鼎盛時期可謂村村有圍鼓班。但隨著現代文化的廣泛深入,受現代文明的衝擊,加之人們民族傳統文化意識的逐漸弱化,年輕一代均不願學習這一傳統演藝活動,現今走馬、鐵爐兩鄉鎮圍鼓班藝人年齡均在60歲以上,30歲以下的廖若星辰。

傳承意義

鶴峰圍鼓中獨特的鴛鴦鈸演奏技法及其音樂特質以及靈巧的“鼓眼”、“鼓點”,具有重要的藝術研究價值。同時,民俗活動的演藝以及山里人應聲而聚、團結互動、和諧同樂、樂觀豁達精神的物化具有重要的社會學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