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2004年鄉鎮區域調整,原
天華鎮、西南鄉和高橋鄉3個村併入鶴山鎮,當時全鎮轄40個村,5個居民區。2005年拆村並組,合併為27個村7個社區,分別為齊心村、蒲 硯村、金馬村、張塘村、乾柏村、單溝村、體泉村、櫻桃村、九蓮村、團結村、梨山村、紅岩村、六合村、金溝村、堡頂村、公議村、白塔村、鐵溪村、龍頭村、梁江村、五龍村、鐵爐村、青龍村、雙水井村、紅爐村、獅子樹村、潘溝村和鶴山社區、
朝陽社區、城南社區、飛龍社區、華興社區、潭河社區、了翁社區。
基礎設施
鎮區域內有縣直屬學校省級重點中學蒲江實驗中學(包括原
蒲江中學、鶴山中學兩所學校)、縣職業中學,鎮屬學校標準化建設學校鶴山初級中學和天化九年制學校、蒲江縣實驗外國語學校、北街國小、城北國小、馭虹國小、西南國小、省級示範幼稚園南街幼稚園、縣示範幼稚園北街幼稚園。全鎮教職工已達500餘人。
城市建成區面積6平方公里,國道108線(成雅高速)和省道106川西旅遊環線貫穿全境;東距成都市區69公里,西距雅安45公里,南距丹稜25公里,北距邛崍27公里,經成雅高速到成都和西南航空港僅40分鐘左右車程。與全縣各鄉鎮的交通網路縱橫交織,村村通水泥路。自來水日供水量5萬噸,天然氣日供量達20萬立方,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鎮。鶴山鎮素有“川藏線上的明珠”之雅稱。
考古
2016年9月,蒲江縣發現戰國晚期高等級大型船棺墓葬群。
2017年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外公布了這一考古成果。據介紹,此次考古共發現60座墓葬。在已經發掘的43座墓室中,共出土了300多件銅器、漆木器、陶器等珍貴文物。專家推測,這批墓葬極可能是蜀地最高權力機構派駐蒲江控制鹽礦的高級官員們的家族墓地或聚落公共墓地。出土的11枚刻有神秘圖案符號的“巴蜀印章”,將為解答古代蜀國是否擁有文字提供研究實物。此外,出土的“蜻蜓眼”飾品,也再度證明四川早已對外展開經貿和文化交流。
經濟
鶴山鎮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產業發展主要定位於:一是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果、茶、畜”三大主導產業為主的現代農業。二是大力扶持、發展壯大以醫藥、農業深加工、飲料食品和機械電子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積極開創工業強鎮之路;三是依託現有的萬畝柑桔走廊和數十家農家樂群,紮實開展 “橘子紅了鄉村游”等系列活動,大力發展旅遊、服務三產業。
農業
近年來,鶴山鎮緊緊圍繞“果、茶、畜”三大主導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一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專合組織,組建專合組織14個,其中鶴山果品協會被評為全國百強協會。建成種、養基地15個。水果面積已達9萬多畝,其中,雜柑2.7萬畝,新品種示範基地1萬多畝, “蒲早二號”
蜜橘被評為全國部優水果。茶葉基地1.2萬畝。到2010年年出欄生豬50萬頭,肉兔100萬隻,禽類300萬隻以上。
二是加強行銷,強化了“協會(專合組織)+公司+農戶+市場”的產銷管理模式,大力強化產、供、銷服務,2006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三是引進、培育和發展農產品深、精加工企業18家,做強做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培植了潘溝綠茗、西蜀鑫田、鶴山果品協會、蒲江雜柑合作社、了翁茶廠、鑫茗茶業、蜀濤茶業等10餘家規模大、實力強、輻射面廣的“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龍頭企業。到2006年底全鎮農業增加值達16358萬元,年人均純收入達4850多元,年均增長400多元。
工業
鶴山鎮順著十里長街向天華方向延伸是蒲江縣的重點工業發展園區。從2003年起,該鎮抽調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強力推進征地拆遷工作,共征地60多宗3000餘畝,拆遷農戶300多戶。同時,採取多種方式拓寬招商引資渠道,大力推進該鎮工業發展,其中,2003年引進企業6家,引資1171萬元;2004年引進企業5家,引資3100萬元;2005年引進企業8家,引資5530萬元;2006年引進投資1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個,技改千萬元工業項目2個,盤活企業1個,引進資金5700萬元;2007年上引進1千萬元企業2個,引進資金1.01億元。該鎮連續五年被縣委表彰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2008年,全鎮已落戶企業98家,註冊資金總額近2億元。其中,醫藥工業、飲料食品業30家,占30.6%;建築建材業10家,占10.2%;機械電子業18家,占18.4%;其它40家,占40.8%。資產1000萬元以上企業12家,占12.2%;500—1000萬元企業12家,占12.2%;100—500萬元企業35家,占35.8%;100萬元以下企業39家,占39.8%。全鎮企業吸納務工3500多人,其中安置本地職工占75%以上。年入庫稅收上千萬元,其中2007年入庫稅金總額2353.7萬元,2008年預計財政稅收超過3000萬元,蒲東輕工業園區征地突破2000畝以上,極力打造花樣年配套項目中農民新居“白鷺洲”,成為成都市最好拆遷安置休閒旅遊小區之一.
旅遊資源
鶴山鎮區域內擁有四川冠城足球訓練基地、縣圖書館、世紀廣場等現代休閒娛樂項目;擁有龍拖灣摩崖造像群、魏了翁衣冠墓、太清觀、大佛寺、文廟大成殿、武廟大殿、馭虹橋、鶴山書院遺址、七級密檐六角文峰塔、道教玉芝觀遺址等國家、省、市、縣各級文物保護的歷史文化古蹟;擁有農家樂群50餘家,並形成蒲桂路千畝梨園、七里壩千畝葡萄園、長秋二台山萬畝柑桔園等農業觀光線路。
近年來,該鎮依託縣城郊的區位優勢,牢固樹立經營鄉鎮的理念,大力開展了“橘子紅了鄉村游”、“系列邀請”等系列活動。一是著力打造城郊農家樂集群,提高服務質量和接待能力;二是面向都市,開展系列邀請活動,主動推介蒲江旅遊新優勢;三是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強鎮,充分發掘轄區內文化遺產,努力打造了河畔桔香、大佛禪鐘、太清觀景、龍潭文峰四大人文歷史景觀,大力發展農業生態旅遊服務業,僅2007年便吸引外地遊客在20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