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文聯於1961年創辦了內部文藝刊物《鶴壁文藝》,為季刊36頁碼。為了使刊物走出河南面向全國,1996年經上級部門批准,更名為《中州文藝》。現有編輯4名,先後擔任主編的有:陳高潮、李建東、陳良安。編輯部主任馬法新兼副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鶴壁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成立時間:1961
- 職責:開展各項文藝活動
- 所屬地區:鶴壁市
基本情況,獎項設立,活動及成果,人物及作品,單位優勢,前景展望,獲獎情況,
基本情況
鶴壁市位於太行山東麓,是豫北的一座新興中心城市,1957年建市。鶴壁市文聯於1961年4月經中共鶴壁市委批准正式成立。1963年召開了首屆文代會,選舉喬明志、呂艾為副主席;鄧玉璞、馮庚辰、李志林、牛得草、王根保、陳敏秋、陳慧秋、李悟真、馮應禮、石鳳舉、高英傑、張勵中、馬飛、田野、張靈固為文聯委員。當時有辦公室11間,工作人員7人,創辦有內部刊物《鶴壁文藝》,1966年因“文革”受衝擊被迫解散達12年之久。
1978年鶴壁市文聯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重新恢復工作,呂艾任副主席主持工作。
為了加強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1984年2月文聯成立了黨組,王治平任黨組書記、副主席,關勁潮為黨組成員,呂艾任文聯主席,此外還健全了文聯內部機構,設立了辦公室、協會部、編輯部(文聯恢復後繼續編輯《鶴壁文藝》)、創作室。
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項文藝活動,繁榮文藝創作,健全文聯基層文藝家組織,1986年相繼成立了作協(主席呂艾)、劇協(主席牛得草)、美協(主席牛茂林)、音協(主席牛登榮)、書協(主席李子玉)、攝協(主席劉濤)、舞協(主席張春滿)、民協(主席侯天生)。
1999年6月召開了鶴壁市第二屆文代會,這是我市文藝界盼望已久的相隔36年後召開的文藝盛會,大會選舉陳高潮為主席(兼黨組書記)、李建東為副主席(黨組成員)。委員有:陳高潮、李建東、魏峰、馬金章、韓峰、侯天生、馮海民、張艷琳、關勁潮、邵留群、牛登榮、張春滿、馮景旭、白印、法懷民、張學英、徐明孝、馬法新、周國芳、沙雁、白常學、李東海、鄭建勛、趙建波。
為了迎接新世紀的到來,在新世紀裡使各文藝家協會大展宏圖,1998年文聯下屬8個協會相繼進行了換屆,選舉產生了新的理事會和主席團:關勁潮當選為作協主席、邵留群當選為劇協主席、白印當選為美協主席、牛登榮當選為音協主席、馮景旭當選為書協主席、張春滿當選為舞協主席、法懷民當選為攝協主席、張學英當選為民協主席。2000年10月市委任命陳良安為文聯主席兼黨組書記。
2004年12月文聯所屬協會相繼換屆,李建東當選為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白印當選為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法懷民當選為市攝影家協會主席、靳德勇當選為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徐少敏當選為市舞蹈家協會主席、黃建昌當選為市戲劇家協會主席、張學英當選為是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葉成民當選為市電影電視家協會主席、馬法新當選為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2005年12月召開鶴壁市第三屆文代會,大會選舉陳燕銘為主席(兼黨組書記)、李建東為副主席(黨組成員)。委員有:陳燕銘、李建東、李永新、齊燕、馬法新、白常學、白印、沙雁、關勁潮、馬金章、張東宇、王密生、韓峰、胡成安、趙海濤、劉振生、周紅霞、徐宏光、周正順、靳德勇、張學英、楊宏喜、齊立新、李中令、徐少敏、黃建昌、法懷民、葉成民。增補委員:周學超、朱正霖、馬莉莉。
2010年4月市委任命李建東為文聯主席,6月市委任命王典民為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
獎項設立
1999年經中共鶴壁市委宣傳部批准,設立“鶴壁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並進行了首屆評獎活動。
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文聯歷屆領導帶領大家克服經費嚴重匱乏,辦公條件較差的種種困難,使本地區的文藝事業走向繁榮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1997年獲省文藝界區域協作先進單位、1999年獲省民間文藝活動優秀組織工作獎、2001年獲省首屆民間藝術節優秀組織工作獎、2003年鶴壁市美協被評為省文聯繫統先進集體獎。李建東同志被評為省文聯繫統先進工作者。馬法新同志在國家藝術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中國民間文學集成編纂工作中”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活動及成果
1.1963年舉辦了“豫北四市美術作品聯展”。
2.1964年由呂艾、馬飛、李悟真、鄭友生、張勵中、李志林6人共同創作的大型現代豫劇《煤城雙鷹》,參加了河南省現代戲調演。
3.1979年由豫劇丑角牛得草執筆並主演的大型古裝豫劇《七品芝麻官》,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電影,國慶節期間在全國公開上映。
4.1983年舉辦了“豫北四市書法篆刻展”。
5.1984年聯合省美協舉辦了“豫北四市美術作品展”。
6.1985年聯合省書協、美協聯合舉辦了“豫北書畫作品展”。
7.1996年倡導發起,在鶴壁成立了“豫北文藝界協作區”,並成功舉辦了“首屆豫北五市國標舞大賽”。
8.1997年在鶴壁市成功承辦了“河南省第七屆花鳥畫作品展”。
9.1999年組建舞龍隊參加了省選拔賽,被選拔參加了全國“國安杯中華舞龍大賽”,並參加了慶祝澳門回歸的慶典表演活動。
10.2000年成功策劃了為紀念《講話》58周年,河南省著名文藝家150人的大型文藝採風團赴鶴壁採風活動和文藝表演活動。
11.2001年成功舉辦了“河南省鶴壁淇河文化研討會”,省內外50多位學者專家應邀參加,大會收集論文80餘篇。
人物及作品
呂 艾:代表作品——《呂堤事件》、《煤城雙鷹》
牛得草:代表劇目——《七品芝麻官》
李建東:2000年首創“淇河文化”概念;2001年策劃召開“河南鶴壁淇河文化研討會”,開創了區域文化研究的新領域,主編了《淇河文化論集》,成為淇河文化研究的開山之作;2009年主編出版了《淇水詩源——鶴壁》一書。
金不換:代表劇目——《斬誥命》
張希和:代表作品——泥猴
張永彬:代表作品——木雕《榮國府》、《大傻》
單位優勢
鶴壁市文藝具有突出的文藝優勢是戲劇和民間藝術。本市是豫劇名醜牛得草生活工作的地方,還有曾在全省小有名氣的王根保、陳敏秋、陳慧,更有牛派傳人金不換和小牛得草,而且有5個戲種的劇團10多個,發展和繁榮戲劇極具實力。
另外鶴壁又是民間藝術之鄉,濬縣楊磯屯泥玩具名揚全國,石雕、木雕、陶藝、根雕均已走向產業化。
前景展望
鶴壁具有歷史悠久的淇河文化,我們要做好淇河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來帶動本市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另外要大力發展戲劇事業,使牛派藝術發揚光大。還要把本市的民藝宣傳介紹出去,促進民藝的產業化進程。做好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爭取在我市籌建河南民間藝術博物館。
獲獎情況
1.1981年豫劇名醜牛得草執筆並主演的豫劇《七品芝麻官》獲全國電影第四屆“百花獎”。
2.1992年豫劇名醜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唱段獲全國唱片獎。
3.1992年關勁潮的散文《說書人》獲文化部徵文二等獎。
4.1992年馬法新的《崇高悲壯的史詩》在慶祝建黨70周年獻禮影片全國民眾影評徵文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5.1999年鶴壁舞龍代表隊在全國“國安杯中華舞龍大賽”中獲銀獎。
6.1999年關勁潮的長詩《中國的太陽》獲中國作協徵文優秀獎。
7.1999年馬金章的短篇小說《麥茬地的火苗》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大紅鷹”杯徵文三等獎。
8.2000年馬金章的短篇小說《軍旅無痕》獲中國作協主辦的全國“大紅鷹”杯徵文三等獎。
9.2000年金不換獲中國戲劇第十七屆“梅花獎”。
10.2001年呂游的寓言《母雞·螢火蟲·驢》獲全國第二屆張天翼童話寓言獎銅獎。
11.2001年李俊升獲省嗩吶大賽金獎。
12.2002年牛登榮的歌曲《各族人民團結在一起》獲省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作品入選獎。
13.2002年在省“金鼎獎”評選中,鶴壁古風陶藝獲金獎;張永彬的木雕《大傻》獲一等獎;宋學海、張廉賢、張振濤的泥玩具獲二等獎。
14.2003年馬金章的小小說《女兒湖》獲首屆全國小小說金獎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