鶬(字義)

鶬(字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鶬(cāng),象聲詞,指金屬撞擊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鶬
  • 拼音:cāng
  • 總筆畫數:9
  • 部首:鳥
  • 五筆:WBQG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鶬
聲母:c
筆畫:4劃
筆順:撇捺折折撇折捺折橫
詞語解釋:
1.象聲詞。金屬撞擊聲。鶬,通"鏘"。 2.步趨有節貌。鶬,通"蹌"。
鶬鶊多在古詩歌中出現,如:碧山吐紅日,綠樹啼鶬鶊——《孫應時》
鵾雞鴻雁在清晨啼叫, 水鶩鶬鶊的鳴聲夾雜其間。——《大招》屈原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七岡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剛切,𠀤音倉。水鳥也。《爾雅·釋鳥》鶬,麋鴰。《郭注》今呼鶬鴰。《疏》鶬,一名麋鴰。《司馬相如·子虛賦》雙鶬下。《正義曰》鶬似鴈而黑。《韓詩外傳》鶬胎生也。《正字通》鶬大如鶴,靑蒼色,亦有灰色者,長頸高腳,頂無丹,兩頰紅。關西呼鴰鹿,山東呼鶬鴰,南人呼為鶬雞,江人呼為麥雞。
鶬鶊,鳥名。本作倉。《詩·豳風》有鳴倉庚。
奇鶬。《郭璞·江賦》龍鯉一角,奇鶬九頭。
《集韻》《韻會》《正韻》𠀤千羊切,音鏘。《詩·商頌》八鸞鶬鶬。《鄭箋》聲和也。
《詩·周頌》鞗革有鶬。《毛詩》言有法度也。《鄭箋》金飾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