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鵲鷂雄鳥頭、頸、背、肩、外側6枚
初級飛羽和中
覆羽黑色,內側初級飛羽、
次級飛羽和大覆羽銀灰色,
內翈羽緣白色,翅上小覆羽白色;腰及尾上覆羽白色,具銀灰色光澤尾上覆羽具灰褐色斑,尾羽銀灰色沾褐色,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外側尾羽先端和內側羽緣灰白色。下體頦、喉至上胸與頭、頸、背同為連成一體的黑色,下胸、腹、脅、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翅下覆羽和腋羽均為純白色。
雌鳥上體暗褐色,頭綴以棕白色羽緣,背和肩具窄的棕色羽緣;尾羽灰褐色,具黑褐色橫斑;翅外側飛羽暗褐色,具黑褐色斑紋和內翈基部白色,內側飛羽灰褐色,具暗褐色橫斑紋;初級覆羽灰褐色,其餘覆羽褐色,具棕色端緣。下體污白色,具黑褐色縱紋。
幼鳥上體棕褐色,具黑色縱紋和棕色羽緣,頭頂和後頭黑褐色,羽緣棕黃色,後頸棕白色,具黑褐色縱紋;背、肩、腰和兩翅覆羽暗褐色,具棕褐色或棕黃色羽緣;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黑褐色,具灰白色或淡棕色先端,尾上覆羽淡棕色或白色,具黑色橫斑,中央尾羽灰褐色,外側尾羽棕黃色,具4-5條黑褐色橫斑,喉棕白色,具纖細的羽乾紋;上喉具棕色皺頸領翎,胸棕褐色,羽緣棕黃色,腹、兩脅和尾下覆羽及覆腿羽棕栗色,羽乾紋栗色。
虹膜黃色,嘴黑色或暗鉛藍灰色,下嘴基部黃綠色,
蠟膜亦為黃綠色,腳和趾黃色或橙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250-346克,♀310-380克;體長♂420-480毫米,♀430-475毫米;嘴峰♂16-17毫米,♀17-18毫米;翅♂345-360毫米,♀347-369毫米;尾♂203-239毫米,♀215-241毫米;
跗蹠♂73-87毫米,♀77-9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和活動於開闊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草地、曠野、河谷、沼澤、林緣和林中路邊灌叢和沼澤草地,繁殖期後有時也出沒於農田耕地和村莊附近的草地和叢林中活動。
生活習性
鵲鷂在中國東北地區為夏候鳥,其他地區為冬候鳥和旅鳥。遷到中國東北繁殖地的時間在4月初至4月中旬,離開繁殖地的時間在10月末至11月初。
常單獨活動,多在林邊草地和灌叢上空低空飛行,飛行時兩翅上舉成“V”字形,兩翅不動,慢慢地飄浮在空中,時高時低地進行上下和向前的活動,並不時地抖動兩翅和身體或者短暫地鼓動幾下翅膀。上午和黃昏時為活動的高峰期,夜間在草叢中休息。平時叫聲並不響亮,只有繁殖期才發出洪亮、尖銳的叫聲,似“ki-ki-”。
主要以小鳥、鼠類、林蛙、蜥蜴、蛇、昆蟲等小型動物為食。常在林緣和疏林中的灌叢、草地上捕食。尋食方式主要是低空飛翔或長時間地飄浮在草地上面緩慢地移動,注視和搜尋地面的獵物,發現後則突然降下捕食。
分布範圍
世界
原產地: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東亞區)、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遊蕩:汶萊達魯薩蘭國和日本。
中國
分布於廣東、澳門特別行政區、陝西、河南、江西、上海市、吉林、安徽、天津市、河北、重慶市、甘肅、山西、江蘇、四川、福建、湖南、浙江、貴州、台灣、遼寧、山東、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黑龍江和雲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份。進入繁殖地後,常成對在林緣和林間路旁的疏林及隨叢和草甸上空進行求偶飛翔,雄鳥在空中作圓形的盤旋,然後不時地俯衝,奔向雌鳥,交尾則在地面上進行。5月初開始營巢。巢多置於疏林中灌叢草甸的塔頭草墩上或地面上。巢呈淺盤狀,由乾苔草的草莖和草葉構成。巢外徑為40-71厘米,內徑17-40厘米,深4.8-5厘米。如果沒有干擾,巢可以多年使用。每窩產卵4-5枚,卵的顏色為乳白色或淡綠色,通常沒有斑點,偶爾被有褐色斑點,卵的形狀為卵圓形。大小為41-47毫米×32-36毫米,產出第一枚卵後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進行,但以雌鳥為主,如果雌鳥死亡,雄鳥則全部承擔起孵卵任務。孵化期約30天,雛鳥為晚成性,親鳥共同撫養大約一個多月後才能離巢。
種群現狀
中國估計有10,000-100,000個繁殖對,1,000-10,000隻遷徙個體。全球種群數量估計大於10,000隻,種群處於下降趨勢。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