鵧

鵧,拼音pí ,注音ㄆ一ˊ ,簡體部首鳥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17畫,繁體部首鳥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9畫,五筆86UAWO,五筆98UAQO,倉頡TTHAF,鄭碼UAER,四角87427,結構左右,統一碼9D67,筆順丶ノ一一ノ丨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鵧
  • 拼音:pí
  • 倉頡:TTHAF
  • 鄭碼:UAER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鵧pí(ㄆ一ˊ)
1、〔鵧鷑(jí)〕古書上說的一種小黑鳥。
UNICODE
鵧字UNICODE編碼U+9D67,10進制: 40295,UTF-32: 00009D67,UTF-8: E9 B5 A7
鵧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鵧【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8畫
康熙字典 鵧
《玉篇》步丁切《集韻》旁經切,𠀤音瓶。烏臼也。《爾雅·釋鳥疏》鷑鳩,一名鵧鷑。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頻脂切,𠀤音毗。鵧鷑,鳥名。鳴自呼。
又《集韻》𤰞盈切,音幷。
又蒲街切,音牌。
又貧悲切,音邳。
又補買切,音擺。
又蒲巴切,音爬。義𠀤同。鵧從幷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